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一零零章 移动大血包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一零零章 移动大血包

作者:人已成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1-15 15:13:22 来源:笔趣阁

儒家送孔丘创立之后就一直都是显学,虽然一直有对手,但是,在诸夏文化的牌桌上儒家可是一个资历最老的玩家了。

他最初的对手杨朱和墨家在秦朝就被始皇给赶下了牌桌,在这个时期最厉害牌手,是从儒家分出去的法家。

法家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的子产,他是法家的鼻祖,法家的思想来源就是他了,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这些人确立了术、法、势这法家的三大流派。

商鞅的法、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到底谁才是正统,三方闹得是不可开交的。

法家三派中慎到较为特殊,他从来没有亲身主持一个国家的变法大业,曾在其国的稷下学宫中主持讲课,初学道家,后学法家。慎到老先生提出国家要变法图强,必须要先尊崇君主的权威,同时君主提高自身权势的同时必须也要提高士族的地位,毕竟国家不可能完全是依靠国君一个人治理。慎到的势就是尊君,提高君主的权力威势,才能从中借势,如果国君自己威势不强,又如何使臣民信服呢?

申不害的术,何为术,就是心术、帝王驾驭臣子的手段,申不害原本是郑国一个身份卑微的小臣,后外出四处拜师学习,学习法家治国之术,最终自创“术”这一个法家流派,并面见韩昭侯,进行阐述,昭候闻之大悦拜申不害为国相,主持韩国变法。所谓的术,就是向国君传授一些手段,让底下的臣子、身边的近侍难以猜透他的想法,从而进行整治官吏。

这就是后世的皇帝们玩的最熟练的那一套了,说白就是在玩平衡木,一个没有威势的帝王,就喜欢这种东西,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掌控自己的臣子。。

商鞅的法,何为法令,法便是铁律,一经定下,纵然是国君也不能违抗,整个国家的一切都要按照法令办事。商鞅向秦孝公阐述自己的治国方法后,秦公大悦全权委托商鞅执行秦国变法,当时太子年少触犯法令,商鞅以太子为国本不能伤,便处罚太子的两位老师,一个割鼻,一个刺面,此后秦国新法一出无人敢抗争。

而商鞅从在秦国变法之后,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了法家的代名词,公认的法家第一号的大佬,原因很简单,秦国最强么,既然秦国最强,那自然就是商鞅的一派是最强的了。

这时候的法就是商鞅。

而这时儒家大佬中孔子和孟子。还在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结果就是最大的显学之一的儒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人数多,没有能强国的,学生人数多,没有能带兵的,学生人数多,没有会制造武器的。

完全是打不过法家,墨家和兵家的。

在法家和墨家看来,儒家就是自己的移动血包,人手不足了,那就去儒家挖墙脚,儒家出精英了,很好谢谢你的培养,人我就带走了,再出了精英,再来找我吧。

在兵家看来,我去你们都很能打么,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玩玩,不用怕,拿上武器和我们冲冲冲莽莽莽,好了你现在是个合格的兵家成员了。

就是这样,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移动大血包,就是这是时期的儒家代名词,没人了就去找儒家,他们人多,而且都是精英,孔丘给儒家弟子定下来的君子六艺,他认为培养出来的是君子,可是在诸子百家看来,这就是个野生的初级小号,野生的大佬预备役,拉过来,练一练那就是我们的人了。

这种情形一直到了荀子的出现,在原教旨主义的孔子派和坚持性善论的孟子派,都无法让儒家摆脱移动大血包的身份后,荀子,开发出了性恶论,为儒家补上了缺失的一角。

本来非常好的一件事,孔子派居中调和,孟子派在和平年代出山,教化苍生,让国家强盛,荀子派乱世出山平定乱世,刚好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结果在儒家,荀子成了一个被打压的儒家诸子,不过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他教出来集术法势于一身的法家顶级大佬,韩非,和帮助秦皇一统天下的李斯。

一连教出了俩位法家顶级大号,而且还都成了法家在战国末期的门面。

尤其是韩非,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可以说他是以一人之力,将法家给合流了。

从那时起,荀子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就再也说不清了。

而他的门生和家族倒是更喜欢和法家待在一起,毕竟荀子为法家培养了俩个一出山就成了门面的大佬。

这让人怎么说的,法家的第一位全修的大佬韩非子,就是荀子最得意的学生了。

战国时期的儒家要评价的话,那就是能打会说,就是不会治国。

能打就要去看孔子,毕竟孔子和他老爹在春秋时期,那都是能称为万夫莫敌的大力士的。

不知如此,孟子和荀子能在稷下学宫成为大祭酒,那也是靠着一人能干翻一队齐技击的武力才能坐稳的,不让你白天刚刚当上大祭酒,晚上就让人卸了吃饭的家伙,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能说的话就去看看能在学宫当上大祭酒的那几位吧,只有你舌战群雄,辩倒了所有的对手才能成为大祭酒的,这种口才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治国?在儒家面前不提这个话题大家还是好朋友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奉行儒家的国家,不论大小都是死球了,你敢信么?

这就是事实,所以儒家战国时期,在那些想要一统天下的诸国面前是一点排面都没有的,而在当时的诸子百家面前那就是一个移动大血包,尤其是对于法家来说那更是如此的,法家的彻底成型,成为天下第一的学说就是源于儒家的助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