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一七一章 水浒世界:道门的谋划

杨戬这位未来官至太傅的大宦官就在这里被李逵一刀剖腹而死。

与此同时,金门羽客林灵素夜观天象,发现大宋的气运出现了逆转,本来应该是亡国之相的气运,突然变成了旭日东升之相,这可是已超开国之时才有的气运之相,这让他极为的惊讶,要知道大宋的气运已经被这位金门羽客玩的差不多了,北宋亡国之危也就在这三五年内了。

可是现在气运大变,让他有些无法接受了。

要知道他可是为了他们道教的昌盛,可是做了一件窃国运的大事,要是直接亡国也就罢了,这国运自然也就不用换了,但是现在国运从夕阳西下变成了旭日东升,这就意味着他们窃走的国运是要归还的,要不然他们道门可就完球了。

到底是多大的事,只有这些道门中人才知道,其他人是丁点都不知道的。

他们道门可是窃据了天庭正统的,把昊天上帝的帝位给剥夺了,让玉皇大帝成为了这至高无上的天地之位,而且玉皇大帝的权柄相当的大,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

可是在宋代以前是没有这位玉皇大帝的,大家供奉的都是昊天上帝,也就是我们平时称呼的老天爷,也称作天帝、上帝,古人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也是万物生长化育的本源,所以认为天帝是自然界最高的神明。

但是从宋代开始历代皇帝笃信道教,从宋真宗开始,不断地加封,不断的复杂,原来的昊天上帝也就渐渐变为了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简称玉皇大帝,不仅五方五老要迎接,金阙四御还要辅佐他,北极四圣还要佐护他,神霄九宸大帝还要拱卫他。

从此,天庭搞得和人间的朝廷一样,有大臣,有玉帝,还有天兵天将。

本来神仙是没有等级地位的差别的,神仙都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所以所谓看到神仙有阶级高低之分,其实只是对道的理解深浅之分,都皆以济世渡人为自己的宗旨的。

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天帝有名了,名字叫做百忍,姓张哪一个张?

张天师的张!

这可是一件大事要知道,在三国时期张温和秦宓进行辩天的时候,虽然问了一大堆的问题,但是在最后问天有姓乎的时候,秦宓可是说了天姓刘的,张温问他何以知之,秦宓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所以按照诸夏的传统昊天上帝在各个朝代都是跟着天子姓的,只有到了宋代成了张姓,可是这张姓可不是天子姓,而是天师姓。

别说不信这一大段的时间里,历代的张天师可是一直在让宋天子为昊天上帝加封号呢,但是这加着加着天子家的昊天上帝,就成了老张家的玉皇大帝了。

而这天庭地府也都变成了老张家的私产了,诸夏的由人造神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

别说什么真正定下来这些东西的是神霄派而不是龙虎山。

要知道神霄派就是从龙虎山出来的,不管是王文卿还是林灵素,这两人可都是从天师道演化出来的神霄派,什么是神霄,那就是自古以来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并对之作了如下的描绘:“高上神霄,去地百万。神霄之境,碧空为徒。不知碧空,是土所居。况此真土,无为无形。不有不无,万化之门。积云成霄,刚气所持。履之如绵,万钧可支。玉台千劫,宏楼八披。梵气所乘,虽高不巍。内有真土,神力固维。太一元精,世不能知。”可见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盖取其高远尊贵之义。

而这一教派的教主,既不是王文卿也不是林灵素,而是教主道君皇帝,也就是赵佶。

要是按照神话里的说法,赵佶再把自己封为教主道君皇帝的时候,就把自己从九重天上的昊天上帝的人间身的位置上拉下来了,拉到了第一重天神霄上来了,可以说在赵佶自以为要成仙了道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正统之位给扔掉了,倒不是人间的正统位而是天上的位子。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但是从这时候起,却有了一天一地两位皇帝。

这两位皇帝谁听谁的,自然下面的要听上面的,谁是上面,张百忍是上面。

在历史世界里面这不过是神话的演变史,但是在这个似乎有神的世界里,这可就不一样了,封神可是要用自己的国运的。

可是国运强盛就是国势强盛,一旦国运衰微,那国势自然也就衰败了。

不过龙虎山为了这天庭可不是只谋划了一天两天了,自从那洪太尉入了封魔殿放出了一百单八颗魔星之前,这事就已经在谋划了,这一百单八将也就是魔星一旦下凡,自然是要搅动天下风云的,而且每一次的动作都是在动摇大宋的根基,为什么?

为的就是让大宋的国势愈加的不堪,拉着国运一同衰败,等到这大宋国运消亡的那一刻,新朝就会应运而出到了那时,这天庭之位就算是彻底的定下来,不管是新起的朝代姓甚名谁,但是这天地之主是姓张了。

这一切都策划的好好,甚至他们为了不让人发现大宋的国势衰微,还是用了借运之术,这借运之术就是林灵素以道灭佛之事。

他上书蛊惑赵佶,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

赵佶倒也是把这事给应下了,诏书也都下了,天下的和尚一时间近乎无有。

这就是林灵素借了佛教的气运补了北宋的气运,没看北宋灭亡的时候,不是国力不行,而是集体脑残了吗,这就是借运的后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