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四十二章 海内存知己

大唐不良人 第四十二章 海内存知己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我无罪。”

周娘子咬了咬唇,面色凄然道:“我进来就是看到郎君躺在地上,不是我做的,我一个妇道人家,为何要杀自己的丈夫?何况我也没这样的本事。”

“那你如何解释我的问题?这昏暗的房内,你是怎么看清里面的光景?”

“我……”

周娘子身子摇摇欲坠,后退了两步,背后靠在门板上。

“我要想一下,我脑子有些乱。”

“不急,你可以慢慢想,只要在我们验完前,告诉我答案就可以了。”

苏大为不疾不缓,冲她点点头:“都是为了查案,若有得罪处,还请见谅。”

眼前的妇人只是个寻常人,自然不可能是她做的。

方才观察尸体的时候,苏大为就看出。

这绝不是寻常的火焰烧致,更像是某种异人的法术。

但周围的环境,没有一丝烧灼的痕迹,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周娘子虽然没有做案的能力,但关于那个问题,若她不能回答,至少就说明,对案情有所隐瞒,其动机,令人怀疑。

“我,我起来了,我记起来了。”

周娘子捂着胸口,脸色略有些激动:“我进来的时候,炉火还是亮的,第一眼就看到了,也就看到躺在炉边的郎君。”

“哦?”

苏大为皱了下眉。

钱八指已经走上去,伸手在炉里摸了摸:“有几分余温,看来她没说谎。”

“八爷,劳烦你把炉里的灰都掏出来,看看究竟烧的是什么,能不能有说发现。”

“举手之牢,有什么劳烦的。”

钱八指咧嘴笑了笑。

苏大为道:“你现在是不良副帅,在我手下,还当小兵用,这是屈才了。”

“屈个屁,阿弥,你再跟我矫情,信不信我明天便不做了,养老去。”

“好好,我不说,不说,快干活。”

苏大为哭笑不得。

钱八指这才大笑着,从怀里取出一块折成块的灰布,抖开来有一尺见方。

铺在地上,这才伸手入炉开始掏炉里的灰烬。

“八爷小心点,别烫到。”

“暖手都嫌不够,烫个屁……我是玩暗器的祖宗,这里面若有什么,我肯定会知道,放心吧。”

钱八指嘴里咕囔着。

苏大为看了周娘子一眼,犹豫了一下道:“周郎君的尸体……”

“你要说什么?”

“我想问,能否让仵作剖尸查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纵然是有着完整刑侦和查案、法医手段的大唐,遇到命案,也就是检查体表。

若不得家属同意,或者上面发话,是绝不能轻易给人剖尸的。

否则,便是侮辱死者。

一般家属,都很难答应这个要求。

之前苏大为进宫,冒着李治震怒也要求做尸检,正是为此。

许多案子,光靠检查死者的外表,其实很难找到真正的死因。

像之前高阳公主的尸身。

若不剖开胸腔,检查双肺水肿情况,也不能断定究竟死于颈骨折断,还是溺毙。

周娘子听到苏大为的请求,整个人像是点了穴一样,呆愣在当场。

她活了三十年,从未听说过这种要求。

等她回过神来,立刻激烈反对:“万万不可!郎君已经这样了,怎能再戳他的尸体,百年之后,我如何有颜面去见郎君,绝不可以!”

得,给尸体做解剖看来没戏。

苏大为也不好强求。

只能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就现有的条件,来做勘察了。”

整个现场勘察连带着尸体的体表检查,总共也就一个时辰结束。

结论并不复杂。

崔家院子并没有外人来过的痕迹。

屋里的东西也都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只有那个炉子,燃烧的东西。

死者生前究竟在烧什么,这或许会是一条线索。

钱八指蹲在那里掏了半天炉子,还是有收获的。

在那堆黑灰里,发现一些没烧完全的零碎残页。

不过上面都是黑糊一片,得拿回衙门里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看看能否复原。

此外,就是崔涣的尸体。

首先要确定死者是本人,而不是别人假冒的。

尸体外表烧焦了,但还能验牙口。

通过牙齿辩认,是崔涣无误。

另外关于死法,因为不能做解剖,只验看体表的话,死者有着明显被烧死的特征。

至于为何不挣扎,现场也没有火烧的痕迹,则是另一个疑问了。

把所记录之事,给周娘子看过无误后,让她在卷宗上画押,一份案情记录便完成了。

“我们先回衙门,稍后会有越王府的人来帮着收殓后事,若有事可以到长安县衙门找我,案情若有进展,我们会再通知。”

“是。”

……

苏大为没有随钱八指回长安县衙,而是向他交代了一声,转去了大理寺。

在大理寺,他没找寺卿裴廉,而是找了程道之,将今天的案子与他细说了一下,让他将两案的卷宗放在一起,看看有没有相似的线索。

目前来看,都是在自家死恨。

没有外人进入的痕迹。

死状都十分蹊跷。

一个是溺毙。

一个看起来是烧死。

而现场都没有水火之灾的痕迹。

崔涣那个案子,还要再确定一下,屋内是否第一现场,还是在外面烧死被人运进来,还有炉中烧的究竟是何物。

这些需要时间去验证。

至于高阳公主的案子,南九郎已经去城外泾河去查证,看高阳公主鼻中找到的植物,是否是河中的浮萍植物。

这一点确认,就要再验证犯案现场的问题。

若房屋里真的是第一现场。

苏大为就要慎重考虑李仙宗所提到的“巫蛊”之事。

当然,这些还是后话,先把前期工作按程序排查,尽可能搜集更多的线索,才能说后面。

大理寺这里,他也没呆多久。

把案情交代后,立刻出了大理寺,转备转去一旁的都察寺。

出来的时候,他看到不少差役和官吏在进进出出的忙碌。

不是公务,而在搬家。

许多卷宗资料都被打包,整车整车的装备整齐。

这些都是历年来的公文和案卷,还有许多资料文书。

都是宝贵的文献资料。

都要分门别类放好,用马车运去大明宫。

李治已经发过话,这里的东西,在下个月都要搬过去。

在这边办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长安县和万年县衙门倒是原样不动。

要搬的只是三省六部。

新建的大明宫,会成为此后大唐帝国的心脏。

先后会有十七位大唐皇帝在此处理朝政。

历时两百余年。

苏大为正想着心事,冷不防从一处偏殿跑出一个少年郎。

跑到苏大为面前,看了又看,试探着问:“你是苏大为,苏郎君?”

苏大为打量对方。

看起来还是个半大孩子,十四五岁上下。

身高六尺左右,一身宽大的儒服,头束冠戴。

面上的皮肤白皙,脸颊偏瘦,一双眼睛黑黝黝的,极有神彩。

双手交叠,正冲他行叉手礼。

手指纤白细长,宛若女子。

“你是?”

“我是王子安。”

“王子安?”

苏大为皱眉道:“不认识,你是否弄错了。”

“哎,不会错的,你那天去我们家,我看到了,我是子安,哎,我是王勃。”

最后两个字,一下子将苏大为想要离开的脚步定住。

他惊讶的回头,再一次认真打量眼前的少年郎。

“你是王勃?王通之孙?”

“如假包换。”

王勃挺起胸膛,一脸故做严肃。

苏大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王勃,初唐四杰之王勃。

见到他,自己算是认识全部的初唐四杰,完成“攒齐初唐四杰”之任务卡了。

最早的骆宾王。

然后通过骆宾王又介绍了杨炯和卢照邻。

这两位虽然还没打过照面,但却与苏大为有过书信来往。

更别提大嘴巴骆宾王。

每次写信文彩斐然,而且铺陈排比,令苏大为看了有些汗颜。

他的回信,也只能半白不文了。

苏大为在王氏家里,问起王勃,甚至主动向王茂叔问起王勃。

只因为后世的记忆太过鲜明。

谁能忘记那首《藤王阁诗》。

腾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还有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心里想着,苏大为嘴里忍不住就念出来:“海内存知己……”

“咦?你说的什么?这句还挺有精神的。”

王勃少年心性,还比较跳脱。

闻言眼睛一亮。

“这句不错,我记下来,以后可以用在诗作里。”

“咳咳~”

苏大为不由大声咳嗽起来。

尴尬,贼尴尬。

抄到人家主人头上了。

“那啥,你来找我做什么的?”

苏大为揉了揉眼角。

实在有些无法将眼前风光霁月,朝气勃发的少年,与那位印象里伟大的诗人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知道王勃的未来。

二十六岁,便渡海溺水而亡。

对了,李白也是溺水而亡。

他们这些天才诗人,是否老天也嫉妒,不令他们得以寿终?

“是骆宾王。”

王勃像是想起了正事,背着双手,学着大人样挺起胸膛。

不过他的个头与苏大为实在相差甚远。

苏大为按后世,至少是一米九八的身高。

王勃,一米七顶天了。

不得不仰着头看向苏大为。

明明是个半大少年,偏要装着少年老成。

“骆宾王给我写信了,提及你是个可交之人,而且屡有惊人之语,今日一见,领教了。”

他拱了拱手又道:“对了,我还有一事要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