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十五章 久视长生(二)

大唐不良人 第五十五章 久视长生(二)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墨家的视角是一个匠人看天下,墨子本身就是一个高明的工匠,在他的眼,天下如同一件机关工具,工具的运作需要各个部件相互合作,所以要兼爱非攻;对于工具优先考虑的是其性能,其次才是它是否好看,所以那些礼乐,在天下大乱人命都不能保全的时候,都应当从简。

工具的好坏,是由其设计的优劣来决定的,因此不存在什么天命鬼神,但是需要尚贤,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

停了停,叶法善见苏大为听的认真,继续道:“兵家的视角,是一个将军看天下,国家要强盛就要吞并敌国,占有更多领土和资源。

所以要把国家变成一个军事机构,做到可以最大限度的动员百姓。

还要上下一心,统一思想,在攻伐的时候能够同心同德,消灭对手取得胜利。

纵横家的视角是一个说客看天下,天下需要平衡,纵横家利用人性皆有私欲的弱点,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使各国都处于互相制衡的状态,绝不使一家独大,这样纵横家就可以左右逢源,从中取利。”

稍微等苏大为消化了一下自己话里的内容,叶法善自矜的一拈长须,这才开口道:“至于我们道家,视角是什么?这个问题,要回到道家思想创立者,老子身上。

老子是春秋时周王室的守藏室史,也就是管理王室藏书的官员。

以他的身份,自然看到许多机密的史料,看到历史的盛衰悲欢。

于是用道家思想,将他看到的许多东西总结下来。

许多不能说的,不能谈的事情,都蕴含在道家思想里。

道家思想与别家的不同在于,道家的思想,具有超脱性,当别家关注于当下之事时,道家的视角,已经跨度千百年的时间长河,去俯仰天地。”

微微叹了口气,叶法善轻吟道:“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苏大为有一段时间专门研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因此叶法善一说出来,他便知道,这是道德经里开篇第一章,也可以说是道德经的总纲。

听到叶法善此时提起,苏大为隐隐把握到了一丝脉络。

无欲以观其妙。

有欲以观其徼。

有和无,其妙是指精微的,其徼是指边界,也即象征着事物的内外。

苏大为这里还在琢磨着道德经里这句话。

耳中却听到叶法善良继续说下去:“从夏商至周,横跨千百年的时光里,很多当时被奉为真理的事被唾弃,许多被不耻的东西变得倍加推崇。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物,历尽劫难依然能保存下来,在这些事物身上,有着相同的共性,也就是本质。

比如盛极而衰,比如物极必反,比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这即是事体的两面性,一阴一阳谓之道。

老子,正是观察到这些本质的现象,所以留下五千言……

这五千言,便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相比诸子百家,它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更接近‘道’。

道家的思想,是跨过了时间与空间的,其视角有两种。

一种,是在事物内部去观察精微。

一种,是站在超脱的角度,站在历史长河之外,去观察事物的形状。”

苏大为现在,感到有些困惑了。

对于叶法善所说的道家思想,他是钻研过一番的,因此并不难理解。

他不明白的是,叶法善在这里,这个夜晚,跟自己扯什么狗屁道家思想,目地是什么?

如果这里是长安,是西市,叫上几个知交好友,大家摆上酒菜,谈天说地。

聊聊这些,这没什么,权当叶法善装个逼好了。

可现在是在阿尔泰山中,距离长安不知几千里之外,在西突厥境内。

刚刚经历白天的雪崩,苏大为现在满心都是杀气。

想的是如何找到那个阿史那沙毕,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现在叶法善突然说起这些?

什么意思啊。

苏大为只是困惑叶法善的目地,而坐在他身边的聂苏,则是完全听不懂。

开始还强撑着,小脑袋一啄一啄的,最后干脆脑袋一歪,靠着苏大为的肩膀睡着了。

远处另一篝火处的赵胡儿他们,也是低着头不再偷听了。

什么老子,老子就是老子。

妈的,都不知什么时候能把那恶贼抓到。

非得生撕了他不可。

若不是苏队正,兄弟们还不知要死伤多少。

只是可怜了那名伙长。

对这些突厥族的唐军斥候来说,让他们理解什么视角,什么本质,什么俯仰古今,比让他们提刀上战场要困难千百倍。

“所谓俯仰天地,便是道家思想中,事物的内外、阴阳、高下、强弱、古今,等等一切相对的关系。

可以在事物内去经历,去仰望,去体验。

也可以把思维从事物中剥离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却俯察。”

说到这里,叶法善拈须微笑道:“就好像聂苏小娘子的胎息,便是专注于内,而苏帅你的鲸吞之术,便是专注于外。”

苏大为心里一震。

他猛地抬起头,眼睛一瞬不移的盯着叶法善,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最终,化为一个声音:他知道小苏有异常了!

一路这么长时间,跟聂苏在一起,叶法善又不是瞎子,以他的修为怎么会看不出来。

聂苏很特别,真的很特别。

在她身上,有远超于常人的地方,有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

苏大为统统归为天赋异禀。

但他同样知道,以聂苏的单纯,拥有这样的天赋,不是幸运,而是灾难。

如果落入有心之人的眼中……

想到这里,他看着叶法善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

“苏帅不必多想,贫道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无论个人也好,家族也好,王朝也好,在道家眼里,都跟日升日落,月缺月圆一样。

所有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但不变的是盛衰与盈缺。

所以道家人不执着。

不会跟佛家一样,去专注于内心每一个微小的念头,去想如何去解脱人烦恼。

因为……”

叶法善微微一笑:“在千万年时光长河之下,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旋生旋灭,不过是我们眼中的蜉蝣。”

《庄子》里曾言: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意思是蜉蝣的生命短暂,在人的眼里,不过一天便消亡了。

然而它们却仍尽情享受生命。

这是庄子站在老子的肩膀上,看透世情,却又超脱于世情。

所以为何魏晋时的喜欢谈玄,竹林七贤又为何跟神经病一样,表现的那样张狂,荒诞。

看透了,知道所有繁华都注定消亡,所以悲观了,绝望了,疯狂的造作了。

大抵如此。

苏大为看着叶法善。

篝火的光芒中,这道士给人一种仙风道骨之感,端得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然而此时,苏大为微微一笑,嘴里轻吐几个字:“道长,真是装了一手好逼。”

呃?

叶法善一失手,掐断了自己几根胡须。

但是肉痛比不上他心内的茫然。

这个反应不对啊,他就没想过苏大为会是这个反应。

所有谈玄者,都有一套入手的办法,先是云山雾罩,然后似是而非,让人觉得大有道理,细想,却又狗屁不通。

是为“套路”。

千百年后,这些套路还屡见不鲜。

什么施主印堂发黑,必有凶罩。

什么施主有喜,绝对要发达。

又或者,谈些很玄乎的东西,听不懂就对了。

越听不懂,越觉得这人很高深,让人肃然起敬。

是的,现在,叶法善就被苏大为归为这一类人中。

所以,他向叶法善微微笑道:“道长跟我讲这么多,不就是想证明,道家很牛,比沙门释者更厉害吗?”

叶法善刚才说的道家的思想,有没有道理?

相当有道理。

那是一种哲学范畴。

拿这种思想当工具,去辩析事物,会有不一样的视角,会更容易看穿事物的本质,甚至是更精彩的收获。

但这一切,跟叶法善本人,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就是拿这种套路,在苏大为面前装了个逼。

或者说,并非为了装,而是为了在苏大为心中,竖起高深莫测,得到高人的形像。

为什么,苏大为已经猜到了。

看着叶法善面上微微变色。

苏大为缓缓道:“道长如果真的这么超脱,这么看得开,那又何必对来自佛门的压力,那么在意?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长安,又从长安一路护着聂苏到此?

道长,你真的以为我瞎啊?

你说这些,难道真以为,就能压过玄奘法师一头?”

说到最后几个字,叶法善瞳孔猛地收缩。

有一种心事被人看破的尴尬感。

大意了,大意了。

没想到终日拿手的谈玄,在苏大为面前,居然被看破了。

是了,此人与袁守诚走得颇近,一定是袁守诚泄了道门里的话术,这家伙,简直可恨。

叶法善脸上闪过一丝懊悔。

正像苏大为所猜想的一样,道家虽然提出无为。

但是在叶法善心中,还是想要有为的。

既要有为,便要择人。

苏大为,是他看中的,一个不错的“护教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