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三十六章 太宗的兵法

大唐不良人 第三十六章 太宗的兵法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苏大为面色凝重道:“国家、制度。”

王文度点头道:“没错,他们有自己的官制,有税收,有武功,有文字,疆域由西至北,横跨万里,控弦之士百万,并且还懂得冶炼之术,能产上好钢铁,打造上好的兵甲。”

苏大为脸色微变。

他依稀记得,之前苏庆节跟自己提到过,突厥人的着甲率很高,只要是突厥战兵,几乎人人披甲。

武器有长枪一把,腰刀长短各一,角弓一,铁簇箭矢三十支一壶,常备两壶。

有的富庶的甚至连马都能着甲。

这绝不是普通“强盗”能武装得起的。

“突厥人很聪明的,他们不但有自己的文字,而且还懂得做生意?”

“做生意?”

苏大为有些意外:“他们做什么生意?”

“无本的生意。”王文度意味深长的道。

“抢劫?”

“咳咳,也可以这么说吧,他们会扼住河西走廊的水源和绿洲、道路,往来的商队要想平安过去,就得交税。”

王文度长叹道:“这可是一条富得流油的黄金之路啊。”

苏大为深以为然。

丝绸之路,连通东亚和中亚,从河西走廊经过塔里木盆地等无尽的沙海,可以直达中亚腹心,甚至直达波斯,也就是日后的中东伊朗地区。

西汉凿空西域的张骞曾说过,西域有三十六国。

这些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大小国家,都是扼着黄金生命线,占有着绿洲,或者往来交通要道,通过源源不断的贸易,富得流油。

而做为西域霸主的存在,突厥人靠对这些国家和商旅“抽血”,就更加富有了。

任何时候,无本买卖都是最赚钱的。

充足的财富,才能令匈奴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文化,建立自己的政权,发展冶炼技术和武备。

这才是突厥人,称雄天下的原因。

“明白了吧,苏队正,我们面临的是何其强大的敌人。虽然东突厥已经被大唐折服,但西突厥并不是个软弱无力的对手,相反,它很强。

从这一路,到安西都护府,从金山以南,到安西四镇,到北庭都护府,全都在西突厥的铁蹄之下。

在山的那头,五弩失毕部、五咄陆部、昭武九姓、铁汗,还有葛逻禄部、处月部,都是它的爪牙。”

处月部,便是后来的沙陀国,这个族群在唐中后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王文度一直在默默的观察苏大为的表情,见他神色变幻,似乎心中有所动摇。

他微微一笑,伸手又轻轻拍了拍苏大为的肩膀:“我们都是自己人,所以提点你一下,这西突厥,不是这么好灭的。”

王文度走了,只留下苏大为站在原地,脑子里有点乱。

突厥,这个对手,和过去草原上的强盗确实有些不太一样。

有点像是后来的蒙古帝国的赶脚。

中军大帐,经过亲兵通传,苏大为得以进入帐中。

眼前光线一暗,稍微适应了一下,他看到,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正端坐于桌案前,似乎正埋首看着一张地图。

听到动静,程知节抬头看过来:“苏家小子来了?过来。”

他伸手招呼了一下。

倒是没什么架子。

不过苏大为也从他的脸上,看到不同往日的另一个程咬金。

他身上衣甲严整,双手扶膝,坐在上首,如威严的雄狮一般。

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仍然显得精神抖擞,毫无老态。

“大总管。”

苏大为叉手为礼,行过礼后,方才走上去:“斥候队队正有军情禀报。”

程知节冲他瞪了瞪眼:“你小子少跟我来这套,咱们在这山脚下,突厥人翻不过来,有个屁的军情。”

得,一说话,还是那个粗鄙的老匹夫,露馅了。

苏大为嘴角抽了抽,将昨晚发生的事,详细向他说了一遍。

末了,苏大为再次道:“既然突厥的探子已经发现我们了,那我们便不能还按兵不动,应该有所行动了。”

“动?”

程知节抬头冲他冷笑一声:“往哪动?”

“呃,翻山……”

“翻个屁。”

程知节随手抓起桌案上的笔架扔过来。

苏大为抱头跳开,颇有些狼狈。

帐外的亲兵听到动静,掀开帘子进来,还没弄清楚状况,又被程知节给轰了出去。

然后他瞪着苏大为道:“别以为你在长安破过几个案子,便了不起了,老程我带兵的时候,你毛都没出来,不对,你都还不知道在哪呢。”

呃……

苏大为一时无言。

这种风格的主帅,真特么的第一次见。

能不能画个圈圈诅咒你?

算了,看在你是程处嗣、程处亮他们亲爹的份上,不跟你一般计较。

程知节自然不知道苏大为心中正冲自己画圈圈。

他抚着下颔上浓密的胡须道:“看你是后辈,我来指点你一下。你看,如今的气候,天寒地冻,随时可能下雪,到那时,别说大军翻跃金山,便是猿鸟,也翻不过去。

这个时节,突厥人更不可能过来。

他们要放探马,便让他们放,有何可怕。”

“大总管,这……”

苏大为一时瞠目结舌,照程知节所说,要下雪了,所以要在这山脚下过冬是怎么地?

那要打突厥,岂不是要等明年春天?

这他娘的,无力吐槽了好不好。

“你想说我们是不是要在这里过冬?”

程知节抚着虎须,一脸严肃的点头:“我可以告诉你,你想得没错,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咱们便可以翻过山岭,继续向西突厥王庭逼近。”

“大总管!”

苏大为有些急了,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我记得当年卫国公李靖灭东突厥可是风雪突袭,一战而定,咱们有必要在这里过冬吗?在这里等候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

程知节双手扶住桌案,眼中威光凛凛:“唐军在这里,便是意义。”

苏大为,彻底懵逼了。

在他的思维里,如李靖那般,速战速决,方才是痛快淋漓的战斗。

就如他破案一样,说十二个时辰,就十二个时辰。

你要跟苏大为说,这个事不行,咱们今年先在这里等着,等到明年春天再接着干。

苏大为只怕会一口水喷你脸上。

昨日李谨行才说过大军出征,每日糜费钱粮无数,许多地方豪强田庄主,和下面的小农户,应召出兵,结果一出就是跨整年,非得整破产不可。

“不服气?”

程知节看了苏大为一眼,从他脸上看出一丝怒色。

嘿嘿一笑:“真是个属倔驴的,老夫再提点你一下……

你刚才说,李靖灭东突厥很轻松?

那可不是李靖一人之功啊。”

提起往事,程知节的眼中闪过怀念之色:“太宗,我还记得……

白马之盟后,拜隋朝完备的马场所赐,太宗获得了五千匹优良种马,其中两千匹更是当时纵横天下的东突厥马。

这些好马全数被唐太宗放牧在陇右马场,数年之后,已经暴涨至十万匹。

那几年,太宗一边厉行轻徭薄赋,另一边抓紧炼军,不惜重金厉行十二军建制,甚至亲自带着军士在显德殿训练。

数年间,得到一支精锐之兵。”

说到这里,他喘了口气,看了苏大为一眼接着道:“突厥人可不简单,他们以冶炼著称于草原,甚至有‘锻奴’之称。

而且由于控制了河西走廊,突厥人也能够通过贸易,从西域各国,甚至吐火罗那边,源源不断得到技术与商贸之利。

凭此武装起来的突厥军队,配备更精良的铁器装备,太宗说,突厥人富到了‘以甲胄为常服’的地步。”

虽然方才从王文度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但此时从程知节嘴里听到,苏大为仍不由暗自吸了口凉气。

“高祖年间时,受够东突厥窝囊气,高祖也曾一怒向东突厥开战,结果却是连战连败,特别是武德八年的朔州大战,右卫大将军张瑾全军覆没。

武德九年的会宁与兰州大战,东突厥更是来回横扫,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当时太子建成建议高祖迁都,以避突厥人。

若不是当时秦王一力坚持,长安早就成了突厥人的牧场。”

程知节深深的看了苏大为一眼:“我记得太宗在白马之盟后,曾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一边厉兵秣马,太宗一边派张公谨出任代州都督。”

张公谨,建议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元龙功臣之一,擅于情报收集。

“那些年,我们一边整军备战,一边紧盯东突厥境内的一举一动。

以张公谨精确洞察力和强大情报搜集能力,不停搜罗解析东突厥的军政变化,曾经在来去如风,动辄就荼毒一片的东突厥铁骑,从此在太宗眼里,渐渐没有秘密。”

程知节停了片刻,突然古怪的看了苏大为一眼:“我看你小子,就有点像是张公谨的味道。”

你才张公谨,你们全家都……

等等。

苏大为脑子一闪念,程知节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啊。

他不会是知道了什么吧?

难道李治,真想把我当高宗朝的“情报头子”来培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