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一百九十章 预算赤字

清末枭雄 第一百九十章 预算赤字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潘立宣回头一看,只见旁边一个身穿校官礼服的军官,潘立宣对军队的将领认识的不多,只能从军衔上看出是个陆军上校。。

看着军方的人对财务部露出如此不满神情,潘立宣也是心中呵呵一笑,财务部的人虽然拖着财务处好几万圆的皇室献金不肯给,但是拖欠军方那边的军费就更多了,听说都有好几百万圆,前些时候趁着扬州大捷,军方找到财务部那边,要求拔下拖欠的军费,结果人家财务部只给了三万圆,连零头都不够。

如此也就怪不得军方这边的人对财务部的官员没好脸色了。

被潘立宣和军方的人骂为铁公鸡的财务部协办大臣泰竹磐此时也是苦着脸色向林哲诉苦:

“现在我们的国库存银虽然还有些,但是今年军费暴涨,实在是难以维持啊!”

财务部协办大臣泰竹磐之所以被林哲召见,就是因为拖欠军费的事。

年初开始,军方就是筹备渡江北伐,为了北伐军方扩编整编军队,囤积物资都是要花钱的,为此军方要求拔给高达五百万圆的扩军整编军费,财务部虽然说还有些钱,但是新生的帝国到处都是需要花钱,以前维持现有部队的经费就很勉强了,现在军方又来一个大扩张,不可避免的就是出现了财政漏洞,财务部虽然尽力凑钱,但是也只给了军方一百五十万圆不到,让军方那边的诸多将领极为不满。

但是财务部也有财务部的苦楚,自从去年成立大帅府成立统一的财务部后,财务部就是背上了帝国所有开销的重任。

越来越多的军费需要他们这里支出,同样帝国辖区内诸多官吏的薪资也需要财务部支出,然后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杂项支出,比如说为了恢复苏南、皖南地区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钱财购买粮食种子,农具等,也要施粥救济那些受到战争伤害的难民。然后还要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南京城等城市。

这些以往的就不说了,光光是一个扬州善后就需要数十万圆的前期投入,军方进攻扬州的时候,可没顾虑到会不会破坏城市。会不会让城内的百姓流离失所,和清军一起把整个扬州城给烧了个精光,以至于无数百姓流落街头。

为了救济扬州城内的百姓,重建必要的公共设施,给难民搭建简易居所。财务部不得不拨款五十万巨款用于战后善后支出。

也好在军方攻克扬州城后,也缴获了大批的战利品,其中除了火炮,枪支刀剑这些军械外,还缴获了大量粮食、金银财货,总价值百万圆以上。

只是那些军粮被军方直接就给扣下充当军粮了,移交给财务部的金银等财物也只是过了过手,还没捂热呢,就是被军方提走三十万充当军费,然后又是扬州善后费用。这打了扬州一战,缴获到手的钱转手之间就是被花了个精光,一毛都没剩下。

林哲听着泰竹磐诉苦,也是有些郁闷,按照道理来说自己的中华帝国占据浙江、苏南等富裕地区,应该是不缺钱的,但是那里会想到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去年的时候支出的都是几万两几万两银子,但是现在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砸下去,这赚的越多花的也越多。似乎永远都不够钱用一样。

翻看着泰竹磐带过来的报告书,上头列有财务部预计的今年财政收入预算,而后头还有支出预算,两者一对比。缺口竟然高达五百万圆之巨。

目前中华帝国控制区只有浙江、苏南。而江北、福建北部、皖南这三个地方刚打下来,只能算是军事控制,对财政贡献有限。

按照地区来划分的话,商贸区大约可以为中央财政贡献一千万圆的岁入,除商贸区外的苏南地区,大约可以为中央财政贡献两千五百万圆的岁入。浙江大约可以贡献一千万圆的岁入,另外上海、宁波两地海关大约可以贡献一千万圆的岁入。

上述总额大约在四千五百万圆左右,而按照税种来区分,那么占据大头的则是工商行业。

仅仅是拥有独立行政体系的商贸区一地,其千万收入就完全来之于工商税,江苏、浙江两省的工商税加起来大约在八百万,另外盐茶也有一千万左右,海关也有千万左右。而苏南、浙江两地的田赋才多少?苏南也不过八百万,浙江更多只有三百万不到。

工商和农业税收的比例大幅度颠倒,这在太平天国之前是没有的,开始出现是清廷实行厘捐制度,而中华帝国成立后,整合厘捐为各种工商税种,进一步加大了对商业税的征收力度,如此就导致了在新生的中华帝国里,其工商业的税收收入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力位置。

以往被封建王朝视为根基的田赋反而是降低到次要地位。

仅仅依靠苏南、浙江两地就取得四千五百万银元的岁入,这个数字任谁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就是事实。

但是如果你觉得这预算收入多不可思议,那么看到了财务部那边给出的财政支出预算就会更加惊讶了。

包括军费、行政支出、战后重建,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支出加起来,财务部那边给出了总额五千万的支出,比预算收入足足多了五百万。

看到这么多的预算赤字,林哲觉得头都大了,这缺的可不是几万几十万,而是五百万啊!

看看想要找出一些削减的项目来,但是翻来翻去都是找不到可以削减的项目,军费不用说了,不能少,扩军打仗没钱可不行,就算是北面满清那些人都知道一年砸下去几千万来维持战争,所以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给钱,但是军费不能少。

而其他的,比如战后重建,里头的救济难民也不能少,总不能看着人民饿肚子不是,这施粥力度本来就不算强,再减少的话估计就会发生大规模饿死的情况。而市政重建,民房之类的可以展缓,城墙也没必要。但是政府办公机构,必要的道路整修不能缺啊。

再说这教育经费,对面的日`本明治维新都知道饿肚子也要办教育,而自己正打算着建立新式的教育体系。学校肯定是要建的。

还有官吏的薪资,虽然说很多官员都有外快收入,但是相当多的中下层政府雇员,比如那些普通科员们,人家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薪资养家呢。不给的话凭什么让人家跟着你干啊。

至于宫殿营造和南京中央机构的办公建筑,这些已经尽量克扣了,皇宫现在都只修后半部分的,主要就是修几栋洋楼,而大工程也就是主殿以及宫殿前的广场现在还停留在初步阶段,财务部那边也没有给多少预算,加起来不过几十万而已,大头还得以后再出。

翻了一遍,得,就没地方可以省钱的!

看样子是要动用老本啊!

如今国库里还有一千多万的库存。这些钱都是以往存下来,大头都是缴获,但是这些钱用一些少一些,现在填补了缺口,但是明年呢?后年呢?

林哲摇摇头不去想以后的事,钱这种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明年缺钱明年再说吧!

到最后,林哲没办法,只能是拿自己开刀,先把皇宫的营造费用再砍掉三分之一。然后又削减了今年半数的皇室献金,虽然皇室开销不少,但是皇室自己也有钱,可以从皇室产业那边贴补一二。

看见林哲自己动手砍掉了这些开支。旁边的泰竹磐一脸的感动,直呼陛下圣明,体恤黎明百姓云云。

林哲也不想和他多扯皮,这砍掉皇宫的三分之一营造费用,这宫殿要修起来还不知道得猴年马月呢,他也是个普通人。当初设计宫殿的时候就是抱有极大的期待,现在一拖再拖,估计没个三五年功夫都修不起来了,这心情自然好不到那里去。

把他赶出去后,林哲又是见了其他几个人,两个小时后,潘立宣才见到了林哲。

潘立宣一进来,林哲就先提起了皇室献金一事,说空缺的部分让皇室产业那边补贴,潘立宣虽然也是一脸苦色,但是这皇室产业说白了就是林哲的私产,人家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所以也就只能照章办事了。

不过今天潘立宣来找林哲,可不是为了说这皇室献金的事,他来主要还是为了回报皇室产业。

“如今皇家银行已经走上了正规,在现有各大城市都已经有了分行,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分行继续开到各地的县城,争取半年内分行突破一百家!”

林哲道:“银行的事你们看着办,新版货币的发行怎么样了?摊子铺开没有?”

潘立宣道:“随着各大分行的建立,我们已经把新版银币、铜币发行下去了,民众对银币比较喜爱,不过对铜币略有抵触,发行出去的铜币已经开始贬值!”

对这个情况林哲也是有所预料的,银币因为采用的是和洋银元一样的制式,民众接受起来比较快速,但是铜币的话,由于新版铜币的含铜量有些不足,和旧版的铜钱兑换上已经开始持续贬值,一枚面额一分的铜币,初始发行是兑换十枚小钱,但是现在市面上实际上已经只能兑换七枚小钱。

毕竟人人都不傻,你家一分的铜元含铜量顶多只有和以往的五枚小钱含铜量差不多,但是却想要当十个小钱使,人家肯定不愿意啊,现在之所以还能够保持在七枚小钱的兑换率,这还是因为新版铜元采用机制,样式精美,花纹清晰,普通老百姓比较喜欢收,要不然的话早就跌倒五枚去了。

对于铜元的贬值,就算贬值到兑换五枚小钱,这发行铜元也还是赚的,不过赚的都是些小钱,这点钱在已经拥有数千万岁入的中华帝国眼中还不算什么。

发行新版铜元,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减少铜的使用,回收那些老旧的铜钱,发行银币的目的也差不多,主要是为了回收那些乱七八糟的银块。

回收银、铜,发行新版银币,铜币主要就是为了统一货币,为以后的废两改元奠定基础。(未完待续。)xh2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