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

清末枭雄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那名侦骑说话的时候也是带有了一丝的惊慌,他们几个前出进行例行侦查的时候,突然三里外竟然有这大批的太平军骑兵正在朝着这里赶来。

一看到后他们立马就是纵马狂奔而回,这不是为了逃命,而是为了把这个消息即使传回到己方部队中,尤其是传到第四营中来。

当即方韩林的脸上就是露出了慎重之色,当即道:“立即向团长大人报告敌骑的情况!”

随后他又是朝着己方的几个军官们下令:“全体都有,紧急列队,迎战敌骑!”

现在,攻打前方的庄子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赶紧列队迎战敌军骑兵的冲击,不然的话,在队形不完整的时候被敌军的骑兵进行突袭,下场可是会非常不妙的。

随着方韩林的命令传来,原本向庄子进攻的第四步兵营的士兵们在各级军官的命令下,开始退回,然后在村外的空地上赶紧列队。

在第四步兵营紧急列队的时候,方韩林也是听见了东北方向正在传来阵阵马蹄声,是敌军骑兵,而且数量绝对不少。

果然,当第四步兵营刚刚退出庄子,并列队完毕后,远方就是出现了大片烟尘,方韩林举起望远镜看去,只见大片太平军的骑兵正在小跑着冲过来。

“全体准备应对骑兵冲击!”方韩林已经是拔出了他的指挥刀,带着军官们策马上前。

在这种面临大股敌军骑兵冲击的情况下,保持部队的士气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军官们以身作则。

在近代线列战争中。为什么经常可以看见军官们骑着马和他们的部队一起迎着枪林弹雨作战呢,远远看去彷佛就像是一个个明显的靶子。

这并不是说这些军官们不怕死。也不是排队枪毙是什么绅士战争,不打军官。

当代的军官们这样做的理由大多有三点。

首先第一点就是。黑火药时代的战争军队一旦开枪后,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从而导致士兵们很难看见远方的敌人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军官骑在马上居高观察,随时下达命令部队作战。

第二点就是鼓励士气,线列时代的战争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部队往往需要硬扛着敌军的炮弹和子弹一步一步上前,这极其考验一支部队的纪律以及士气,军官的出现对部队的士气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第三点就是士兵们对军官的存在非常依赖。这些被训练到只剩下作战本能的士兵在有军官命令的情况下,往往能够承受高比例的伤亡继续作战,但是一旦士兵们看不见自己的军官,接受不到军官的命令,那么就会迅速崩溃,这也就导致各级军官必须时刻和自己的部队在一起,亲自带领士兵们作战。

至于说亲自上阵会不会遭受敌军的重点打击,这倒不用太过关心,这个时代的步枪命中精度实在不怎么样。就算是米尼步枪在两三百米的距离内要想狙击敌军的军官,其命中率也是非常低下的。

多种原因也就造成了余胜军在作战,尤其是列队迎敌的时候,基本上营以下的军官都是骑马亲临战斗最前线。亲自指挥部队作战的。

方韩林看着远方冲过来的太平军骑兵,心中没有害怕甚至带有一丝的激动,因为这些太平军骑兵似乎是直接朝着自己的第四步兵营冲过来的。而且五百米外似乎也没有掉头的迹象,看他们的冲锋队形也不像是己方余胜军骑兵的那种密集冲锋队形。依旧是太平军的那种传统的松散冲锋队形,不少人还拿着弓箭呢。

他们这是要来找死的节奏啊!

今天。注定是要让建功立业!

他虽然年纪小,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岁而已,但是他能够当中营长就说明了他在余胜军内资历不浅。

方韩林,字隆云,绍兴余姚人,和余胜军的其他军官们一样,他一样是读书人出身,家中兄弟姐妹五人里他排行老大,他少年时极为聪慧,先生说以他的资质是有希望冲一冲科举之路的。但是他家极为贫寒,一家人连吃饭都吃不饱,家中虽然省吃俭用,但是日常所用连纸墨钱都是难以筹齐,年纪比他小的两个弟弟更是早早放弃学业,回家种地以供他进学。

尽管家中无怨无悔供他进学,但是身为人子见他怎忍心见父亲年仅三十余就满头白发,日夜操劳只为了他的束脩钱。身为兄长怎能忍心尚且年幼的弟弟放弃学业,用稚嫩的双手为自己赚钱买纸墨,怎可忍心自己的两个妹妹饿一顿饱一顿,只为省出自己去应试时的盘缠。

此外他资质不错,但是绍兴一府文风鼎盛,文章出众者不计其数,要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博得生员功名可不容易,当他二十岁第二次落第后,无颜再考的他听闻余胜军的随营学堂招募学生,一旦考中从军后薪资极为丰厚,甚至以后还能够被举荐获得官身后,他咬了咬牙就是放弃了科举转而投军。

事实也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他是1853年随营学堂早期的学生之一,尽管这几年他的表现不算太出色,但是一路随着余胜军的扩军而慢慢升职,历任副连长,连长,督练处协办,副营长,第四营营长。

如今的他已经是余胜军的少校营长,并被举荐为六品营千总,仅仅是每月薪资就高达近百两银子,另外林哲为了拉拢这些余胜军的军官阶层,也是很大方的给予其他诸多福利,比如按照军衔职位高地就能够免费获得商贸区内的住宅一套。

同时为了设立了余胜军随营学堂幼年班,只要是军官的直系亲属子弟,也就是兄弟、侄子都可免费入读,不收学费。当然了,林哲办这个幼年班也不纯粹是为了解决余胜军军官子弟的学业,实际上还是打着从小培养班底的想法。

方韩林的幼弟在去年就是进入了幼年班学习,方韩林期待着等自己这个弟弟从幼年班毕业,并升入随营学堂后再学一年毕业后,未来的成就能够超过自己。

他可是知道这个幼年班不仅仅幼年班除了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外,还教授近代的物理、化学等知识,同时还教授军事基本理论知识。

等他们经过了三期的文科学习以及基本军事理论学习后,将会升入随营学堂或者水师学堂各科继续学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幼年班算得上是余胜军中的预备军校,而随营学堂则是正式军校。

如今的随营学堂、水师学堂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简陋速成学制了,1855年的时候林哲就是把随营学堂的学制进行变更,从以往的一月全日制学习,半年在职学习改为一年期的全日制学制。

建立了完善的各科,随营学堂有步科、骑科、炮科、辎重科这四个主要的军事专科外,另外还有军民合用的科班,比如医科、格致科、测绘科、机械科、翻译科等。

水师营学堂则是以驾驶科、机轮科、枪炮科为主,另外附设格致科,天文科、水学科、测绘科、翻译科等。

虽然这两所学堂都有诸多洋人,不过采用的却是统一中文教育,理由倒不是林哲推崇汉语,鄙视英语或者法语之类的,而是因为学生都是直接招募的二十岁左右的传统学子,先不提人家愿不愿意学那一口鸟语,就算是想要学其实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学到可以听洋人讲课的地步。

而林哲也不可能先让这些学生们花几年时间先去学一门外语,然后再去听这些洋人们讲课。

所以这些洋人教习的最大作用其实并不是直接授课,而是充当人肉知识库,向那些翻译们口述各种专业知识,然后由翻译记录并翻译成为中文,最后编成中文教材。

偶尔上课的时候,也是有翻译随同上课,要不然就是鸡同鸭讲,洋人教官讲什么下面的学生可什么都听不懂了。

这些经过一年学习的新学员在军事素质上将会比原来边打仗边学习的军官素质更好。

而且多个专业科目的开设,已经让随营学堂和水师营学堂不仅仅是一所军校,同时还承担了一定综合学校的作用,可以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

一想到自己的三弟能够从幼年,再到随营学堂读下去,最后成就都有可能超越自己的时候,方韩林就知道自己当年的选择绝对没有错。

如今他高额的薪资让他的家人彻底摆脱了贫困,在寸土寸金的商贸区内有着一栋林哲赐予的宅院。把家人从老家接到上海商贸区后,早年放弃了学业的两个幼弟重新拾起书本,老父亲也是不用天天下地,而是可以穿上体面的衣服接受别人的吹捧。

这些就更加坚定了他想要在余胜军上闯出更大名堂的心思,因为他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奈何过去几年虽然参加的战事不少,却是没有太过耀眼的功劳,只是靠积累的资质熬到了营长的位置,然而今天,机会似乎终于来了!

带着一丝兴奋的心情,方韩林看着前方的太平军骑兵,眼中的他们彷佛并不是敌人,而是一个个功勋一样!

近了,更加近了,随着那些太平军的骑兵们呼啸而来,当方韩林都可以清晰的看见他们手中刀剑长枪的寒光时,他果断的麾下了手中的指挥刀:

“开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