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七十八章 各方利弊

清末枭雄 第七十八章 各方利弊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9:17 来源:笔趣阁

直接让林哲署理苏松太兵备道?

许乃钊听着黄以典的这个提议,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他之前并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因为林哲严格上来说并不算地方官员,更加不是江苏省的官员。⊙四⊙五⊙中⊙文【,

林哲目前的身份是有些特殊的,这从他一系列头衔就可以看得出来: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湖州厘捐局督办,上海商贸区督办,然后再加一个浙江省三品候补道。

从他依旧挂着三品候补道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各个头衔里就没一个正经的传统实缺,全都是临时性的差遣。

再加上林哲拥军五千的因素,以至于让很多人都把林哲直接当成了一个武将,而不是传统的文官。

这也是许乃钊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推荐林哲担任苏松太兵备道的原因!

只是现在被黄以典这么一提醒,许乃钊也是考虑了起来,如果让林哲直接署理苏松太兵备道的话,此事是否可行?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对苏南目前的困局是否有所帮助?

其中好处的话,如果林哲担任了苏松太兵备道,那么他的余胜军驻防上海就不是协防了,到时候如果太平军跨过镇江攻打苏州,这林哲就必须率兵作战,不然就是陷城失土之罪。

这也就是说,这个官职一定程度上可以逼迫林哲主动出兵和太平军作战。

而有着余胜军相助,自己要守住苏州一线问题不大,甚至收复镇江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许乃钊就是沉思了片刻,然后道:“把林哲、蓝蔚雯、薛焕这三个人都举荐上去!”

许乃钊虽然是江苏巡抚,但实际他上也没有权力自私决定一个四品道员实缺这种重要官职,自己把林哲举荐上去,至于能不能成就得看朝廷大佬们的想法了。

许乃钊向朝廷举荐新一任的苏松太兵备道,而且名单中就有自己的名字,这事虽然算得上是秘密,但是林哲还是很快就知道了,因为人家许乃钊就没有瞒他,直接写了信给林哲,说自己举荐了他为苏松太兵备道。

许乃钊给林哲去信,一方面是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另外一方面吗,许乃钊得让林哲知道,是我提携你的,不管能不能成你林哲最好都记着这份恩情,以后我要你出兵镇江或者江宁的时候别推三阻四的。

看罢许乃钊的信,林哲有些皱眉!

苏松太兵备道?这可不是个好差事,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四品实缺已经极为难得,而且掌控的还是上海这种富庶之地,为官一任捞十万两雪花银都是轻松的。

但是林哲自己却是不这么看。

这个苏松太兵备道和商贸区督办不一样,商贸区虽小,但却是一个独立王国,地位超然,苏松太兵备道只是一个传统的职位而已,他上头还有着许乃钊这个巡抚呢。

再者苏松太虽然富庶,但这些赋税都得上缴朝廷,多的也会被巡抚衙门收取,你一兵备道衙门上根本无法截留多少。

1853年清廷地方督抚的权力远远不如清末时期大,而且人们说的中央势弱,地方强大,一般都是特指督抚,可没中下层的各道、各府各县什么事。

别的不说,你看看之前的吴健彰过的多苦逼就知道了,掌控着苏松太地区以及海关,每年经手的税赋几百万呢,但他手底下依旧要钱没钱,要兵没兵!

这换了林哲担任这个苏松太兵备道监督江海关道,情况也不会比吴健彰好到那里去。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林哲是浙江省团练大臣,湖州厘捐局督办,就连三品候补道这个头衔也得加一个前缀浙江省,称之浙江省三品候补道。

说白了,林哲的根基是在浙江,让林哲担任商贸区督办这种临时差遣是一回事,你正式任命林哲为苏松太兵备道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时候林哲当了江苏的苏松太兵备道,他那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湖州厘捐局督办的名头还要不要了?

没有了湖州厘捐局每月就得损失近万两银子的军费,没有了浙江协办团练大臣的名头,余胜军也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林哲是做梦都想着有一块自己的地盘,但是这个地盘必须确保有独立的军政财权,比如一省巡抚或者数省总督,可不是只是中层官员里的区区兵备道。

如其当个有名无实,对自己没有多少好处的兵备道,他还不如保继续当自己个商贸区督办呢,商贸区虽小,但是军政财权都是独立的,发展潜力更是没的说,算上江海北关的话、未来商贸区的税收比肩整个苏松太地区并不是多难的事。

此外如今的林哲没有什么地方官职的牵挂,他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想要率军打哪里就打哪里,不想打绝对没人敢逼着他打,天下之人可以管他的人不多。

要是当上苏松太兵备道,万一太平军好几万人打过来占了苏州,他林哲打不打?这打的话自己吃亏,不打的话朝廷立马就将他革职问罪了。

简而言之,对于普通官员而言当上苏松太兵备道好处不少,但是相对于林哲而言,其实好处相当有限,甚至坏处更多!

但是林哲自己怎么想没有用,对苏松太兵备道的任命并不是当事人林哲可以决定的,许乃钊的举荐折子送了上去后,林哲的名字再一次小范围的在朝廷大佬之间流传。

“这林哲,这名字好像在那里听过啊!”刚入值军机处没有多久的恭亲王奕訢看着许乃钊这份折子,一边翻着一边道。

旁边和他同一时期入值的瑞麟接上了话头:“王爷,这个林哲就是那个在湖州大败贼军的那位!”

听瑞麟这么一提醒,奕訢也是想了起来:“记起来了,那时候浙江黄巡抚上了报功折子,说林哲率军以千人大破上万贼军!”

“不错,就是此人!”瑞麟道:“只是,这个林哲领军作战的能力自然是有的,然而江苏抚台这边却是荐他为苏松太兵备道,这怕是不适合啊!”

不过一旁的奕訢又是把许乃钊的举荐折子看了几次,折子里对林哲的描述并不多,但是言辞间对林哲却是比较推崇,‘该员善练兵治军,善扶民安众,和洋人交涉亦颇有所得’。

简单的几个字却是给予了林哲极高的评价,最后并直言该员为苏松太道之最佳人选。

“此人年初不过一在野乡民,纳捐办团练后一年不到,就已经蒙恩为三品道,如若让他再掌道员实缺,一两年后他再立功岂不是要赏他一个巡抚,要知道此人今年不过二十又三而已!”

瑞麟这话直接说林哲现在升官太快,而且年纪太轻,为官资历尚浅,不足以服众。

但是让瑞麟说出这话的,也不仅仅是因为林哲的年纪和资历,更重要的是这个林哲只不过是一个在籍乡绅而已,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是在家乡一呼百应,轻而易举就募兵数千,声势丝毫不亚于曾国藩。

朝廷大佬们对曾国藩办团练一直可是充满了戒备,历史上就连咸丰帝想要封赏他一个湖北巡抚,都是硬生生被那些大臣里给劝阻了,说什么一呼从者万余,恐非国家之福,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么劝咸丰帝的是个满臣,那么也没啥,人家防着你汉臣是应该的。但关键的出言劝阻的还是个汉臣,他是当代领班军机祁隽藻。

如今的林哲和曾国藩情形差不多,甚至政治劣势还要比曾国藩更差一些,人家曾国藩好歹还是个进士出身,丁忧前是侍郎呢,而他林哲呢,以前不过是一普通百姓,这官帽子都是直接花钱买的。

这样的林哲在江南一呼万众,聚军五千,这如何能够不让这些朝廷大佬们戒备。

林哲心中虽然时刻想着造反之类的事,但是人家清廷大佬也不傻,一个个都防着林哲、曾国藩这种汉臣地主拥兵造反呢。

不过年纪比林哲还小的恭亲王奕訢还只是个毛头小伙子,今年不过二十岁的他刚刚涉足政务,虽然才华本事都不弱,但到底还是年轻气盛了一些,听到瑞麟说林哲年纪小,资历不足之类的话。

直接就把这些往自己身上套,自己比林哲年纪还小,资历也没几个月,但是却已经入值军机处,自然会让很多人不满。

这群老不死的,一个个怕这怕那,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人缩手缩脚,这粤逆早就剿灭赶紧了,何必拖到现在,奕訢心里嘀咕着,但是好歹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当即道:“如今苏南贼军势大,为防苏南财赋重地不失,有个懂兵事的人坐镇更好一些,以防上海再陷。”

奕訢如此说,那瑞麟虽然心中还有所疑虑,但是却也没说话了。

朝廷那边为自己的任命起了一丝丝小波澜,林哲自然是不知道的,对于林哲来说,庙堂还太过遥远,而且是否能够担任苏松太兵备道,他自身也是不太积极,要不然换成其他官员,估计早打发人带大批银子上京师活动去了。

但是林哲问都没问,可见他真的是不放在心上!

如果非要让他当这个兵备道,没得推迟的他也会硬着头皮去尝试一二,总之别指望他和吴健彰一样当个普通道台,不把苏松太地区榨出百多万两银子军费来,林哲都懒的去上任。

如果当不上,林哲也是乐于见成保持目前的高度自由、大权独享的局面,一门心思把商贸区发展起来然后以此扩军,再谋图更大的好处。

林哲保持轻松心态,但是其他人就未必了,不知道谁传了出去林哲要上任苏松太兵备道,一时间无数人都是关注了此事,就连那些洋人们也是前来询问林哲,他是不是要调走,如果林哲调走后是否会影响到商贸区的延续?

搞的林哲都是有些烦,这朝廷的办事效率实在太慢了,不就是一个官职任命吗,至于拖上个把月吗?

搞的现在商贸区和余胜军里人心浮动!

而这个时候上海终于是迎来了钦差队伍,领头的钦差带着人直奔商贸区衙门而去,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此事终于有个结果了!

一时间,上海地区里的众多官绅们一个个都是翘首以盼,就连英美法领事都是及时派了人前往商贸区衙门打探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