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七十五章 井喷式发展

清末枭雄 第七十五章 井喷式发展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对后世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深有感触的林哲早就以余胜军的名义,直接动用军费把商贸区章程里预定扩张的那一千多亩土地全数购入。

此时由于有着地方官府的配合,余胜军又是直接挺着刺刀上门购买,几乎只花了区区两天时间不到,余胜军就是把这一千多亩土地就是全数低价购入。

后来原先英租界里的土地所有权,也都是被商贸区衙门以官方的名义从原华人地主手中购入。

导致整个商贸区范围内,只有两个大地主,一个是商贸区衙门,一个就是余胜军。

商贸区衙门购入原来英租界的土地,拥有权都只是名义上的拥有,因为以前洋人租用这些土地的时候租金极为低廉,而且都是永租的模式,除非人家主动退租不然根本拿不回来。

整个商贸区里里的洋人并没有购买土地的权力,但是他们有永租的权力,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个永租其实也就和购买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原来英租界的土地绝大部分都已经被各国洋人所租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商贸区衙门对这些土地的拥有权只是名义上的拥有。

商贸区之所以还购入这八百多亩的土地,其实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避免华人地主和租用土地的洋人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英租界这边已经全部租了出去,但是扩张后的那些地皮却不是如此啊!

余胜军直接动用小金库购入的这些土地,可都是还没有租出去的,而为了捞钱的林哲自然不会和当初一样,把永租价定的极为低廉,根据各地块的地理位置优劣不同,林哲让手底下的人制定了不同的永久租价。

好吧,这实际上也不是租地,而是直接卖地了,之所以还弄成永租的模式,实际上还是为了规避洋人不得直接购买土地这一条。

而租用土地的不仅仅有洋人,同样还有着大量的华商!

要知道在这之前,虽然之前的英租界里有着不少华人活跃,但从法律上来说并没有在租界购房居住等权力,所以一直都是私底下的行为,如今可以公开在商贸区购房居住,他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其他人不说,林氏商行就是把靠近洋泾浜南岸、黄浦江的一片地皮的购入囊中,由于这是靠近黄浦江的优质地块,永租金极为高昂,这快还处于一片荒芜的,面积只有两亩多的土地的永租金高达到每亩一千五百两之巨。

所以仅仅是为了租用这一地块兴建新的林氏商行上海分行总部,林氏商行就花费了三千多两银子。

其价格相对于原来的地价上涨了至少数十倍!

为什么价格会这么贵,简单啊,林哲就是一次性卖地皮的打算,而考虑到各国商人以及华商对商贸区内土地的大量需求,这价格要是不翻个几十倍,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房地产的。

当然了,价格如此昂贵的也只限于黄浦江沿岸的地块,因为这一片地区一方面除了固有的港口优势外,实际上沿着黄浦江北岸,这一片地区都是作为了各大商行、政府机构等的办公用地,江海北关衙门在江边,商贸区衙门兼与余胜军司令部也在江边,而怡和洋行、信德洋行、林氏商行等中外商行的办公大楼通常也选择在江边。

说白了,沿江地块不仅仅具有商业价值,实际上还具有面子价值!

你一个洋行要是不在沿江搞个总部当门面,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谈生意!

越远离黄浦江,其低价自然也就是越便宜,沿江地块普遍数百两甚至上千两银子一亩,然而远离江边的内陆地区的就要便宜的多,也有贵的几百两一亩,便宜的几十两也有。

如果把余胜军手中的一千多亩土地全都租住去,搞个几十万两银子银子不成问题,而余胜军购入这些土地的时候才花了多少钱?均价一亩不过三十两上下,总共只花了三万多两银子就把这一千多亩土地收入囊中,如今只是转了一手就赚了几十万两银子。

看着毕余同递上来的租地收入报表,林哲不得不感叹,甭管什么年底还是做房地产生意最赚钱的!

其实更赚钱的还是余胜军直接把这些地方建设了再租出去,或者是囤积个几年,等地价再飙升后出手,这样收益就不是几十万两,而是有可能几百万了。

不过这种事对于林哲来说还太过遥远,一方面是林哲已经主动抬价,虽然历史上海的地价短短十几年就上涨了百倍以上,但也得十几年啊,余胜军可不能等那么长时间,余胜军现在需要的短时间内汇集起来大量的军费。

说到底,林哲并不是来做生意的,他只是趁着这个机会捞一把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可没当房地产商的兴趣,所以他宁愿一次性抬价十几倍甚至二三十倍直接永租出去而不是搞什么细水长流。

直接抛出去狠狠的捞一笔用以扩军和捂在手里坐等升值赚钱,这就是政治家和商人的区别!

随着大量的地皮被洋商、华商购入,自然而然的兴起了一片建设的狂潮!

尤其是洋泾浜南岸到护城河这一段的沿江地带,由于购入这一片地区的都是不缺钱的大洋商、大华商,人家购入土地就是为了作为商行、会所、公馆的办公所用,是用来充当门面用的,所以自然是土地一到手,立马就开始了建设。

一时间,原先涌入上海地区的大量战争难民被雇佣起来,不仅仅这数万人中的大部分壮劳力投入这巨大的工地中,由于商贸区里大量急缺壮劳力,就连周边地区的本地土著也是纷纷涌入商贸区打工。

同时听闻上海商贸区没有贼军骚扰,又有大量的工作机会可以养家糊口,使得苏南地区的大量人口涌入上海商贸区。

短短一个月内,商贸区内的华人从之前的不足三万人爆增到六万之巨,而且大量人口还在持续涌入当中。

看见这么多华人涌入,不管是华商还是洋商,一个个都是笑开了口,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解决他们的劳动力缺口,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比如说部分商人看见这么多的华人涌入商贸区,这些人总的吃喝吧,总的有地方住吧,于是乎,一个英国商人郝连德看见了商机,在自己租到的地块上建设了大量简陋房屋,专门租给这些涌入商贸区的华人,狠狠的捞了一笔之后,他大肆从余胜军购入更多的土地用于建房租售。

大有发展为上海滩第一房地产商的潜质!

其他人看见搞这种简陋的房屋这么有转头,一下子也都涌进来当地产开发商了。

人为推动再加上可观的市场需求,使得商贸区的地价持续节节攀升,而且涨幅相当恐怖,一块远离江边的普通地皮,刚开始的时候还没人问津,但是一个月后就有华商从余胜军手里以一百两银子的价格获得永租权,但是一个月后就有洋商对这地块出价一百二十两银子,而且价值持续攀升,不用三个月就已经涨到了一百八十两银子。

商贸区呈现出来这种井喷式的繁荣,也是让林哲有所预料不及,虽然他知道这个商贸区发展潜力极大,但是也没有想到过发展竟然会如此快速。

不得不说,是太平天国一手造就了原时空的上海租界,而今天则是同样一手造就了上海商贸区。

然而商贸区的这种井喷式发展也是给林哲的施政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每天涌入的大量华人、洋人吃喝拉睡都得林哲操心,比如说治安问题,大量华人的涌入,导致商贸区的人口迅速超过十万人,而人多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人也就多了。

各种不法分子迅速增多,并频繁威胁商贸区的治安,林哲为了维持商贸区的治安特地成立的巡警处由于自身警力稀少,不得不严重依赖余胜军的士兵维护治安。

但是林哲考虑到余胜军有着自身的训练以及作战任务,不可能长久用来维持治安,所以一方面是向吴健彰求援,让他抽调了不少上海县城的捕快临时加入商贸区巡警处,另外也是大力招募巡捕。

“过去一周里,巡警处会同余胜军一共逮捕各类罪犯两百二十人,其中洋人五十八人,已经移交各国法庭,其余华人罪犯已经由司法处审判并收押!”首任署理巡警处总办林成甲面露忧色继续说着:

“如今商贸区的治安问题非常突出,不仅仅有常见的小偷小摸,而且各类地下会党出现了不少,已经不仅仅威胁到了普通治安,而且逐渐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码头以及工地上出现了不少会党试图控制普通工人,对此我巡警处已经大力打击,不过还是希望余胜军方面能够给予大力的配合!”

说到这里,林成甲停顿了下,然后才继续道:“昨天英国领事包令已经发了照会给我巡警处,询问陈林桥案件的进度!”

林成甲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也是面露苦色,他可不是什么专业搞治安的人才,他和现今商贸区衙门里的大多官员们一样,都是余胜军出身,他原先是余胜军第一步兵团第六连副连长,泗安一战中受伤,并且受伤的时候受到感染,导致养好伤后的他已经从一个精壮汉子成为了跑几步路都要喘气的人。

由于身体素质已经无法满足任职野战军军官的需求,他被迫退出野战部队,转到军部任文职军官。

这也是林哲对其他伤病军官的无奈安排,总不能人家受伤后就让他们退出现役不稳不管,但是余胜军也不是什么国家的军队,这对伤残退役将士的安排其实相当麻烦。

而且这些军官们哪怕是伤残了无法继续带领部队作战,但是依旧算得上是余胜军急需的职业军官,所以林哲特意安排尚有工作能力的伤残军官担任文职军官,继续他们的从军生涯。

上海商贸区成立后,林成甲知道自己受限于身体原因,已经无法在从军之路上走太远,所以他把目光瞄到商贸区衙门,并主动申请调到商贸区衙门。

对于这个第一个主动申请专业到地方的军官,林哲给了极大的优待,直接让他担任署理商贸区巡警处总办。

但是林成甲上任后发现巡警处的差事比从军打仗更难,商贸区的治安持续恶化,前几天更是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杀人案件,数名英国人在陈家桥被劫杀,由于其中还包括了一名女性,这引起了英国领事包令的对商贸区衙门治安工作的极大指责,甚至一度要求派兵黄浦江上英国兵船上的士兵上岸搜铺凶手。

最好林哲亲自劝说,并保证尽快抓拿凶手才让包令打消了派兵上岸亲自搜铺的念头。

“这陈家桥的案件不能拖下去,久则生变!”林哲看着林成甲送过来的案宗,然后放了下来道:“现在英国人要的是凶手,那么你们就给他凶手!”

林成甲面对危难之色:“可是如今商贸区内人员混杂,要找到凶手怕是……”

言外之意,那就是要向找到凶手根本是不可能的!

林哲却轻摇了摇头:“你啊,还是这个耿直性子,在余胜军里还好,但是在地方衙门上办事,还需要多多变通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