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六十五章 吴健彰进城

清末枭雄 第六十五章 吴健彰进城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9:17 来源:笔趣阁

吴健彰回到那连椅子、桌子都没有的苏松太兵备道衙门后,很快就是重新建立清廷对上海的统治,发布了诸多劝民告示,说贼军已经被完全歼灭,百姓以后可以安居乐业云云。

其实他这话没说对,上海的这些小刀会虽然被余胜军击溃了,但是依旧逃走了不少人,根据外头的消息说是逃出生天的刘丽川已经收拢溃兵两千余人,并度过黄浦江朝着奉贤县、金山县等地而去。

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在上海一役里可谓损失惨重,在余胜军攻城的前两个小时里还好,起先也就就死伤数百人而已,后来余胜军炸毁城墙并杀进城内的时候,已经开始崩溃并失去组织的起义军伤亡急剧增加。

等他们逃出城后,又被钱牛北的骑兵连持续追击又是死伤不少。

事后统计,余胜军在此战一共击毙上海小刀会起义军一千三百余人,伤者未计,刘丽川后来收拢的溃兵只有两千余人,这么算下来的话就会发现,上海一战,小刀会起义军里死伤的人数远远不如溃散不知所踪的六千多人。

小刀会起义军人数虽然上万,但是绝大部分月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城破的那一刻绝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扔下刀枪,脱下了军服摇身一变就成了老百姓。

这就是余胜军无法杀伤更多起义军的最大原因,不是打不过,而是人家直接跑掉并脱下了军服扔掉了刀枪,你还真分不出来他们是起义军还是普通百姓。

当然了,这同样也是刘丽川无法收拢更多溃兵的原因所在,虽然逃出城的起义军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跑回老家当农民去了。

刘丽川收拢的两千溃兵除了部分小刀会核心老成员外,其他的也都是挟裹而来的逃兵。

击溃了上万人,杀伤了一千多敌军的余胜军自身伤亡有多少呢?

三十八人!

其中战死者十二人,另外有二十六人受伤,其中大部分伤亡大部分都是第一步兵团士兵在刚冲进城的时候,和起义军进行的的短促肉搏而造成的,剩下少部分则是骑兵连在追击敌军的时候受到的伤亡。

再加上在青浦、嘉定等战役,余胜军进军苏南以来,目前伤亡人数控制在百人以下,而这个伤亡数字还包括非战斗期间因为各种意外所造成的伤员。

而他们积累击溃小刀会起义军总数将近一万五千人次,并击毙起义军超过一千八百人。

这种巨大的伤亡率比差再一次证明了,手持冷兵器的封建军队在拥有火炮以及米尼步`枪的近代军队面前,只能遭受单方面的屠杀而已。

包括余胜军的战例,两次**战争以及国外的其他战例都已经说明,近代军队和封建军队之间的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

吴健彰回到上海县城办公后,上海城很快就是恢复了原有的秩序,唯一和以往不同的是,城门以及城内随处可见的余胜军士兵。

心惊胆颤了一个月多才上街的上海县城百姓们,经常可以看见大队的身穿怪异军服的余胜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从大街上巡视,偶尔还可以看见穿着战马,身穿双排扣军服的余胜军军官们招摇而过。

今天的上海和以往的上海都不一样了!

这个不一样同样体现在上海官场上,昔日的吴健彰回到上海,并带来了部分量的原苏松太道的官员,然而除了这些官员外,这个城市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他就是林哲。

林哲进城后,他并没有把县城里的县衙、府衙之类的当成自己的驻地,而是和在湖州驻防的时候一样,林哲进城后,把军部选择安置在靠近北城门的一座院落,而余胜军的士兵则是把靠近北城门的一片原来被小刀会起义军征用的房屋作为军营。

林哲之所以没有去直接征用当地的官方衙门作为驻地,一方面是避免和地方官府的各种扯皮、麻烦。

第二就是他还是习惯把自己的军部驻地放在军营内部,不然的话他没安全感。林哲本质上还是个怕死的人,你让他离开军营住进道台衙门,说实话林哲还真不放心。

而今天,靠近北城门的余胜军军营内的一座普通院落里,林哲在这个临时军部驻地接见了吴健彰以及其他官员。

这些官员大部分和吴健彰一样,都是在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后逃到了附近府县,有些直接逃进了租界,有些更是直接跑到松江,现在余胜军夺回了上海后,他们就是连忙跑回来继续当他们的官。

“吴大人,此番能够把城内百姓快速安抚下来,还是多靠了你能够及时回来啊!”林哲面对这些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吴健彰也是略微看出了林哲语气中的敷衍和不耐烦,但是他并没有露出任何的不悦神色。

吴健彰虽然是苏松太兵备道,乃是实打实的朝廷四品官,放在以前的话他百分百瞧不起林哲,就和当初的湖州知府曲胜潮瞧不起林哲一样。

然而现在,见识了林哲麾下的余胜军之后,对林哲的态度几乎是立马发生了转变,他知道能够这么快夺回上海,靠的就是林哲的余胜军。

再者,这个林哲年纪轻轻就是一支数千大军的统帅,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还连战连胜,放眼不远的将来,这个年轻人爬上高位是大有可能的。

面对一个有可能爬上高位的人,吴健彰自然不可能因为对方的态度有些敷衍就露出不满之色。

那些因为心中受了些许委屈就恼羞成怒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更不可能成为朝廷中高级官员的。

不管什么年代,也许这些官员们会贪腐,被人指责为庸碌无为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在数亿人口的国度里能够成为中高级官员的他们绝对不是什么无能之辈,相反,他们一个个都是人精。

比如说这吴健彰,此人实际上并不简单,乃是中国近代少有几个能够和洋人打交道的中高级官员之一,朝廷给他的考语是‘通夷之才’。

吴健彰亲自负责谈判并签订了‘上海英法美租借地章程’‘海关征税规则’,亲自促成了上海法租界、美租界的成立,并让上海租界获得了行政管理权、征税权,让上海租界正式成为国中之国,此外还直接促成了中国海关的成立并让洋人插足中国海关系统。

如此丰功伟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毕竟要卖国也得有那本事才行,至少网络上无数美分带路党顶多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要想卖国,他们还没那本事!

吴健彰无疑是属于有本事的人,所以他对林哲明显的敷衍态度没有表达出任何的不满,反而是继续笑眯眯的道:“林大人严重了,吴某不过是做了本职工作而已,城内能够如此快恢复平静,还是靠了贵军将士有力的维护了城中秩序啊!”

林哲和这吴健彰又是闲扯了两句后,吴健彰正色道:“来之前,我已经接到了抚台大人的行文,说抚台大人明日即将率军抵达上海!”

林哲点点头:“哦,许抚台来的倒是不慢!”

话说的不错,许乃钊率领三千清军从嘉定等地出发,这前后虽然不过几十公里,但是大军行军速度是有限的,就连余胜军一天也不过走上二十公里左右,至于许乃钊带领的那些清军,这一天能够走上十五公里都是夸赞他们了。

除非是逃命,不然的话是不用指望这个时代的绿营兵能够拥有和正常军队一样行军的速度了。

许乃钊能够带着这样的清军在短短几天内抵达上海,这已经算很不容易了。

“明日许抚台抵达上海,到时候的接应工作怕是不少吧,不知道吴大人有没有要我帮忙的?”林哲如此说着。

他这么说并不是顾虑吴健彰的想法,而是对许乃钊的重视。

他和许乃钊之前的合作非常不错,许乃钊许诺的八万两银子以及三百匹战马已经全部送达,银子在抵达松江的时候就已经付清,而战马在江苏这边接受了一批后,另外一批一百多匹战马已经送往湖州,由驻扎在湖州的余胜军接受。

此外许乃钊也是严令地方官府供应了余胜军的一应米粮军需。

这一切虽然林哲知道许乃钊是为了他自己的官帽子考虑,而且之前的多场战事中,许乃钊也都是躲在后面坐看余胜军和小刀会起义军打死打活。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仅仅从合作层面而言,许乃钊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合作者,许诺的各种承诺都是及时送上,半点都没有拖延,而且也没有暗中扣下部分军资的事发生。

这一点比起当代的其他清廷官员而言已经好太多,要知道,浙江巡抚黄宗汉给林哲余胜军提供的军费里头,那可都是被按照陋习克扣了不少的。

至于躲在后头不上前这事,一方面林哲根本不想让他上来碍手碍脚,另外一方面许乃钊那么多银子砸下来,你还不许人家在后头搬上板凳看戏啊!

既然拿了人家那么多的钱,那么就得有当打手的觉悟!

之前的合作那么顺利,这就不禁让林哲生出了其他心思,如果和许乃钊继续合作下去,说不准自己能够在苏南这边捞到更大的利益。

比如说自己需要的名义!

浙江团练协办大臣兼任湖州厘捐局督办这个名头在江苏不管用,他需要在江苏地面上的一个官方名义,一个能够让他的余胜军扎根苏南的名义。

对此,林哲对许乃钊的到来还是比较期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