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四百零六章 长沙春寒

清末枭雄 第四百零六章 长沙春寒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9:17 来源:笔趣阁

初春时节的长沙尽管已经没有呼啸而来的北风,但是窗外的凄冷冰雨让人们依旧不得不继续穿着寒冬时节的棉袄冬装。

曾国藩扔下手中的战报,一脸寒色的看着下面的众人。

“这才几天,这汉阳就丢了,这么下去武昌又能守多久?”曾国藩似乎是问自己,又似乎是责问麾下众人。

但是下面的诸多湘军将领以及曾国藩的幕僚们却是一言不发,局势败坏到这个地步,他们实在是无话可说。

自从攻克九江后,中华军兵分两路,一路第四军南下南昌等江西腹地,一路第五军沿江西进。

而不管是那一路都是势如破竹,猛烈的攻势让部分残余的镇胡军以及湖北地区的湘军等清军诸部节节败退。

不久前,曾国藩得到了消息,中华军已经兵不血刃攻占被林成庭放弃的南昌,后续江西的其他数个重镇把比如赣州等府县都是陆续被攻占,而更多的则是主动投降。

没办法,人家林成庭自己都跑了,你总不能奢望被林成庭放弃的其他镇胡军残部以及麾下官员还能拼命抵抗不是,除了少数西进追赶林成庭去了,其他大部分都是投降了。

中华军在江西进展顺利,进军湖北同样也没有遭到太大的阻碍,中华军的第五军所过之处,立即就有大量地方官员以及守军主动投诚,少数的顽抗力量的也是被第五军强力碾碎。

到现在,中华军的第五军从长江两岸同时进军,南岸的部队已经抵达武昌,北岸的部队已经是攻克了汉阳等北岸重镇。

此外,河南的第一军也是派遣了一部分部队从武胜关南下,用以增援第五军在湖北的作战。

中华军攻克汉阳后,主力已经彻底包围武昌,并展开了围歼战,武昌内的两万余湘军新军和超过万人的绿营等旧军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倒不是说他们弹药和粮饷不足,而是以他们的武器以及各方面的素质根本就无法抵抗中华军如此庞大规模的围攻。

一旦武昌被攻占。丢城失土还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湖北那边已经汇集了湘军绝大部分的主力,这些主力部队被歼灭后,曾国藩是再也凑不出来足够的兵力抵抗中华军的下一步进攻了。

军事上的困局让曾国藩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希望。面对中华军的西进大军,曾国藩甚至觉得比当时面对太平军西进的还要绝望。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湘军所面临的困局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政治上的动乱才是曾国藩现在最大的麻烦。

自从北平被破,咸丰身死。皇储载淳被俘,恭亲王主动投降等消息陆续传到了湖广等西南地区后,极大的动摇了当地的军心士气。

甚至有着不少人满清的死忠份子在得知咸丰身死后,纷纷在家中或悬梁或吞金或吞鸦`片等。

而更多的人则是动摇了最后一丝的抵抗勇气,不少地方官员听闻中华军打过来之后,立马就是宣布反正归顺中华帝国了,这种情况在面临前线的地区尤其严重,湖北长江北部的黄州、汉阳等府县十有八`九都是主动投降的。

他们为什么会投降?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天下大势!

这些官员们可不是愚昧无知的普通农民或者小市民,这些人就算是随便看过几本史书,大体上也能够从目前的国内局势推测的出来:林哲一统九州已经是没有任何悬念了。唯一的去背就是还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彻底统一,一年?三年还是五年?

但是不管如何,这天下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中华军的步伐,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林哲统一九州。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一次叫嚷着‘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折木而栖’之类的话,然后义无反顾的投身中华帝国这个大家庭。

这种投降不仅仅出现在地方官员这个群体里,甚至还出现在了湘军之中,此前驻防汉阳的三千多湘军就是主动投降,然后换上了中华军的军服后。这些湘军里的新军士兵就成为了中华军士兵,然后把枪口对准了他们昔日的友军。

“难道这大势真的不可逆吗?”曾国藩看着低下一大群不说话的属下们,深深叹了口气后走向门口,此时门外还飘着细雨。扑面而来的寒气让曾国藩忍不住的略微颤抖的。

半响后,他转过身来:“我等也算是为圣上效忠到了最后,现在就连恭亲王也是发来了书信,劝说我等归降!”

说到这里,曾国藩再一次横扫了诸人,看见很多人的脸上都是露出了狂喜之色。很显然这些人已经等着自己说这些话很久了。

在这个动乱时局了,曾国藩怀疑如果自己坚持不降的话,中华军没打过来之前,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们就得先把自己干掉吧。

“湖广百姓遭受的苦难已经够多了,让这一切在我们手中结束吧!”曾国藩一边说着,已经是一边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主位上,并继续道:“联络他们吧,数万将士的后路还是要安排好的!”

“大人英明!”曾国藩说出这些话之后,下面的一群人虽然有少数几个露出哀伤神色,但是大部分还是面露喜色的。

目前的困局大家都知道,汉阳已经失守,武昌也是守不住几天了,等武昌被攻克了,两万多湘军新军主力被歼灭后,湘军根本就是无法和中华军继续作战,到时候湖南就会和江西一样,被中华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迅速攻占。

到时候投降和不投降也是没有什么差别了,甚至还会让湖广的百姓遭受更多的战争波及,这些年来曾国藩等湘军将领和太平军苦战,为的是什么?

其中固然有着为朝廷效力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想要保护湖广百姓不受太平军的侵害,保护他们心中的儒家文化不受波及。

如今中华帝国已经算是彻底取代了满清成为中华大地的新王朝,而且中华新王朝也没有和太平天国那样大肆迫害儒家,而且中华鼓励恢复汉家传统,着汉服,即便是改革科举,但是依旧极为重视儒家,不仅仅科举依旧重视经学,即便是那些新式学校也是依旧把经学作为主要学科。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华王朝并没有排斥,甚至可以说是欢迎儒家的。

这一点对于诸多儒家学子而言相当重要。

曾国藩现在已经是找不到理由继续顽抗下去?

曾国藩到底和林成庭是不同的,和都兴阿也是不一样的。

都兴阿的根基在满清王朝,他本身就是满清王朝的代表,所以都兴阿和中华帝国是势不两立,水火不融,如果说他没有在山海关里病死军中,但是都兴阿也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林成庭这个人是纯粹的不愿意居于忍下,自从反叛出太平天国后,就一心做着争霸九州的梦,哪怕是在九江惨败后也依旧没有让他放弃这种野心,同时林成庭对镇胡军的掌控也不是曾国藩可以比较的。

曾国藩麾下的湘勇并不是曾国藩一个人的势力,而是湖广读书人群体的一个结合体,多支团练结合起来的一支部队,湘军是一个多支力量联合起来的群体,并不是单独的个体。

而更重要的是,曾国藩心怀湖广百姓,他不愿意看到家乡遭到战争的破坏。

所以曾国藩选择了抵抗到最后一刻,然后放下武器并投降。

当然了,湖广以及云贵等地虽然是湘军的大后方,但是并不代表着曾国藩就能够彻底掌控这些地区了,比如说在湖南除了曾国藩外,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湖广总督官文,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满人。

于是乎,就当曾国藩下定决心投诚后,长沙内的五千多名湘军新军就是杀进了官文的总督府,和官文麾下的将近两千多亲军,即湖广总督新军协发生激烈的交火,最后杀进了总督府生擒官文。

曾国藩既然决定投降了,那么就得拿出一些见面礼来,要不然的话后续怎么让中华军方面善待湘军数万将士。

不久后,曾国藩的使者抵达武昌城外,正式向中华军的第五军军长林成飞递交了曾国藩的书信。

次日,武昌城内顽抗的湘军集体投降!

五天后,第五军的一支三百多人的骑兵部队抵达湖南长沙,然后作为中华军的代表,长沙近万湘军的注目下,直接进入长沙。

又是三天后,曾国藩率领湘军等诸多高级将领以及湖广的高级官员抵达武昌,正式对第五军军长林成飞递交了投降书,并按照中华军的制定的投降利益,曾国藩以及湘军的诸多高级将领向林成飞递上了佩刀或佩剑。

至此,曾国藩领导下的湘军体系正式宣布效忠中华帝国,曾国藩坐上了中华军的战舰然后沿着长江东去,他要去南京。

于此同时,中华军也是展开了对湘军的收编工作!

中华军对收编投诚部队以及俘虏已经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了,这一次西征也预计会抓获大量俘虏,所以负责部队整编事务的军训部是派遣了多名高级官员随同西征部队一起前进。

并开始对投诚的湘军以及其他绿营等清军进行整编工作,顺利的话又将为帝国增加至少两万名经过初步训练的新军士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