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近卫师参战

清末枭雄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近卫师参战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9:17 来源:笔趣阁

尽管陈云陶已经着重说明了如今林成庭、曾国藩、石达开这三方势力在过去两三个月内的变化,并且说这种变化对帝国的未来西进战略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并没有引起军方多数将领,甚至是林哲的注意。

御前战略会议上,陈云陶提议的提前进军江西的战略被不了了之。

之所以造成了这种局面,倒不是说林哲以及大部分中华军的高级将领们轻敌,而是因为目前帝国的北伐计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施清瑄的第六军已经是在德州磨拳搽掌,一旦弹药等后勤物资补给充足,并且等到第一师主力到来,那么施清瑄就会率军进行北伐计划的最关键计划,即攻克北平。

施清瑄在月初送回来的密折上已经是用暗示的语气对林哲许下了承诺,密折上说,职部甚为期待春节国宴。

言外之意就是,他要回来参加春节国宴,而要参加春节国宴的话,他就必须在春节前拿下北平,结束主要的北伐战事,最后载誉而归。

不仅仅施清瑄为此做了诸多准备,军方的其他部门,比如说统帅部各部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了北伐上头,各种作战物资都是优先补给给北伐部队。

就连海军方面,也是制定了相关计划,计划派遣海军仅有的小规模舰队沿海北上,准备等陆军进攻的天津的时候,为陆军提供舰炮火力的支援,同时海军方面为了进一步增加海军在统帅部内的份量,加强海军在陛下心中的重要性,主动建议由海军方面组织大规模的海运补给,通过海运的模式为北伐部队运输各种物资补给。

海军方面自己要给自己加胆子,而此时军方的后勤部也是受困于京杭大运河的运力不足而力求其他的运输方式,因为自1855年黄河改道后,山东段运河的水深大幅度下降,这样就导致依赖运河运输的中华军在后勤补给运输上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

海军部自己想要表现。后勤部有着现实需求,所以这两个部门是一拍即合,由海军提供战舰护航以及部分海军运输舰,后勤部那边雇佣了二十余艘华商以及洋商的运输船。开始了中华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远距离海上补给运输任务。

海军和后勤部执行海上运输任务也是直接说明了,如今北伐计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中华帝国的军方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上头,至于其他方向的战事只能是继续拖下去了。

不过中华军虽然否决了提前出兵江西的计划,但是不代表他们对林成庭以及曾国藩、石达开的异动而没有半点反应。

除了作战物资这方面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外。统帅部还是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比如说给身在广东的第二军发起命令,让他们密切关注江西方向的镇胡军,如果对方露出破绽的话,第二军可以自行发起进攻。

同时也是给福建的第一混成旅发起了命令,让第一混成旅开始抽调部队,组建一个**混成团驻防邵武方向备用,随时准备进入江西。

而在皖南以及赣北方向则是,则是让第四军军长石琅翼密切关注九江方向的太平军与镇胡军之间的战事,并允许石琅翼在时机恰当的时候插手双方战事。如有必要,并且有把握的话,可以直接攻占九江。

同时为了解决皖南以及赣北地区中华军兵力不足的问题,统帅部已经调令原驻防镇江、扬州一带的第五师脱离第五军建制,西进增援第四军。

同时又驻防上海的第七军中第六师、第七师中各抽调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连以及若干辎重部队,用于组建第三混成旅,该混成旅由于是利用现成的部队直接组建,所以不存在磨合问题,组建的当天就是在上海登上了海军方面的运输船只,准备通过河运直接增援皖南方向。

此外林哲特地诏令第一近卫师、第二近卫师抽调精干部队。组建一支具有**作战能力的混成部队,以近卫师混成旅的临时番号调往皖南地区的当涂,后续视战局发展增援前线。

而被抽调走部队的第五军所欠的一个师则是由新编第十三师步入,使得中华军在镇江、扬州、江阴一线继续保持两个师的驻防兵力。用以控卫京畿。

驻防上海的第七军两个师被各自抽调走了一个团,则是无现有部队可以补充,只能是后续新编练两个团补充,用以恢复上述两师的满编制。

驻防南京的两个近卫师的话,则是情况比较特殊一些,本来一些近卫师将领是反对把近卫师调往前线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任务就是保卫林哲,而离开林哲到前线打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但是当林哲听到这话的时候,却是黑着脸对第一近卫师师长林迈岚道:“近卫师自去年编练以来,一枪未放,一血未留,如此近卫师能保护朕、保皇室安全?”

听到这话,林迈岚才是意识到了过去一年多来他执意不肯派近卫师上前线的做法并不被林哲所认同!

林哲当初编练近卫师的时候,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了包围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让近卫师成为自己最忠诚,最可靠的部队。

而林哲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过去一年多以来,从第一近卫师的编成再到现在第二近卫师的编练,首重的就是忠诚问题。

首先是兵员,继第一师、第十师之后,第一近卫师也是开始接纳所谓的龙兴之地,即绍兴府的兵员。1857年下半年,也就是定都之后,中华军已经是打破了以往的固定征召地的模式,新兵往往是就近补充,比如说现在在北方作战的第一师,该部原有的士兵都是绍兴府的士兵,但是现在都跑到直隶打仗了,总不能死伤一个就千里迢迢从绍兴府补充一个不是。

如今第一师的兵力补充主要是从苏北、皖北一带招募的士兵,由军训部招募,训练后直接补充进去。

而这也是目前中华军大部分部队的补充模式,缺额士兵就近补充为主。

但是近卫师却不是如此,第一近卫师在编练之初,其士兵就只限于绍兴府,但是考虑到中华军连续多年在绍兴征兵,而且每年招募的士兵相当多,从1853年开始,绍兴一府八县足足有超过两万人加入中华军,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相当高的,由此绍兴府的兵源已是临近枯竭。

所以第一近卫师只在绍兴招募到了三千人后,剩余部分的士兵是从浙南地区招募,为什么从浙南招募呢?

因为浙南在这年头就是穷地方,要田没田,要水没水的,除了山还是山,而穷山恶水出好兵,这年头不管是中华军还是清军又或者是湘军,大家编练新军招募士兵的时候,都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喜好,那都是喜欢到偏远穷苦地区招募士兵,湘勇、当年李鸿章的淮勇其实都是一群苦哈哈。

而第二近卫师编练的时候,首选士兵来源同样是绍兴府,而且由于应募的兵源不足,近卫师还特地跑到老家余姚县那边进行宣布,号召本县子弟踊跃参加,保卫陛下。

所以这一年多来,绍兴府那边虽然兵源已经不多,但是依旧有部分适龄子弟参军,而且一般只去近卫师,不再进入普通部队服役。

第二近卫师的其他士兵则是和第一近卫师一样,同样是在浙南地区招募而来。

除了大规模使用绍兴府籍的士兵外,军官方面往往也是多以亲朋好友为主,早年许多林府护院出身的士兵以及军官们都是被调到了近卫师服役,另外一些和皇室沾亲带故的军官们也是相当多被调到了近卫师。

两个近卫师的军官里头,和皇室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剩下一般都是从各部队抽调过来的精锐军官。

然而尽管林哲用各种关系控制了人员,同时保持对近卫师的丰厚待遇等,用以保持近卫师的忠诚,然而这些手段只能加强他们的忠诚,但是却不能加强他们的战斗力。

就跟满清的八旗一样,说起对满清的忠诚,肯定是他们最忠心,然而他们对满清对忠诚并不代表他们能打!

林哲可不想让近卫师演变为八旗之类的军队,这驻扎在南京保护自己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一年到头不动啊,这一支军队如果不动起来,生了锈还有何用?用来看吗?

为了让近卫师获得实战经验,增强战斗力,这才是林哲亲自诏令近卫师抽调出部分兵力来,然后组建一支临时的混成部队参战。

考虑到这国内统一战争一时半会也打不完,林哲甚至是想着采用轮换的制度,把两个近卫师里的各团各营挨个派上去。

对于林哲的亲自决定,林迈岚等近卫师的军官们即便是不理解,但是也不敢有任何的反对的,所以是按照林哲的诏令,从第一近卫师、第二近卫师里头各自抽调部队,然后组建了一个混成旅准备派遣到赣北作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