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两百六十三章 林哲的恶趣味

清末枭雄 第两百六十三章 林哲的恶趣味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9:17 来源:笔趣阁

(); 坐在两轮马车上的李鸿章侧头通过窗口看向外面,前后是十来个骑着马的中华军宪兵,他们一行人从码头沿着土路朝着城内而去。

虽然还是郊外,但是道路上的人以及马车并不少,有些是从远道而来的旅客,而更多的还是挑着果蔬或者材火又或者是其他货物的民众,这些人要把带来的东西送到南京城去贩卖,然而为家庭换回少许的铜钱以维持生活。

越靠近城区,道路上的人就越多!

这几年李鸿章并没有来过南京,但是从一些通报上也多少能够得知自从太平贼军占据了南京城后,这南京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商业以及农业生产就几乎陷入停顿,到处是一片人烟萧条的景象。

不过当李鸿章的马车经过城门口的时候,看着排着队正等候入城的民众,他才发现,这座城市在短短半年里就已经恢复了生机,此时的南京城虽然还不如康乾时期的繁荣,城内的居民从巅峰七八十万人下降到了目前的二十几万人,但是依旧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痕迹,民众的生活已经恢复如常。

入了城区后,街道上出现了更多穿着军服或者中华装以及西服的各种人,街道上也时常可以看见穿着黑色制服的巡警来回走动。

虽然建筑还是那些建筑,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李鸿章却是明显看出了这个城市和其他城市的不一样!

如果城内的建筑换成商贸区里的各国风格的西式建筑,如果城内的街道再宽阔一些,整洁一些,这里完全就是上海商贸区的翻版!

这个林哲,果真是把原来在商贸区搞的那一套推广到了整个江南地区!

对南京城的变化,李鸿章并没有去评判什么,他不去想这些变化是好是坏,他只是用着自己的眼睛去看着!

他要看,这林哲搞出来的中华国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他想要知道为什么都是仿效洋人编练的新军。自己的江淮新军败了,朝廷的练军也败了,而他的中华军却是能够持续获得战争的胜利。

一路上,一言不发的李鸿章的默默看着。一直到他下了马车,然后被送进一个独立小院呢!

领他进去的一个中华军宪兵少校还带着一丝骄傲的语气对他说:“前几个月李秀成就住在这里!”

李鸿章听着暗自露出一丝苦笑,身为江南地面的主要清军统帅,他自然知道李秀成是什么人,知道此人是太平贼军里的一员大将。被封为忠王。

而这个忠王在今年夏天的时候于丹阳被中华军击败并擒获,从而和李鸿章一样,当了中华江南的战俘!

进入这栋小院后,李鸿章安心的住了下来,他并没有去尝试逃跑或者说反抗什么,因为这院子里除了他外,还有几个看守他的中华军士兵,而且这座小院子也不是位于什么繁华城区内,而是位于城内的一座军营之内。

除了这个小院子,前头就是中华军近卫师的司令部。而后头就是近卫师的训练场地,四周就是近卫师士兵们的营房。

这是一个比监狱防范还要更加严密的地方,就算是能够走出这个小院,恐怕没走几步就被警戒的中华军的士兵发现了。

李鸿章不是什么能够以一打十几个的超级特种兵,也不是什么妖怪特异人士,他是一个传统的官员,是一支军队的统帅,他可以从无到有练出一支江淮新军来,但是他却是不能逃离看守的掌控。

这一路上那些中华军的宪兵看似对他比较优待,但实际上却是死死地限制了他每一步的举动。除了没有带上脚镣手铐外,他并不比任何一个重刑犯要自由多少!

甚至为了怕李鸿章一个想不开自杀,甚至每一晚上都有士兵睁大了眼睛盯着他,一天二十小时内他始终在中华军的看管之下。

不过那些看守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李鸿章不是僧格林沁,同样也不是黄宗汉或者何桂清,战败就是战败了,但是李鸿章还不至于为此就自杀。

相对于死亡,他更好奇中华军是凭借什么击败了自己,他更加好奇林哲只用了几年时间。是凭了什么能够建立起偌大的一份基业。

对于中华军,对于林哲的帝国,他有着太多的好奇!

李鸿章对这些保持好奇,实际上他并不知道南京城内的中华宫的平仁堂内,林哲也是翻看着宪兵总监送过来的报告,这报告说是报告,但实际上更像是李鸿章的详细简历,同时还有其他被俘虏的江淮新军高级将领的自述书。

中华军第一军在宿迁北部,邳州以东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惨烈野战彻底击溃江淮新军,尽管规模没有之前的宿迁之战相比,但实际影响比宿迁之战还要大得多。

江淮新军的覆灭代表着清军在苏北以及山东,河南等方向上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阻挡中华军的北上步伐!

所以该战的战报早就通过军报送到了南京,这军报的速度自然要比李鸿章慢腾腾南下快得多。

当知道前方大军把李鸿章给俘虏了后,林哲的感觉有些奇怪!

虽然这些年他已经见过诸多所谓的清末重臣,黄宗汉,何桂清,向荣,德兴阿等人在清末时期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但是这些人在林哲的眼中其实真不算什么。

他林哲又不是清末历史的研究学者,对历史也是一知半解,他知道太平天国有洪秀全,石达开还有杨秀清,也知道曾国藩和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几个晚清名臣,也知道咸丰帝光绪帝以及慈禧,但是你让他随口说出某个清末大臣的名字和简历来就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面对黄宗汉和向荣等人的时候,林哲其实并没有面对历史名人的感觉!

对于林哲而言,他知道的历史名人也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而从后世的评价以及影响力来说,李鸿章的名字要被更多人所熟知。

林哲无法把原时空李鸿章的人生履历给背下来,但是也知道这个李鸿章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导者,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师就是他一手创建的。

所以得知自己手底下的军队把李鸿章也给俘虏了的时候,他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人不好处理。

把李鸿章当成其他清军将领一杀了之,这并不妥,一方面是这会让清军那边的高级将领不再投降,从而加大中华军的作战难度。直接放了更不妥,这李鸿章前几年也是白手起家,但是就能够练出一支江淮新军来,如果把他放了,估计不用一两年功夫这个李鸿章又能折腾出上万新军来和自己对着干。

不能杀不能放,那么他会归顺投诚自己吗?这个可能性不大,清军的普通士兵以及官员们虽然投降多的是,但高级将领以及文官投降的实际上非常少,不管是面对中华军还是太平军,自杀的满清封疆大臣以及高级将领多了去。

要是他肯投降的话,估计也不会继续留着一头辫子了!

不管李鸿章会如何选择,但是林哲内心里还是希望这个李鸿章能够识时务,然后对自己屈服跪拜的,不是因为他看中了李鸿章是什么难的的人才,而是因为内心里的一种兴奋。

试想着,李鸿章这种晚清重臣都在自己面前屈膝跪拜,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自己的伟大呢?

嗯,兴许也就只有等咸丰跪在自己脚下的时候比这更让人激动了!

当然了,这种内心深处的想法林哲自然是不会对任何人说的,他只是略略看了李鸿章的报告后就是放了下来,他没有打算亲自跑去见李鸿章,现在先把这个李鸿章关上几个月,等什么时候自己想起了再把他拿出来,兴许到时候自己王八之气一散,这李鸿章哭着喊着说终于遇上明君了呢!

李鸿章的事对于林哲来说不过是一种心理调节,他投降也好,自杀也好,被一直关着也好,除了满足林哲的些许恶趣味外,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放下李鸿章的事不管,林哲拿起了铨叙司的报告,这份报告是拟定对苏北系列战事的封赏。

施清瑄率领第一军通过野战彻底击溃江淮新军的消息传回南京后,林哲就开始考虑该怎么封赏有功将士了!

而这一次的赏赐不仅仅是针对直接参战的第一军将士,同样在后方担任掩护任务的第五军将士,还有为上述两军提供了补给运输任务的海军方面,支持苏北战事而努力工作的统帅部各部都是有功人员!

其首功者施清瑄,由于军衔已经是陆军中将不好升,而其爵位也已经是伯爵,再升的话就是侯爵了,而林哲考虑到后续施清瑄肯定还会北上,到时候等他拿下京师,攻占整个北方的时候还得再封赏一次,如果说现在就晋升军衔或者爵位,不用多久估计就会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

再者现在施清瑄的军衔和爵位本来就已经是中华帝国内最高者,再拔高的话也容易引起其他将领的反弹,所以林哲对施清瑄的赏赐则是荣誉居多,实际比较少。

军衔没有,爵位也没有,但是秘书处那边还是提出了其他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封锁,比如说封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