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内阁纷争

清末枭雄 第六百三十三章 内阁纷争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内阁里的内阁总理大臣薛焕,虽然这些年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表现,没有和当年的毕余同那样搞得沸沸扬扬,但是在这种不动声色,甚至都没有大动干戈的情况下,却是能够把帝国诸多政务处理的有条有理,把偌大一个内阁都是牢牢把控住,同时帝国的经济始终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速度。

在薛焕上台后,工业总产值已经是增加了多倍,而放到全国范围内,其国民生产总值也是连年保持着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速度增长,有的年份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要知道帝国可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国家,而且目前的帝国其经济主体实际上依旧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在帝国的总国民产值里,占据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而农业经济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稳定或者说固定的,除非是天灾**,不然的话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产值一般都会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同时农业经济又是占据了帝国经济的主体,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还想让帝国的经济获得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十五的增长速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国民生产总值要增加百分之十,而在农业经济整体增长幅度有限的情况下,主要的压力都是落在了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上,对这两大产业的增长要求可就不是百分之十了,而是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百。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是直接体现到了中央财政收入上。

从1865年后,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基本都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上升幅度,每年的增长幅度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徘徊,根据年份的不同也会略有不同。

财政的收入提升依旧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关税的大幅度上涨,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是要收税的,这国际贸易的总额越大,收的税就越多,嫡属于财政部的海关司在报告上宣称,1871年的时候。海关关税比1870年增长约百分之七,关税的收取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天津这三大海关。

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收入稳步提高,这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薛焕领导下的内阁是成功的。

所以别看薛焕平日里比较低调,但是政绩还是比较卓越的。而这一点也是林哲看重他的原因。

薛焕之后,内阁的江道泉也是老样子,依旧以保守派自居,当然了,这个保守并不是说他反对帝国进行的某些工商业上的改革。他只是反对一些具体做法,比如当年他就极力反对毕余同以及薛焕等人推动农村土地大型农庄,把佃农改为雇农的做法。

然后在其他事务上,比如他的本质工作教育上,随着帝国工业化的进行,近代化知识逐渐深入到社会每一个阶层,很多人开始叫嚷着什么帝国只需要物理、化学,不再需要那些诗词文章,并说国家雇员考试里依旧把经学以及史论这些纳入必考,并且占据极大篇幅是一种固步自封。甚至是倒退的行为。

他们呼吁在升学考试或者国家雇员考试里,把经学和史论这些非实用的科目只作为选考科目,重点是放到物理化学这些科目来。

而此举是遭到了江道泉的严厉反对甚至是打击。

对于江道泉这种以传统道德立身的人来说,尽管他承认西式的科学能够强国富民,但是他依旧认为儒学是做人的根本。

林哲在这一点上,也是支持江道泉的,现在帝国内对于教育上的思潮是有些混乱的,很有种历史上晚清争论中学还是西学有用,同时也和后世计算机初期时代争论是不是干脆放弃中文,直接用拼音算了。

这些波澜对于林哲而言是没有必要的!

再说了。他和很多人的思维不一样,普通人或者官员们考虑的是强国富民,但是他林哲优先考虑的是什么?

是皇权的稳固,尤其是他本人权力的稳固。

要统治一个国家。尤其还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大量的儒学出身的官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儒家里的忠君思想、孝道之类的还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和江道泉不同的是郭龙云,现在已经升任内阁协理大臣,并兼署工商部的郭龙云,他是帝国里非常典型的实干派。口中的诸多言论都有着类似的观念,那就是一切实用至上,什么有用就用什么。

而他和江道泉就是彼此间最大的敌人,经常会为了某些事闹翻,而每每这个时候,薛焕就会去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最后把事情倒向薛焕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内阁的这三大架马车,然后以他们背后的一些人,就是组成了目前帝国里的主要政治派系。

当然了,帝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向来对臣子们结党营私这种事是非常厌恶的,所以这些政治派系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更不是那些共和国家里的党派,可没人敢公开说自己拉拢人然后为某个派系。

这样的人如果有也是爬不起来进入内阁的,侥幸进入内阁也是活不过第二天的。

不过表面上是一回事,私底下又是一回事,帝国政坛是由人构成的社会,而人总是会有私心的,所以每个朝代结党营私这种事都是不可避免。

而林哲很多时候对手下的大臣拉帮结派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搞叛乱什么的,只要不太影响帝国政坛的稳定,一般他都是不管的。

但是如果某个派系的力量极大的增长了,并借此打破了政坛上实力均衡,那么到时候林哲就不会坐视不理,就和当年收拾毕余同一样,将会以雷霆般的手段直接干预,然后连根拔起。

内部有山头是正常的,而林哲要做的就是保证有好几个对立的山头同时存在,然后让他们之间保持实力的平衡,避免出现一方坐大的情况。

这些年来,林哲施行的都是这种平衡策略,对于臣子之间的政治斗争,他往往是只看不说,等他们斗出结果来后,林哲一般也就顺势而为,至于说那些政治斗争失败的家伙是不是冤枉的已经不重要。

官员这个职业的风险本来就比较大,还是基层的时候,就是勾心斗角了,而那个时候失败了兴许就是爬不起来而已,但是等到了知府、道员这些级别的时候,这斗争起来失败的一方往往是以革职甚至下狱而告终,可谓是异常的残酷。

而到了内阁这个层次后,则是比较安全了,至少人身安全有保障,因为斗争中有着林哲这个老大直接看着,胜利一方如果对失败一方太过分的话,妄想在朝堂上一家独大,那么不用等他的政治对手,林哲就直接把他们给收拾了。

因此庙堂之间的斗争,相反还更安全一些,而这些内阁大佬之间的斗争,往往也是以手下的死活来分出胜负的,很少说会波及到内阁大佬自身身上,然而一旦波及了,那么就是泼天大事。

现在的林哲看着手中的这封折子,脸色就是很不好看,这是一封弹劾密折,乃江西布政使递上来的,上头弹劾的乃是他自己的顶头上司江西巡抚,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算了,顶多就是省府领导班子搞内斗而已,最后往往是组织部把其中一人调离而告终。

但是在折子的后头,却是写江西巡抚有行贿之巨,行贿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内阁协理大臣兼署工商部的郭龙云,而且数额相当之巨大,行贿数量达到百万之巨。

看到这个折子,林哲的脸色就是有些阴沉了起来,然后手指头开始敲击桌面,让他脸色阴沉的并不是说有人弹劾郭龙云受贿百万,他在意的是竟然有人敢这么直接明目张胆给他上密折,并弹劾郭龙云,而且这上折子的人还是布政使这种高级官员。

这封弹劾折子的背后,必然是隐藏着一场巨大的政治斗争。

如果不是为了开启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是没有那个傻蛋,尤其还是布政使这种级别的高级官员跑出来明目张胆的弹劾政坛里的三大老之一的郭龙云。

他放下折子,冷哼一声,他倒是要看看,这帝国政坛里谁有这么大的能量,竟然能够瞒过自己掀起一场政治斗争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