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五百五十五章 新版纸币

清末枭雄 第五百五十五章 新版纸币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货币推行,但是目前国内各地的流通货币依旧比较混乱!”御前财政会议上,现任财务部大臣泰竹磬正在对林哲解释着目前帝国的货币现状。⊙頂頂點小說,

“在沿海的通商港口以及周边地区,帝国发行的银币以及铜币以及纸币的流通量比较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地区,同样有着大量的外国银圆流通,尤其是墨西哥银圆的流通量非常大,同时还有大量的其余各国的银币以及金币流通,并且以英镑为主的纸币也是有所流通!”

“根据调查,在上海地区,民众日常依旧使用金属货币为主,纸币的日常使用量不超过三成。而在金属货币中,民众日常生活使用的以小面额的铜圆乃至前清甚至更久时代的铜钱为主,同时目前的银圆也没能完全取代银两的使用,即便是银圆,也有分帝国银圆以及外国银圆之分。”

“在内陆地区,尤其是工商不发达的地区银圆以及铜圆的普及率比较少,内陆各地依旧以铜钱以及金银等作为主要支付手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额商业交易中,银行本票,银行支票等银行票据已经开始逐步取代贵金属,这对商业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但是目前货币的整体混乱也是给目前的工商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秦竹磬接着道:“货币的混乱也是不利于未来我们推行金银复本位制度,更不利于我们未来推行金本位制度!”

秦竹磬说道这里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宣告了今天的会议核心主题,即帝国目前推广金银复本位,未来则是推广金本位。

关于帝国是继续采用银本位还是金本位,又或者是采取金银复本位。这个话题从帝国建国开始就已经在财务部内部开始讨论了,但是因为各种现实因素,导致一直都无法确定。

如此也就导致了一直到目前为止,帝国依旧实行古老的银本位制度,这从帝国发行的银币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一直采用银本位却不是什么好事。

首先是中国的银产量其实并不高,虽然说中国目前拥有大量的白银。但是这些白银基本都是外来产物,而世界上的主要白银产地是哪里?在美洲。

从明朝一直到现在,从全球范围内流入中国的白银不计其数。

而且目前还有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白银产量正在大幅度加大,和黄金相比,白银一直在贬职。

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相比,白银和黄金的兑换率已经下跌了大约零点一二,即原本一克黄金可兑换十五点三六克白银,然而现在已经可以兑换到十五点四八克白银。尽管这多增加的零点一二克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兴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却是影响重大。

而更关键的是,从美洲,尤其是北美地区等主要白银产地得到的消息来看,白银的产量正在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下白银将会进一步编制,未来数十年内,白银的贬值幅度将会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历史上。五六十年代里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一直维持在一比十五左右,然而过几十年以后。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将会攀升到一比三十,甚至三十五以上,到了一战时期,白银更是都没人要了。

到时候,采用银本位的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其银币的购买力就是等于凭空消失了好几倍。无数的财富将会被蒸发,由此将会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财务部的那些官僚们,是不希望一直使用银本位的。

但是不用银本位的话,现在用金本位可行吗?

用金本位的前景固然好,但是难度也非常大。为何?

因为中国的黄金储备不够!

民间有多少黄金自然是难以统计的,而就可以统计的,同时也能够为金本位推行进行兜底的黄金储备有多少?

总数大概就六十吨左右,其中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有二十五吨,皇家银行的黄金储备有三十吨,此外皇室资产管理处拥有约五吨的黄金储备。

而仅仅依靠这些黄金储备,是难以取代目标的白银的!

要知道,不算已经发行出去的银圆以及还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银,仅仅是中央银行以及皇家银行,拥有的白银储备就高达三百多吨。

而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目前国内的白银存量有多大了!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庞大的中华帝国而言,作为目前主要货币的白银,其总量是相当庞大的。

面对帝国的这种现状,财务部采取的措施也是一直比较谨慎,按照早年制定的政策,财务部对于货币本位的构思是,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情况下,尽量的把民间的黄金以及白银这两样贵金属都收集到银行中来,逐步以银行劵,即纸币取代贵金属在国内市面上流通。

而国际贸易的话,却是采取另外一种模式,目前的国际贸易是英国主导,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货币也不是什么美元,法郎这些,而是金本位的英镑,或者干脆就是黄金,总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外汇管制,奉行的是自由货币政策。

毕竟你总不能逼着人家洋人要白银是吧!

不过这种情况自然不能一直继续下去,而这就是今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而言,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大纸币的发行量,必要时候,采取行政措施以推广纸币,比如税收只能使用纸币缴纳,尽快的在国内范围内停止贵金属的直接流通!把民间的贵金属通过兑换纸币的模式收集起来,如此我们估计不管是黄金还是白银的储备量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不管是推行金银复本位还是直接推行金本位,都离不开大量黄金储备的支持,而国家手里没有这么多黄金怎么办?依靠挖金矿?那得什么时候去了。

如此也就不怪财务部的人把注意打到了民间。

中国人有一个让金融学者非常痛恶的陋习。那就是喜欢存钱。在纸币时代,存钱还只是存在银行了,但是在现在的贵金属时代,人们存钱往往是直接把黄金,白银这些贵金属直接挖个坑给埋起来。

尤其是那些地主老财们藏在床下或者地底下的黄金白银可谓是不计其数啊。

这些藏起来的贵金属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没有半点用处。甚至是坏处极大,那些地主老财们赚钱了,就会把赚到的钱埋起来,这就等于这些金银不继续在市场上流通。

为什么从明朝开始每年都有海量的白银甚至黄金流入中国,然而一直到清末时代官方掌握的金银都那么少呢

因为那些金银都沉淀在民间,在那些地主老财的地窖下不见天日呢。

现在财务部做梦都想要做到的事不是去实行什么银本位,金本位,而是想要把民间的贵金属给收集起来。

而要把贵金属收集起来,要怎么做呢?

这一点。林哲也考虑过后世的经验,嗯,也就是新中国初期的经验,最简单,最直接,最暴力的方式就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禁制贵金属的流通,全面强行推广纸币。

如此通过纸币的发行。让民众把手中的黄金和白银这些贵金属拿到银行去兑换为纸币或者本票,支票等各种银行劵。进而把全国范围内的贵金属都收集起来。

不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有着极大的风险,一个搞不好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反弹,而经过当年的农业税改革造成大规模反弹甚至叛乱后,林哲对任何会引起大规模反弹的政策都保持高度慎重态度,不会轻易去做的。

因此,财务部这边是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最重要的是加大纸币的流通,而在推广纸币流通的同时,也不强行禁制贵金属的流通,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迫使民众把手中的贵金属兑换为纸币。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帝国的财政收支将会全面纸币化。不再接受以及发出贵金属。

具体下来就是,帝国所有官方机构在征收税收,某些费用,罚款等行政收入的时候,一律必须收,也只能收纸币,不得收取贵金属。

帝国的各种支出,包括各类采购,比如军队的军械采购等,各类人员的薪资,包括军人,官员的薪资一律发纸币。

在一个国家当中,其实政府才是最大的经济实体,如果一个国家收税都不收贵金属的话,那么民众要缴纳赋税,就必须把手中的贵金属去银行兑换成纸币,然后再去交付赋税,这样纸币的推广就是很自然的就起来了。

为了保障纸币的全面推广,中央银行以及皇家银行是全面深度合作,首先作为货币的发行机构,中央银行会印刷采用当代国际最新技术,直接抄袭英镑纸币制造出来的新版纸币。

新版纸币的面值会有一圆、五角、一角、五分、一分、五厘,一厘一共七种。其兑换为一圆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为保障新版纸币的发行以及信用价值,其兑换价值依旧遵从旧版纸币,并直接和帝国银圆进行挂钩,一圆纸币即可兑换一枚帝国银圆,一分纸币,即可兑换一枚一分铜圆。

此外由于日常交易中,实际上一分的铜圆价值都比较大,按照目前的铜钱和铜圆的兑换,一枚一分的铜圆,大概可以兑换五枚到十枚质量不等的铜钱。

而下层百姓在使用货币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文,两文的用,一分面值的铜圆都是属于比较大额的了,至于一圆银币,实际上普通人很少能用到,普遍是用在大额的商业交易中。

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还是使用铜圆、铜钱为主。

所以还特地发行了一厘的纸币,后续也会适当发行一厘面值的铜币。

纸币的发行不是印刷出来就可以了,还得有完善的银行网络进行发行,而这个重任自然是只能让皇家银行来承担。

皇家银行别的不多,就是分行多,基本上国内主要是有官方县级机构的地方,那么就一定会有皇家银行的分行。

皇家银行分行的开设,是不考虑所谓的商业因素,而是考虑政治因素,基本上帝国的政权普及到那里,皇家银行的分行就会开到那里。

而在一些经济发展的乡镇,皇家银行也会主动开设分行,一般而言,当地的皇家银行分行就会成为当地的主要金融机构,为当地政府以及普通百姓服务。

如今要发行新版货币,并且准备全面推广纸币话,皇家银行的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没有皇家银行,根本就不可能让新版纸币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1866年的七月下旬开始,帝国就是展开大规模了新版纸币的宣传和推广。

而也是这个时候,普奥战争中利萨海战爆发,和四月初爆发的珠江口海战一起,掀起了一番对铁甲舰的大讨论浪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