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江道泉的野望

清末枭雄 第四百三十五章 江道泉的野望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教育部打算推动民间力量广泛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办学上,比如高等中学,师范学校,甚至是大学。

不过在当代中国的环境下,要办高等教育学校的难度相当大,仅仅是师资问题就很难解决,为了招募合格的老师,这些大学、高等中学的老师很多都是洋人又或者是国内学有所成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薪资是相当高的,比如说帝国大学在教职工的人员薪资支出上,每年都得花费六十多万圆,这些支持是学生缴纳的学费无法满足的。

对此,教育部方面的意见就是进一步放宽对民营学校的师资来源限制,比如说各官办的师范学校里,那些毕业生一般都和教育部签订了就业合同,毕业后必须到各官办学校担任老师三年以上,不然就得支付违约金。

现在,他们打算放宽师范毕业生的范围,不再限定是在官办学校,如果某些民办学校愿意接纳并为他们代缴部分违约金的话,他们也可以在民办学校里完成教学三年的任务。

同时教育部方面还打算放宽民办学校的学费标准,以前为了体现教育公平性,教育部是牵制各类民办学校,尤其是那几所高等中学是不能收取学生过高学费的,不过那几所民办高等中学的股东们也不傻,学费不敢多收,但是他们从其他方面收取相关费用啊,比如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

基本上同样是高等中学,但是在苏州高等中学就读的学生,其花费是在上海高等中学就读学生的三倍以上。

教育部以前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你教育部不让他们收钱,又没有财政补贴的话,他们这些民办学校根本就维持不下去,一年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的亏损是没有民办高等学校可以承受得住的,那些商人士绅们虽然一开始会捐款,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每年都捐钱去填这个无底洞。

但是嘛。教育部现在打算把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上就是正式承认了以往民办学校的其他收费项目。

而这样高昂的学费肯定会让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弟无法就读,但是偌大的中国里有钱人多了去,不怕没人来就读。

至于说教育公平性。在任何时代都别想要奢望公平这两个字,穷人和富人之间不公平,天才和傻子之间同样不公平,人类和猴子也不公平。

当质疑富人可以上私营贵族学校,为什么穷人就不能上的时候?

同样可以质疑凭什么聪明人就能上北大。傻子却连小学都不能上啊?

从人权角度来看,难道聪明人就能够比傻子拥有更多的特权?难道不应该是穷人和富人,天才和傻子,男人和女人,人类和猴子一起享受一摸一样的教育待遇?

你说人家笨,人家说你没钱!

世间诸多事都是不公平的,只是这些不公平都是体现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现在对于帝国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而不管这些人才是来源自中下层还是上流社会。

所以考虑教育公平性不是教育部的首选问题!

为了扶持私营高等教育,教育部不仅仅光明正大放宽了学费最高额度的限制。同时还劝说帝国方面出台对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建校的地皮,提供其他一些必要的行政支持等。

教育部大臣江道泉的这一份计划都相当庞大,所需的投入更大!

第一次的御前教育会议上,内阁的诸多大臣内是争执不下。

三天后再一次内阁会议上,支持教育部提案的人却是多了起来,很明显这两天江道泉没闲着,对其他的内阁大臣做了不少说服工作,甚至有可能是许诺或者出让了部分政治利益。

不过这些都是下属臣子们的利益交锋,林哲和往常的御前会议一样。大多时候他都是只听不说,等内阁那边争论出结果来说,他觉得可以就批准,觉得不可以就驳回内阁。让他们继续讨论然后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

当第三次御前内阁会议上,江道泉再一次递交了一份更加详细,甚至具体到两所大学的筹办方案,其他多所高等师范学校的改革方案等,另外该计划里还显示,目前教育部已经和上海、当涂等国内二十余家大型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由教育部牵头,这些企业出钱出人等筹办一所规模比上海工商学校更大的工商学校。

该所学校初步命名为上海大学,学科主要是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所需要的行政学科,同时还有机械制造等针对性很强的理工学科。

而和上海工商学校最大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仅会为各企业培训委培生,同时还向社会公开招生,并不限定这些自由学生的就业自由,当然了这些自由学生的学费肯定会非常的昂贵。

这份上海大学的计划方案无疑是成为了江道泉的一道有力筹码,这所学校将会成为帝国范围内第一所民办大学,而且更关键的是背后那么多企业个个都是金主,每家平坦下来只要随便支持几万圆,就能够轻松筹集一百多万的前期办学资金,同时这些企业还会派遣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前来授课,比直接到国外聘请专业教授都还要方便得多,而且这些企业所属的高等技术人员相当多一部分也都是从国外挖来的洋人。

他们的水平并不会比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的那些聘请来的洋人教授们差多少。

尽管这所上海大学的前期肯定是培训各大企业的委培生为主,但是等规模上来后,自费生的比例肯定会相当大。

不管怎么说,江道泉的此举都等于是让帝国白捡了一家大学,为帝国的教育发展资金至少节省了两三百万圆之巨。

面对江道泉的这一系列教育提案,最后内阁那边还是以微弱的支持生意通过,并向林哲正式递交。

虽然三次的会议过程里林哲很少说话,但是他也是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就会教育乃是帝国发展的根基。

这句话也是很多内阁官员支持江道泉这一计划的原因所在。

既然内阁那边已经初步统一了声音,那么林哲也就是顺势正式签订了该教育法案。

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成至少两所综合性大学,五所三年制高等师范,三十五所高等中学,

同时还计划进一步推广民间办学,要求五年内建成一所民办综合性大学,十家师范学校,十家高等中学。

计划进一步规范,引导民办启蒙教育,各类民办启蒙学校必须经报注册,经过审批后可以转为初等小学。

而原有的县小学则是改为高等小学!

府中学则是改为初等中学!

进一步完善各中学、小学的配置,不在强行要求或者限制一县一小学,一府一中学。在人口较多,文风比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适当提高小学、中学的比例。

比如江南的部分府县,区区一个高等小学,一个初等中学怎么够用,一个县至少也得有三五所高等小学,一个府最少也得三所初等中学以上才能够满足大量学子的求生所需。

而一些偏僻的地方,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等小学以及初等中学的学校不用那么多,甚至可以用两县公用一高等小学,或者州府公用一初等中学的方式来降低办学花费。

同时规范了各级学校入读年轻,学制等。

规定初等小学的入学年龄为十周岁以前,超过年纪即不允许报考,至于最低年龄暂时没有限制,神童天才一岁也能报考。整个初等学校的学制为四年。

而要报考高等小学必须是初等小学的应届毕业生或前届,不再接纳社会考生,前届考生如果超过十五周岁也不允许继续报考,高等小学的学制为三年。

府级的初等中学从高等小学毕业生中招考,学制为三年。

初等中学的毕业生即可报考高等中学或者是初等师范学校,其中高等中学的学制为三年,初等师范学校的学制为一年。

高等中学的毕业生可以报告大学,也可以报考高等师范学校。

大学的学制为四年,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制为三年。

这份计划书不仅仅是一份教育扩张计划书,同时还是一份彻底奠定帝国教育制度的计划书。

如果按照这份计划书实行的话,五年后帝国不仅仅说拥有更多的学校,更重要的是会建立一个完善而健康的现代教育体系。

而这个教育体系才是江道泉想要的东西!

毕竟对于他这个教育部大臣来说,开办几所学校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政绩,更不可能让他名留青史之类的,而江道泉也是个有野心的人,要想获得更多的政治威望,那么他就只能做,而且是必须做成的一件事,那就是在他的手里彻底建立并完善帝国的教育体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