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重文轻

清末枭雄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重文轻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林德机器厂早年生产1856年型米尼步枪的时候,一整套,包括枪支、刺刀、附送子弹、保养配件等,其出厂价大约二十两银子,现在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一整套的出厂价格是四十二银圆,大约三十两银子左右。

然而天津机器局、湖南机器局以及林成庭的兵器作坊是没有所谓出厂价一说,这些都是官办,经费直接官方支付,生产出的军械产品直接交付军队使用。但是按照拨付的经费以及交付的军械产品数量来计算的话,那么天津机器局自产的燧发枪竟然也要将近十四两一支,湖南机器局以及镇胡军兵器作坊的制造成本就更高了。

不过自造虽然不便宜,但是进口更贵,如今整个中国都在打仗,而军火商们历来是最喜欢这种环境的了,基本上都是拼命抬价。早些年进口一支老旧的火帽击发滑膛步枪,比如说1840褐贝斯步枪之类的,价格顶多就十两银子左右,改装为线膛米尼步枪翻新以后,也就是余胜军早年采购1851年型米尼步枪的价格也不过十六两而已。

但是现在,这些老旧的滑膛击发步枪没有二十两银子你根本买不到,至于改造线膛,人家洋人才不管你呢,要么你自己改造,要么直接买新的的线膛步枪,也就是说1853年型恩菲尔德步枪,有印度版,有英国国产版,甚至还有美国版本,当然价格可就贵多了,军火商的开价基本都是四十两起步。

还别嫌贵,现在远东因为中国内战的爆发,军械紧张,大多时候都是有钱都买不到。

至于后装线膛步枪,这玩意你要舍得花钱,同时也能够等上一年两年的到货时间,人家也可以拿出德国人的后装步枪给你。

不过很可惜的是,林成庭就算是想要进口军械也没有渠道。这江西被中华军三面包围,根本就不可能从外部获得这些军械。

所以只能依靠自造!

不管是进口还是自造,但是武装起一支新军,其花费都是相当高昂的。武器薪饷不说了,光光是吃这一项就是让人非常头痛的事。

林成庭在江西两年多,才勉强凑出来两万多新军,但是你看中华军,1856年底造反的时候。余胜军不过一万多,两万人都不到,但是等到1857年初西征南京的时候已经有三四万人。

而到了今天,已经是增加到了十万人以上!

这等扩军速度是林成庭拍马都赶不上的!

中华军之所以这两年扩军速度极快,一方面是其军训部的高效募兵以及军官培训工作,因为中华军的待遇相对这个时代而言普遍偏高,高额的薪饷,能够天天管饱,仅仅是这两点就足以吸引无数贫寒子弟踊跃参军。

而军官方面,中华帝国的强势崛起。以及林哲给予军方将领们偏高的政治以及社会地位,也是吸引了众多学子报考军校,如今中华帝国里拥有贵族头衔的已经有三四十人,然而绝大部分都是军方将领,少部分是皇亲国戚,比如林岚。而文官体系里,拥有贵族头衔的只有毕余同和宋关前两个人而已。

而且中华军待遇丰厚不仅仅针对普通士兵,军官们的薪饷也是普遍偏高,报考进入军校后,尚未毕业领着准尉军校的时候。每月就能够拿上二十圆的补贴。毕业后进入部队服役,授予少尉军衔后,基本薪资已经是三十五圆。

一个少校,其每月基本薪资是一百圆。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换算成英镑的话是大约四百英镑,而四百英镑别说是在中国了,就算是在当代最发达的英国伦敦地区,这也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了。

上校则是年薪约三千圆左右。

等到了将官在个层次,比校官又是大幅度提升。比如说陆军少将,其年薪高达五千圆,而中将的基本年薪则是八千圆。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薪资只是基本的级别薪资,也就是到了这个军衔就有,此外还有职位薪资,上前线的话还有战斗补贴等。

而目前中华军正处于战争当中,基本上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能够拿到最高额度的薪资,比如一个少校营长,每个月拿到手的基本有一百五十圆左右。

而到了施清瑄这个层次,位于前线带兵打仗的他每年可以到手大约一万多圆的薪资。

当然了,人家施清瑄不仅仅有军人的薪资,他还有贵族爵位的年俸,目前以侯爵爵位的话,可以领到每年两万圆的爵位年俸。然后打了胜仗林哲也经常给他赏赐,战马,豪宅,书画古玩等等基本上都有。

以施清瑄目前的权势地位,哪怕是一毛钱不贪,只靠正常收入的话,每年也能够入手四五万圆以上。

这个份额比文官那边多多了,要知道文官的一把手,也就是内阁总理大臣毕余同,他的一年各种正规收入也就一万五千上下,而各部大臣以及各地的省一把手也就是各省巡抚们,年薪大约在一万上下。

因此不管是从收入上还是政治以及社会地位上,中华帝国里的军人尤其是军官们是明显高于文官的。

而这种情况也不是中华帝国的单独情况,历朝历代开国时期,武将们的地位总是会高于文官们,只有当王朝进入中期后,文官们的政治地位才会逐渐起来,然后慢慢压倒武将,造成文贵武贱的现象,而每当到了这个时候,距离一个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宋元明清历代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军人的社会地位高了,自然也就会吸引更多的学子投身军旅,而这两年,尤其是1858年后众多学子踊跃报考海陆军的两所军校,也和中华帝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有关。

虽然现在的科举还叫着科举的名头,但是考中会试的士子以及是不可能和明清时代一样一步登天,直接当县令主政一方,往往是要从最低级的科员坐起,只有极少数的优秀者才会担任一些副科长之类的职务。

而这些职务放在明清时代那就是所谓的不入流,顶多也就是九品而已。

起步低了,而且要考科举也不容易,所以很学子干脆就是报考军官从军了。

有了大量的士兵以及军官,才让中华军扩军变的快速而顺利,当然了,钱财以及军械更是支撑中华军扩军的基础。

财务方面,中华军掌控了整个江南地区,然后广东福建浙江安徽又在手上,再加上中华帝国执行全新的税务体系,把财政权力收回了中央,同时扶持工商业,使得中华帝国的税收大幅度增加,现在的满清以及太平军和镇胡军还有湘军等势力全部加起来,其税收都没有中华帝国的一半。

军械方面依靠林德机器厂和金陵兵工厂,已经是逐步能够自给自足,这两大兵工厂内的工人加起来足足有两万多人,如果算上为海军制造军舰的上海造船厂,为军工提供钢铁的江南矿务公司以及其他的做配套的中小企业,为中华军提供军械服务的直接以及间接厂商足足有二十几家,从业人员达到三万人以上。

军械,财政以及军训部这三大方面的发展,才是中华军扩军的原因所在。

而这种便利是国内其他势力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林成庭所不敢奢望的,他去年几乎把江西搜刮了个底朝天,但是一年的税收也不足一千万两而已,而且很多都是实物税,比如粮食,布匹之类的。

林成庭想着自己为了扩编几百人的一个步兵营都得到处凑集军费,然而中华军那边却是一个师又一个师的扩编,就是感觉到前路是黯淡无光。

如今听闻中华军进攻湖口,不管中华军那边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他们进攻湖口,但是他们进攻湖口就代表和,中华军已经开始西进,后续自己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太平军,而是中华军了。

可是自己手底下满打满算才三万不到的新军,靠他们能够挡住中华军的西进吗?

对此,林成庭保持相当悲观的态度!

但是挡不住就不挡了吗?不行,绝对不行,林成庭也是一个有着属于自己骄傲的人,他和林哲交手多次,虽然每次都是战败,但是他并没有甘心,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东山再起

没有人能够把自己打到,哪怕是中华军也不行!

“派人去长沙,告诉那边中华军已经开始西进,让他们看着办!”林成庭摇了摇头不去乱想太多,很快就是做出了决断,先把消息通报给湘军的曾国藩那边。

他相信曾国藩只要没犯傻,就会知道该怎么做,湘军会来增援,他们必须来增援。

林成庭没信心挡住中华军的西进,难不成他曾国藩就有了,开玩笑!

如今林成庭和曾国藩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林成庭完蛋了,下一步完蛋的就是他曾国藩,而这等关系甚至都不用明说,大家都是知道的。

要不然之前镇胡军为什么会和湘军这么默契的合作,不就是想要先合力把盘踞在九江以及南昌的太平军给干掉了,然后再联手对抗中华军的西进吗!

当然了,林成庭也没把全部希望放在湘军的增援上,谁知道曾国藩会不会犯傻,而且湘军就算要来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抵达的,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够抵达九江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