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上直隶

清末枭雄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上直隶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统帅部制定的后续北伐攻略,大体就是分三个方向走,第一个就是第六军这支主力部队的继续北上直隶,最后进攻北平

其次就是原本和第六军协同作战的第一师会向西进军,进攻直隶南部的大名府以及河南北部地区,这样的战略安排一方面是可以策应进军河南中部地区的第一军第三师,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掩护第六军的侧翼。

而第一军的第三师以及诸多协防师,则是展开针对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战略,以攻克开封、郑州、洛阳这三个黄河沿岸的城市为核心目标,同时派遣偏师攻略河南南部的其他地区。

对于统帅部做出的战略安排,林哲并没有改动太多,很爽快的就是在战略计划上签订了自己的大名。

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如今中华军的各级指挥机构在战术以及战略制定上已经具备了相当能力,不用和以往一样什么事都需要林哲插手才能办成。

统帅部的联合参谋部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是初步具备了近代参谋机构的职能,有能力对全军的战略规划作出符合的安排,如此也是让林哲省心很多,毕竟这样就不用每当需要作出战略规划的时候都得林哲亲自出马开上连续好几天御前会议。

如今林哲对于军务方面已经是比较放手了,尤其是详细的指挥问题上,他已经是把大多数权力都放给了统帅部,尤其是联合参谋部决定,他一般只是在最后阶段做一个判定,觉得可以一般就直接签字,如果觉得战略规划不行就否决,让他们重新做规划。

对于军权,林哲的态度一直是在改变的,余胜军时代,林哲是恨不得把每个士兵都抓在手里,那几年里他经常跑到军营里对将士们问寒问暖。作战计划几乎是全程参与并亲自决定,而早在余姚县勇营的时代,他更是能够说出一部分最基层士兵的名字来。

但是等到了1856年余胜军开始大规模扩张,最后到了中华军时代的时候。中华军里单单是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其总兵力就已经是超过了十万人,如今的中华军有着步兵师整整十三个,另外还有两个近卫师,海军拥有大小战舰数十艘。将士一万余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中华军林哲自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全部掌控,所以他就是逐步的把军权,尤其是指挥权下放。

目前来说,受到通讯水平的限制,中华军的前线军官几乎拥有全部的临战指挥权,比如说济南战役怎么打就是施清瑄一人就能够决定的事,统帅部那边虽然也可以发号施令,但是给出的命令一般都是战略上上的,而不是具体作战命令。

比如在后续的北上战略上,统帅部给予第六军施清瑄的命令并不是说让他什么时候进入直隶。什么时候攻克天津,而是一些带有指导性的文字,比如说为统一大业,需尽快攻占北平,彻底推翻伪清政权云云。

至于说怎么进攻北平,甚至什么时候进攻北平,这其实统帅部那边是没有决定权的,只有施清瑄这个前线将领才能决定,他觉得下个月就有把握攻克北平,那么他就下个月打。如果他觉得部队需要休整,等上一段时间,那么第六军就会等上几个月,甚至是他觉得如果单凭第六军打不过。需要暂停对北平的进攻,那么后方的统帅部也只能干瞪眼。

这个时候要么是林哲亲自下令把施清瑄撤职,要么是让施清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

这并不是说林哲或者统帅部的联合参谋部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通讯条件的客观限制,没有电报的年代里,要想指挥千里之外的大军是基本不可能的事。哪怕是等到了数十年后电报 技术成熟,但是一般情况下后方统帅部也是不能随意遥控乱指挥前线部队的,不然的话就是校长第二。

遥控指挥,甚至是越级遥控指挥部队作战,一般都会死的很惨!

基于通讯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林哲赐予了前线将领,尤其是各军、各师长官们比较大的自主权利,当然为了避免前线主官脑袋发热而做出不正常的举动,中华军还给各军指挥部、各师指挥部配属了完善的参谋团队。

以第六军为例,其军指挥部除了施清瑄这个军长外,还有参谋长、七八个作战参谋,然后还有军需、后勤、军械、军畜、军医等科,一整个军指挥部的人数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呢,基本上就是一个缩小版本的统帅部。

不过林哲虽然在指挥权上放的比较宽松,但是对于军政、人事、财务等权利却是抓的非常紧。

到目前为止,中华军的所有武器调配,不管是缴获还是采购所得,全都是由军械部统一调配,比如说第六军攻克济南的时候,缴获了诸多武器,尽管事实上前线部队在武器缺乏的时候会直接使用这些俘虏的武器,但依旧需要向随军的军械部官员报备,并获得批准。

而将士的薪饷就更不用说了,中华军的将士薪饷和其他国家雇员的薪资一样,都是直接发放到个人在皇家银行的账户上,哪怕是施清瑄都无法插手最底层士兵的薪饷,更别说克扣了。

而薪饷的直接控制也是林哲控制部队私募士兵的一大重要措施,禁制前线部队自行招募士兵是中华军自成立以来的基本措施,为了控制某支部队的私下扩张发展,所有的中华军士兵都是由军训部统一招募、训练,然后分配到各部队。

那怕是从俘虏中整编的协防军也同样由军训部控制,军训部全权负责战俘的挑选,整编,初步训练,乃至到成军,前线将领无权插手这些事务。

只有军训部完成了上述整编工作后,才会把确定了正式番号的协防军部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前线将领。

尽管实战中会出现一些程序上的先后问题,比如说协防军损失过大,急需俘虏就地补充的情况下,部队一般会进行直接接受俘虏进行补充,但是哪怕如此也要得到随军的军训部官员的同意。

军官的晋升。哪怕是区区一个少尉晋升为中尉,其权力也是不在施清瑄这样的高级将领手中,他们顶多是为麾下的军官们报功,提交晋升的建议。但是正式的晋升需要统帅部铨叙司的批准。

而校官的晋升则是由铨叙司建议,然后需要林哲的亲自批准,至于将官的晋升更是林哲全权决定,下面的人连建议权都没有。

军训、军政、薪饷的严格控制,才是林哲如今控制整个中华军的基础所在。

统帅部那边制定后续战略规划得到了林哲批准后。很快就是通过军方的邮传渠道送往各部队,通过快马,海军的蒸汽快船的传递,这些命令虽然要延迟很多天,但是也算是能够及时送到各部主官的手中。

施清瑄接到来自统帅部的作战命令时,他已经是率领大军离开了济南。

攻克济南虽然花费了第六军不少时间,但是大部分都是准备时间,比如挖交通战壕,甚至是挖地道,为炮兵构筑炮击阵地等等。

真正的攻城时间也就三天而已。第一天只是武装试探的进攻,第二天的总攻则是依靠第六军第八师一举突破了济南的西城门,然后杀进了济南,双方在城内激战一天后,第三天都兴阿就是感到已经是没有能力把中华军击退,最后非常干脆地率军撤退。

施清瑄虽然也及时派兵进行了追击,但是都兴阿竟然把大清陆军第七镇中的三千精锐拿出来断后,这个第七镇可是清军里唯一一支使用米尼步枪的新军,而且该部队成军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战斗力明显比其他清军新军强得多。

等到第六军的第九师把第七镇的三千精锐以及近万其他绿营团练部队击溃之后。人家都兴阿已经是带着第二镇、第三镇以及第七镇等部分主力逃出去好几十公里了。

后续两天施清瑄忙着收拢部队,同时也是分别清剿那些逃散的清军,要知道都兴阿在济南一府统帅的兵力可是有七万多人呢,这长清和济南两战中。被中华军先后击毙俘虏了大约三万人,但是都兴阿带走的残兵只有说三万不到,也就是说一万多人不知所终。

他们那里去了?

大部分都是在激战中溃散了,有些残留在济南城中,有些则是逃散到济南城周边,对于这些残兵也不能不管。施清瑄总得把他们给清理干净了,要不然的话他带着大军一走,这济南城估计就得重新回到这个清军残兵的手中。

清理完城内外的清军残兵后,施清瑄才是带着第六军的主力部队继续北上,在这之前,都兴阿已经是率领他的将近两万八千人的残兵从济南以东数十里外成功渡江被返。

而值得注意的是,都兴阿虽然在长清和济南损兵折将,七万多人打到现在只剩下两万八千人,但实际上损失的兵力绝大部分都是绿营、团练、八旗等辅助兵力,他一直都很小心使用新军主力,所以他带回去的两万多人里头绝大部分都是新军,换句话说,都兴阿的部队虽然有所损失,但是主力尚存。

现在施清瑄接到了来自于统帅部的命令,命令很简单,那就是让他攻克北平,彻底摧毁伪清政权。

至于要怎么完成统帅部的作战任务,那就是施清瑄自己要考虑的事了,而施清瑄现在要考虑是怎么先彻底击败都兴阿手底下的这支新军,如果不先彻底把都兴阿手底下的这支新军给击败,进军北平就无从谈起。

就当施清瑄率领第六军北上德州的时候,第一军的第三师和七八个协防师一起发动了河南战役,同时第一师也是紧急从济南西进,经过聊城等地进军河南北部地区。

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三师以及诸多协防师一起,展开了针对河南的攻略,而他们的敌人则是纳德统帅的第四镇、第六镇为主的新军以及数量将近三万的绿营、团练兵力。

紧随济南之战后,有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即将在中原之地展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