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肆封赏

清末枭雄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肆封赏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就在昨天击溃英法联军主力的时候,当天下午施清瑄、邴曲松、徐言青三人就已经写了一封联名捷报,然后让人连夜送往南京。

当林哲翻开这封捷报的时候,饶是已经久居上位多时,早已经习惯把喜怒哀乐隐藏起来的他也是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当着陈云陶等人的面就是说出了一声好字。

一旁的陈云陶也是面带笑容,及时道:“恭贺陛下,此番大胜一举歼灭英法联军主力,实乃帝国大喜,经过此战后,帝国根基已经是牢不可破!”

林哲对陈云陶的话也是表示了赞同,略微点了点头道:“这英法联军经过这一战,前后损失两三万人,应该是难以抽调兵力进犯我中华了!”

不管是林哲还是陈云陶,他们都知道英法联军这前后两次增援,已经是累计抽调了将近三万人的兵力参战,这些兵力小部分是他们的本土部队,而剩下的都是印度、印度支那半岛地区以及北非等人的殖民地部队。

而现在印度起义正闹的轰轰烈烈,牵制了英军大部分的力量,这能够抽调差不多两万人英剧来中国征战已经是差不多英军的极限了,再多的话估计印度那边就要其乱子,镇压不过来了。

也就是说,经过此战后,英法联军主力近损失,只逃回去了四五千人,英法两国是很难再抽调兵力来华作战了。

他们兴许还能抽调几千人过来,但是实战已经证明,他们先后来了两三万人都没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这来的人数少了自然就没有什么效果,而多了根本就抽调不出来。

从这种现实情况来判断,经此一战后,中华帝国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布取得了这一次战争的胜利,接下来兴许英法联军还会用舰队封锁中国沿海,又或者是继续控制广州等,但实际上后续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战争。要结束这场战争,只能是重新回到谈判桌进行谈判了。

再细看手中的捷报,捷报上着重说明了第六军在这一次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且重点说明了前装线膛跑以及后装步枪对占据产生的巨大作用。

“你也应该看过了。对后装步枪和前装线膛炮有什么看法?”林哲放下了手中的捷报,然后问向陈云陶。

陈云陶道:“回禀陛下,此战中后装步枪和前装线膛炮都是发挥出了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后装步枪在战斗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臣建议进一步加大这两种武器的装备速度。不仅仅新扩编部队要换装这些新式武器,同时老部队也要尽快换装!”

林哲点头,不错,这个陈云陶还是个明事理的人,之前此人对第六军大规模装备后装步枪略有微词,认为这种步枪造价比较昂贵,而且装备了这种步枪后士兵们都躲在战壕里开枪,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他认为只有士兵们英勇的列出紧密的队形,然后用着大无畏的勇气发起进攻才是中华军的最大精粹。

然而现在看到了后装步枪发挥出来的巨大实战效果后,他就是迅速放弃了原先持有的想法。该而支持后装步枪来。

“嗯,几支老部队的换装要加上日程,不过现在林德机器厂还有金陵兵工厂的新式步枪产量有限,前些时候林德机器厂那边提出了对现有的前装步枪进行改装,然后改装为后装步枪,此事你多多注意,尽快让他们完成相关设计和改装准备,朕希望半年内现役部队的现有前装步枪都完成改造!”

1858年林德步枪表现出来的巨大实战效果,那么后续进一步加大该款步枪的服役数量是肯定的,不过尽管林德机器厂和金陵兵工厂正在日夜不停的生产。但是产量依旧有限。

目前林德机器厂的1858年型步枪的产量大约保持在每月一千八百支左右,金陵兵工厂要少一些,目前只有每月只能生产大约一千支步枪。

尽管上述两家兵工厂已经想方设法加大军械的产量,但是受限于机器设备的数量以及高素质工人的数量问题。目前的产量已经差不多达到极限了,要想大规模增产的话,就需要进一步进行大规模投资了。

而目前这两家兵工厂也不是单单能生产步枪啊,他们还得生产手枪,还得生产数量众多的火炮,尤其是林德机器厂的生产任务是相当繁重的。目前他们要生产1858年型步枪、要生产1857年型前装十二磅线膛炮、一百八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的后装线膛炮、以及六十四磅甚至更大口径的攻城臼炮,然后还有相匹配的纸壳整装子弹、各种炮弹。

所以林德机器厂虽然规模庞大,但是需要生产的军械产品实在太多,这平均分下来后,也就导致了很难再一次大规模扩产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产量。

金陵兵工厂就要更差一些,作为新建的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刚大规模批产不久,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产量虽然还有望提高,但是当初的设计产量就是每月一千支,再多就得购入机器,招募培训工人用以新建生产线了,同时他们还有前装线膛炮的生产线,以及各种口径炮弹、纸壳子弹的生产。

上述两个兵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在短时间内没有大规模增产的可能性时,军方就不得不考虑其他办法,比如说对现有的米尼步枪进行改装,加装后装装填机构,把前装米尼步枪改装为后装步枪。

对此,实际上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的林德机器厂已经提出了数种改装方法并提交给了军械部进行试验比较,再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改装的设计方案依旧是清一色的洋人工程师设计并提交。

没办法,谁让中国的科学基础太过薄弱呢,就算是林德机器厂自己花费了大力气培养,已经在初级以及中级技术岗位上实现了全部华人化,但是在高级技术岗位上,也就是工程师几倍的技术人员基本还是洋人为主。

索性的是这年头的人真没啥爱国心,来自世界各国到远东寻求发财机会的可不管他们给谁工作,只要能够拿到高额薪资就足够了。

而且这些洋人也是给林德机器厂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提升以及利润收入,1856年型林德步枪、1858年型林德步枪、1857年型的两款后装线膛火炮,这些产品都是由洋人工程师设计的。

尽管中华帝国正在和英法两国进行着战争,但是依旧有着大量的各国洋人为在华工作着,其中有的人为海关总务司这种行政机构工作,也有的在林德机器厂这种企业当工程师,也有退役军官在两所海陆军官学校里执教,至于帝国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里的洋人教师就更多了,林林总总加起来,至少有上千名洋人在各行各业为直接或间接为中华帝国服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有少数一部分是直接选择了加入了中华帝国国籍的,尤其是那些在军校担任教官职位的那些洋人前军官们,一个个做梦都想着和汉特?威廉一样,得到中华帝国的贵族头衔呢。

林哲领导下的中华帝国,从这方面来说还是巨大极大的兼容性的,他从来不会因为属下的肤色或者种族就排斥他们,只要他们为自己效忠,并展现出现相应的能力呢,那么他就绝不会吝啬自己的封赏。

由洋人工程师设计的多种米尼步枪改装后装方案已经提交给军械部,等进行测试后就会选择其中一种作为改装,然后对现有的米尼步枪进行大规模的后装化改装。

不过即便是这些米尼步枪改装为后装步枪,其也是过渡性质的步枪,注定是无法服役太久的,等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产量上来后,这些改装来的过渡步枪就会直接退出现役,或是封存,或是移交给巡警等地方武装。

米尼步枪的改装属于后话,暂且不提,先说林哲在得知上海方面大捷后,尤其是第二天又有捷报送来,说英法联军已经连夜登船南逃,龙颜大悦的他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封赏。

当即就是亲拟诏书,封原宿迁伯施清瑄为宿迁侯,岁奉加倍,另外还有乱七八糟的赏赐一大堆。

同时封子爵邴曲松为伯爵。

徐言青的爵位没能得到直接提升,但是却被封号,成为继施清瑄之后第二个拥有封号的贵族,他以早年的战功起家之地镇江为封号,当年奔袭数百里攻克镇江依旧是徐言青军事生涯中最耀眼的一段时期,所以赐其镇江伯。

除了上面这三位军方大佬外,其余中高级军官甚至普通士兵都有封赏,晋升的有,封爵的也有,比如说第八师师长边成勋就因为战功显赫,特地被封为子爵,第二步兵师师长在上一次吴淞之战中,率领部队发起反冲锋击退敌军,这一次主动出击中,他第二师率先突破联军守军的防御,逼退敌军成功和第六军汇合,所以也是获得了一个子爵的爵位,另外尚有三人获得男爵爵位,分别是第九师师长费才仕,第六师师长林茂。

一场大战,让中华军的军方新增五个贵族,新产生了中华帝国里的首个侯爵,而且还是带有封号的侯爵,由此可见这一场胜利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具有多么大的积极意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