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三百零三章 激战吴淞

清末枭雄 第三百零三章 激战吴淞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9:59 来源:笔趣阁

英法联军的登陆地点距离吴淞炮台不过六公里,这速度就算再慢但是几个小时也足够了,因此当英法联军离开登陆地点后,两个小时后其前锋部队已经抵达了吴淞炮台的前沿防御阵地。

而在他们的步兵抵达之前,英法联军的舰队已经是顺江而下,朝着吴淞炮台进行了第二次猛烈炮击,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这一次的炮击目标并不仅仅是炮台上的那些重炮,除了继续对炮台上的岸防重炮进行炮击外,他们的一些中口径舰炮,比如二十四磅,十二磅的舰炮则是对吴淞炮台西侧的步兵要塞进行猛烈的炮击。

其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想要在步兵发起进攻之前摧毁这些陆地防御工事以及火炮!

面对英法联军的舰队炮击,吴淞炮台上的中华军也不甘示弱,炮台上的二十多门后装重炮以及更多的前装火炮陆续开火,对着冒险靠近炮击的英法联军进行最猛烈的还击。

一时间,吴淞炮台附近的长江江面上再一次炮声隆隆,双方数以百计的火炮相互轰击着,可惜的是这种炮击虽然声势很大,但实际上命中率是相当低下的。

前几天的那一场炮击规模更大,但是持续了十个小时后才给双方造成各自数百人的伤亡,今天双方的炮击不过刚开始呢,大部分炮弹都是落空了,偶尔才有一枚炮弹命中目标,并造成些许伤亡。

在英法联军的舰队和中华军的岸防炮部队进行交战的时候,双方的陆军也是各自进入了预定阵地。

中华军方面,驻防在要塞内部以及边缘的第七军所属的野战炮,臼炮等已经是严阵以待,这些火炮都被部署在面型陆地的三个小炮台上。

这些小炮台规模自然无法和那些部署岸防重炮的炮位相比,但是修筑工事的中华军也没有偷工减料,基本上为每门野战炮和臼炮都构筑了半埋式的炮位,使得这些火炮在作战的时候安全性大幅度上升。

在炮台的下方,则是连续两道的壕沟体系。这些壕沟都是中华军内的标准壕沟工事,深度至少在一米二以上,宽度两米左右,并且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着一个防炮洞。这些防炮洞可不是野战临时构筑的防炮洞,而是提前构筑准备的。

大体上就是在壕沟上方铺设粗木以及厚木板,然后铺上厚厚的沙土,足以有效抵挡榴散弹的破片威胁,对于十二磅口径的榴弹也具有较强的抵挡力。

壕沟前方。则是各种木桩、削尖的竹条等障碍物,障碍物之前还有一条深达数米的水渠,水渠引来了江水灌注。

除了炮台、壕沟、水渠外,还有诸多附属建筑,比如弹药库,营房等,这些建筑大体都是修筑在坚固的要塞内部,可以有效抵御敌军的远程火炮炮击,要想摧毁他们就必须攻入要塞内部。

这是一个完整的中华军要塞防御体系!

为了构筑吴淞炮台以及外围的步兵要塞,中华帝国方面单单在材料以及人工费用就至少投入了超过百万圆的资金。这还不包括配属上面的重炮,为了满足人工需求,苏松太道政府配合军方一共征召了超过十万人次的民夫参与施工。

英法联军要想通过正面进攻的方式攻克这座要塞,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绝对超出额尔金伯爵的想象!

额尔金伯爵也并不是什么笨人,他也没有狂妄到脱离舰炮火力的支援,然后单独率领陆军发起进攻,实际上他的策略是非常保守的,其行军以及进攻路线一直都在江边一千米范围左右,最右翼的兵力也没有超过距离江边两公里的范围,为的就是能够在作战的时候随时得到舰炮的支援。

但是额尔金伯爵的这个保守策略同样也会遇上吴淞要塞防御体系里最坚固的一面。越是靠近吴淞炮台的岸防炮位,各种堡垒工事就越完善,同时火炮力度也就越密集,到时候不仅仅有陆军自身的火炮参与作战。海军的岸防炮中部分面向陆地的中小口径火炮也能够调转炮口对进攻的敌军发起炮击。

在这里,双方都能够得到最优的支援,但是也都面临着最大的威胁!

自从英法联军的舰队展开大规模炮击后,那些已经进入防御阵地的第七军士兵就不得不躲进防炮洞里,要不然的话人家的步兵还没冲上来呢,他们就得被敌军的舰炮大量杀伤。

第七军的士兵们只能躲在防炮洞里。但是对面额尔金的士兵也是不敢轻易上来,陆续抵达距离中华军的壕沟大约两千米就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为什么?

因为他们继续上前的话,就会遭到来自中华军陆军以及部分岸防炮的密集炮击!

但是双方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僵持下去,因为单纯靠舰队以及炮台的岸防炮之间的炮击是分不出胜负的,这一点在六月十号的那场大规模炮击就已经得到了证明,如果继续这样炮击下去,双方除了浪费数以万计的炮弹外没有半点作用。

时值正午,已经提前用过午饭的英法联军士兵们终于是开始动了,最先动的并不是他们的大量步兵,而是他们好不容易才搬上岸来的诸多火炮。

只见他们用马匹拖拉着,或者干脆是士兵推着把一门门火炮推上阵地,然后就地构筑阵地,这些火炮有着最普通的十二磅前装火炮,也有着部分九磅前装火炮,此外还有一部分的后装线膛火炮,甚至还有从军舰上搬下来的大口径,也就是三十二磅、六十四磅的这些臼炮,然后还有几门十八磅的舰载加农炮。

这些火炮相当多都是从军舰上搬下来,然后临时加装炮架和轮子作战,而这也是当代海军支援登陆作战的普遍情况。

当他们的火炮陆续上前并构筑炮兵阵地的时候,中华军方面的面向陆地的火炮也终于是首次开火了,众多陆军的十二磅前装炮、三十二磅的臼炮,以及少量海军的岸防炮,包括二十四磅的加农炮,六十四磅的臼炮等开始朝着英法联军的炮兵阵地发射密集的炮火。

于此同时,英法联军方面的舰炮也是开始转移火力,大量重炮不再瞄准炮台上的那些岸防炮。而是朝着吴淞炮台左方的几个小型炮台,也就是陆军炮台进行猛烈的炮击。

一时间,双方的炮战再一次升级了规模,并彼此双方都调整了响应的战术。

当初广州之战的时候。英法联军的炮兵能够盯着炮击把火炮推上去并一边构筑阵地一边开炮还击,就足以证明了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不是清军或者太平军,不会因为身边不断落下的炮弹就转身逃跑。

这一次他们同样如此,在己方舰炮的掩护下,他们迅速构筑了临时性的炮兵阵地。甚至很多火炮都没有阵地,抵达预定位置后,直接就是在平地上展开并进行炮击。同一时间里,诸多伴随上去的士兵或者工兵们则是在隆隆炮声中为这些火炮修筑临时性的炮位,主要是给各火炮前方堆积一道护墙,同时在火炮的后方构筑一个坡道,用以加速火炮射击后的复位。

看着对面的英法联军的炮兵们在己方的密集炮击下依旧顺利展开并进行还击,这让亲临观战并指挥的邴曲松有些皱眉。

一旁的朱建佳也是发出感叹道:“如果来的是伪清新军的话,估计这一阵炮击都能把他们直接打崩溃了!”

话里的潜台词虽然没有说,但是在场的其他人也能够听得出来。那就是眼前的这些英法联军很强,比他们之前遇到过的满清绿营旧军、江淮新军,练军还有太平军等都要强,而且枪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很多。

要知道此时此刻吴淞炮台上集中的火炮密度可以说是中华军有史以来最强悍的,海陆军相加超过两百门火炮呢,这么密集的炮击就算是中华军自己来攻,十有八`九也得跪。

但是眼前的这些英法联军却是可以硬扛着密集的炮击前进,并顺利展开火炮进行还击,单单是这份抗打击能力就不是二三流的军队可以相提并论的。

如此也就怪不得观战的一群中华军将领面色不太好看了!

这来的可不是普通军队。一个是世界老大英国,各方面实力不用说了,横扫全球不敢说,但是现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加起来估计也登陆不上人家本土。

一个是曾经在拿破仑时代横扫欧洲。并且已经在拿破仑三世的带领下初步完成工业革命的法国,嗯,现在的他们还自诩陆军天下第一。

英法联手拥有多恐怖的力量呢?最明显的就是前几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号称欧洲碾压机的俄军被英法联军无情的碾压,把尼古拉一世活生生的气死了。

面对如此强敌,中华军的高级将领们就算自信再大。但是内心里一个个还是心中充满了担忧的,而现在看见英法联军的战斗意志果然在预料之上,这也就让他们心中更加悲观起来。

不管这种悲观也是有好处的,自然不会和那些夜郎自大的人一样以为自己打败了清军,打败了太平军就天下第一,从而不把英法联军放在心上了。

中华军对英法联军的悲观态度,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的恐惧让他们在做出各种战略、战术选择的时候,都是倾向于谨慎再谨慎的态度。

而战争,需要的就是这种谨慎!

别说中华军方面谨慎无比了, 就算是率领英法联军的额尔金伯爵也没有因为自家有着庞大的舰队支持,或者说因为自家的军队各方面的素质都非常优秀而轻敌,实际上额尔金伯爵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包括当初出兵广州,都是一直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只是很有意思的是,双方的这种谨慎却是导致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对己方最有优势,同时也是最大威胁的正面战场进行对抗,没有去选择一些奇诡的,冒险的战术。

而这种正面对抗一旦发生,那么就会一场最强硬的对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