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大明弘治十七年,大明朝和朝鲜王国、东瀛的商贸往来已经相当的频繁。

即便朝鲜王国正是“暴君”燕山君当位。即便东瀛四岛现在已经步入其所谓的“战国时代”。

他们管村长带小弟“打群架”叫“战国”。这找谁说理去?还没有大山鸡霸气。

是以,张昭率部于十月初出征中外瞩目,而其路线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

先出京到天津卫。再乘船出海,径直前往汉城登陆即可。大概十日左右能到。

这也是目前两地之间来往最便捷的路线。

但是,张昭的路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先率部前往开平。

开平城目前是新军营的大本营,大批的家眷都安置在这里。而开平的煤、铁更是让这座没有修建城墙的城市仿佛充满着钢铁般的力量!

而其将近100万的人口,更是令这座城市充满着勃勃生机。

在如今陆地运输不够发达的年代,想要养活一百万余的人口,开平府靠的不是陆地运输,而是海洋!

开平港目前是大明北方第二大港口。若是左都御史戴珊知道开平的这一幕肯定是要惊呼张昭又在布局!

因为,开平这座城市的发展将完美的验证,且强有力的支撑张昭的理论:财富来自于海洋!

同时,开平城的繁华,更是让张昭一系列的“执政”理念、思路得以践行。差不多算“经济特区”吧!

张昭和首辅李东阳,和朝堂诸公是有协议的,将辽东都司、大宁都司等地都是要设布政司的。幽州商行也在逐步交给户部管。但是,开平城这里还是“军管”!

归由张昭直辖。

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张昭难得往这里来一趟,岂能不来视察?

十月初四,视察过开平钢铁厂、开平纺织厂、新军营兵工厂、研究院,又去看了看开平城的职业技术学院、初级学堂、小学。然后,张昭一行来到繁忙的开平港。

海风徐徐,港口之上,千帆竞发。一艘艘平常河面上见不到的海船布满着港口。

海船和内水里的船只建造不同。

开平城知府卫孚带着一帮官吏在码头簇拥着张昭,人人手头都拿着望远镜,他介绍道:“大帅,开平港目前每天货物的吞吐量都在五六千吨左右。

由南方运来的各种物资:大米、丝绸,药材、瓷器、各种矿石等等。我们出口的有:铁器、布匹、纸张、蜡烛等等。还有从朝鲜王国,东瀛的贸易往来。”

张昭穿着一身棉衣,带着钢质的圆顶大帽,身姿挺拔,身前身后都是人,笑着点点头,询问道:“德瑜兄,在贸易交易中用的银元结算,还是用的钞票?”

卫孚介绍道:“大帅,银元因为携带便捷,容易分辨真伪,很受商人们的欢迎。但是,大明皇家银行印制的钞票却难以推广下去。

大明的商人还要好一点。朝鲜王国,东瀛,琉球等地的商人都在离开开平之钱,一定会去开平发展银行兑换出银元来。”

王武很不爽的道:“如今纸钞早在大明境内流通。报纸上屡次强调、推荐使用纸币。这帮商人还是不听!可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朝鲜王国和东瀛确实要兼并掉”

这话说的张昭身边的人都笑起来,“哈哈!”

赵子龙摇头,对他的新助手丁正初道:“王统领对外是真强硬。和大帅一脉相承。”

张昭也笑起来,吩咐道:“德瑜兄,叫一个东瀛商人过来,我问问他。”

港口的入口前,张昭这一行人的到来早就引起各船商人的注意。但开平城内穿着军装制服的人实在太多,所以没人会联想到是大明的使相在此。

少顷,一名矮肥圆的商人被打过来,跪下来磕头道:“小人拜见老大人。”

用的是官话。但口音有点怪异。

如今大明朝的音标、字典和官话的推广活动早就开始。遍布北直隶的小学就是在干这个的。

教育体系是掌握在礼部手中,说的明白点,是掌握在儒家手中。社学是科举体系的有力补充。

但是,时至今日,大明朝各地的社学其实早就开始逐渐的荒废、没落。很多私塾在兴起。

而遍布北直隶的“小学”就是以私塾的名义办起来的。财务走的是国泰商行的账目。

张昭对左右笑道:“看来我此行准备的翻译是白费功夫。”

众人恭维道:“藩国商人仰慕大明风华,能说官话,此乃大帅之功。”

张昭笑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身边拍马屁的声音倒是多起来,问那东瀛商人道:“你叫什么名字,从东瀛哪里来的?贩运什么货物?”

那商人道:“小人名叫足利次郎,来自京都。贩运的是银矿。来大明购买出口清单上的武器,还有报纸、书籍。”

随军记者宋兴启道:“大帅,京都足利家是如今东瀛的幕府大将军。”

张昭点点头。

如今大明对外出口,北方这里的利器是布匹、军火、铁器。南方还是丝绸、瓷器、茶叶。

所以,北方这边有一个统一的出口清单。像最新的雁翎刀、燧发枪,这是绝对禁止出口的。但是,之前大明生产出来的一些武器,那当然是可以卖的。

京中、还有九边各部淘汰的那些“废铜烂铁”,“鸟铳”。先是卖了一批给鞑靼的永谢布部和鄂尔多斯部一部分,大头都是卖给原奴儿干都司诸部。

但是,张昭在弘治十六年将原奴儿干都司诸部灭的干干净净。那些“冷兵器”又给回收。而且,之前的鸟铳各类武器都没准许卖。

现在,随着和东瀛航线的畅通,这些武器正不断的倾销过去。

而且,开平钢铁厂的产能,不仅仅能满足国内的用钢量,一些炼废的钢铁都交给周边的小作坊,打造武器,卖给东瀛人。钢铁厂也是要恰饭的。

张昭对卫孚道:“科技类的书籍不准备卖。儒家经典可以多卖。打折卖。这一点要列上清单。要让开平城的报纸刊登。真理报、新军日报也要刊登。

当年唐太宗傻乎乎的于吐蕃和亲,带去大量的工匠,书籍,帮敌国提高手工业水平,至有后面大唐的劲敌。我们这些人要以此为鉴。要对历史负责。”

足利次郎跪在地上,有些傻眼。我说错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