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姜还是老的辣。马天官常年干的是“实务”,即便以他的高龄对张昭的新思维理解不透彻,但是听懂这次朝鲜王国平壤府“叛乱”的缘由。

很简单,就是大明商人触碰了当地豪族的利益。

所以处理方法也是很明显的:清理掉地方豪族即可。关键在于要不要借题发挥。

兵部尚书刘大夏道:“如今京中舆论氛围颇为狂躁,叫嚣着要灭国。以张昭名下的真理报尤甚。然而,朝鲜王国并无大的过错,本官以为不当绝人国祚。”

司礼监掌印陈宽笑眯眯看着这一幕。来了。这就是报纸上近几日的争论。

按照儒家的学说,不应当灭人国祚。这不符合儒家的伦理、学说。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公羊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左都御史戴珊支持道:“此事就事论事即可。不宜扩大到灭掉朝鲜王国。”

戴珊和刘大夏交好,而随着张昭的崛起,戴珊明显的觉察到都察院的权限正在被限制。

特别是御前会议的诞生,导致御史群体极其的不满。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御史们已经丧失对大明国策的影响。

现如今御史只要开喷,报纸上还有大把的“喷子”等着喷御史。当初报业协会的约定,是指得不能“辱骂”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正七品的御史可没有这待遇。

御史已经无法把控、影响舆论了!最具大明朝政治特色的言官群体正在逐渐的式微。

所以,作为都察院的都御史,言官们的“总扛把子”,戴珊对张昭还是有些微词。特备是言官们的权限被压制,竟然是一步步的,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很恐怖的政治手段啊!

户部尚书侣钟最近春风得意,“计相”之名闻名天下,驳斥道:“不然。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太祖高皇帝时,朝鲜王国何其恭顺?连国名都是太祖钦定。

及至太宗时,朝鲜王国就开始懈怠我大明君王。选送秀女给太宗皇帝,个个丑陋。全然不顾太宗皇帝对朝鲜王国优待之心。撮尔小国,能有女子服侍我大明太宗皇帝,难道不是其国之荣耀?

敷衍至此!

此事亦有前车之鉴,譬如朵颜三卫。太宗皇帝时何其恭顺?及至本朝就为祸多时!

是以,应当借此机会灭掉朝鲜王国,而非令其苟且偷生。等到大明颓势之时,这些人又要做乱!我们要对历史、后人负责。”

弘治皇帝轻轻的点头。他算是比较仁厚的帝王。但这些年经常听张昭的一些观点,他亦有些想法。说句实话,宣宗皇帝为大明定下的全面收缩的战略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如今他手里握有大将、强兵,理当进取!如太宗皇帝那般,为子孙后代奠定至少百年的基业!

礼部尚书秦纮相比较于庙堂诸公杀气比较重一点,掷地有声的道:“大明商队死伤二十多人,焉能没个交代?正该以雷霆之势灭其国。眼下的局面是豪族作乱,但百姓还不是听豪族的?”

关于是否灭国这件事上,礼部尚书还是有足够的发言权。这是属于“礼”的范畴。

焦芳支持道:“陛下,杀鸡儆猴!”

大明的这些重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主。真正是“道德君子”的那真没几个。

像户部尚书侣钟,他儿子在老家横行霸道,还有一子侣瑞收受贿赂。锦衣卫、东厂早就侦查到。

张昭更不消说,国朝名将,擅长的就是“糊弄”、“欺诈”。弘治十六年原奴儿干都司那帮胡酋给他骗的那一个叫惨咯!有人说他:性情狡诈多变,心思阴沉诡谲。

李东阳,谥号“文正”,算是文臣最高的荣誉。但是,他在刘瑾当政时为首辅,这是“道德君子”肯干的事?他还是很知道变通的。

搞不好还真就刘大夏、谢迁的道德水平算比较高一点的。反正谢迁死后谥号“文正”,争议没有李东阳那么大。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讲道德,本身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眼见灭国之议就要定下来,谢迁径直质问张昭,“若是能以商业手段掠夺朝鲜王国的财富,动用大军将其并入大明的版图之中是不是得不偿失?安南就是一例!”

观景台上一帮重臣们间的“温度”稍微降了一点。

弘治皇帝刚刚点头,不少大臣可是都看到了。中立派基本都被影响,赞同灭掉朝鲜王国。

而这份灭国之功落到决策的“诸公”头上,青史上怕是可以记几笔的。谁不心热呢?

这会谢阁老提起安南,众人倒是有些“清醒”。这又是大明的“黑历史”。太宗皇帝时,安南屡次叛乱,英国公张辅五征安南,耗费钱粮、人力巨大。

及至宣宗皇帝时,便将安南放弃,大军撤回。从此大明倒是不再靡费钱粮,但是太宗皇帝打下的土地却是丢失掉。

这事要是在弘治初年的舆论环境下,没有人认为有问题。大明比开国时丢失的国土多了去。时间长就习惯了。

但是,放在如今的“语境”之下,那就是大问题。丢失国土,难道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不孝子孙吗?

现在,朝鲜王国是否也会出现安南这样的情况?

张昭断然的道:“下官绝不会允许安南旧事重演!实际上,太宗时大明在平定安南的策略是问题的!

诸位阁老执政多年,都明白一个道理,百姓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造反。造反的都是失去利益的阶层。

当年既然平定安南,为何还要立国王?当划分郡县,派遣官吏,统一文字、语言、度量衡。推广教育。不出两代人就能长治久安,让安南成为大明的一个新粮仓!

或者,还有更狠的策略,如大明如今辽东四布政司办理即可!编户齐民,将中间的既得利益阶层杀光就是。”

谢迁板着脸,没说话。这还说什么?原奴儿干都司的样板活生生的摆在眼前的!辽东四布政司有人反叛吗?反叛个屁哦!有那心思的全部在挖矿、修城。

戴珊心里又叹一口气。看看,又来了!又是有样板在,诸公如何反驳?

张昭这个人,真的是心思诡谲。看得很远。他之前布局的一些东西,现在开始体现出威力来。

大明,正在按照他的想法,往前奔跑!

李东阳起身奏道:“陛下,臣以为张子尚之议可行。应借此机会,将朝鲜王国收回大明!自古以来,这就是我汉家故土。”

看,这就是首辅的水平!自古以来…,

这真不是扯淡,秦朝时有“箕子朝鲜”。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名,就是沿用这个典故。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个的大臣起身,向弘治皇帝表态,声音回荡在这“观景台”上。这标志着大明对外政策的一个极其重大的转变!

弘治皇帝抬起右手,“准!以枢密副使张昭领此事,并朝鲜王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