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秋风飒爽,庭院里的枇杷树亭亭如盖。

张昭是在和婉儿她们一起吃早餐时得知到河东派大儒唐宽病死的消息。

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唐宽的讣告。这是阳州先生沈修贤的操作。他对这些新式事务接受的比较快。

论道报上更是在头版头条报道唐宽的事迹,比明理报更尊重这位大儒。

张昭喝着香甜的大米粥,微微有些沉默。

美妾陈夕凤丹凤眼里水盈盈的看着张昭,欲语先笑。妩媚的风情不可匹敌。双十年华的金凤,美艳绝伦。小口抿着豆腐脑,问道:“老爷,怎么明理报反而不是头版的讣告?”

她久在京中,天天接触着京中商业人物,对报纸行业还是非常熟悉的。

张昭回过神,温和的笑着道:“儒学也是门派的。如今最大的门派是理学。理学之下最大门派是薛瑄开创的河东派。但是,江南的理学并非河东派。所以,河东派的大儒去世,明理报只是在第三版报道,并未尊崇。唐宽的学术成就还差得远。”

陈夕凤“哦”了一声。

张昭笑道:“絮雪没在。她祖父、父亲的学说叫三原学派,也不属于河东派。反正这里头的门道复杂着。论道报放在头版头条,多半是收钱了。徐光祚的路倒是走宽了。”

王絮雪自江南返回,还在病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他另一名美妾周雨瑶喜欢熬夜研究数学题,早餐这会根本起不来。

是以,此时就婉儿、方晶、金凤和俏丫鬟们在。

说过这个话题,张昭忽而想起一件事来,小声问道:“婉儿,回京头天晚上和你说的事处理没有?”

内奸的事,还没有查出来。

张昭让婉儿将张泰平的母亲朱大娘调离他的内宅。他和张泰平的关系不会再恢复。有些事情,心知肚明。

婉儿时年十九岁,穿着浅粉色的长裙,头戴珠钗,瓜子脸儿,发髻盘起来,容颜明丽、妩媚,有着颠倒众生的魅力。小脑袋瓜轻轻的点头,“嗯。”

这件事具体经办是方晶办的。二十岁的小娘子凶大腰细,娴静、俏皮,娇滴滴的大美人儿,轻声道:“相公,我和姐姐商议,将朱大娘调回南口村管理奴仆。”

随着张昭的崛起,南口村那边的人口、土地也开始膨胀起来。整个青龙乡都算是张昭的“乡党”。

老管家吴春时要管的事太多。还有一个知行白酒商行在南口村中。内宅的事反倒管得少。正好派一个得力的人手过去。这从“外界”看来,府里的夫人们还是很信任朱大娘的。

张昭点点头,帮她夹了一个包子。

方晶微微一笑,咬着汤汁满满的肉包子,心中甜甜的。

清晨的阳光从落地窗中照到餐厅里来,温暖的气息漂浮着。

回京面圣之后,紧张的局面已经缓和。现在是他去两淮的各种余波,局面是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他这会儿心情也趋于放松。

早饭后,张昭又吩咐婉儿关注一下王絮雪的病情,这才出门去内阁中见李东阳。

马车徐徐的前行,从安定门进城,再抵达东安门外。

张昭下马车,步行进宫,王武等亲卫留在门外等候着。少顷,便在文渊阁的大堂中见到首辅李东阳。

大明朝的政治规矩,凡是大佬见面,必定是要在公众场合,绝不允许暗室协商。

且不说张昭去一趟两淮,变成名符其实的“使相”,便是他去两淮之前,身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和李东阳见面也是要在这大堂之中。

“下官参见元辅。”

张昭躬身行礼。这是早就约好的一次“拜访”。他需要和李首辅谈一谈盐运公司的事。

“免礼。”

李东阳让中书舍人倒茶,在大堂之中招呼张昭落座,捻须而笑。

他和张昭之间有点裂痕。他兴起打压张昭之意。之前好友刘大夏来见他,他给出的就是这个答案。而张昭很顺利的摆平京中的风波,那自然是一切不再提。

以李东阳的性情,他不会如前首辅刘健那样主动的去打压张昭。圣眷在张昭啊。他只会在暗中推波助澜。要知道,在刘瑾当权时,他还是一样的在干首辅。

此时则是双方修复关系的一次契机。

张昭有求于他,他亦希望借重张昭的影响力,让正在“动荡”、“改革”中的大明官僚体系运转的更流畅一些。

如今是枢密院在“授权”,方方面面都会和朝廷各部门交叉。张昭的作用不小。

李东阳道:“两淮盐务公司,我会盯着。盐法改革的事,侣尚书也很上心。基本上会按照当初在御前讨论的几条来行事。不会改变。当然,给天子一年二十万盐引的额度,还需要你去和天子说。”

张昭拱手道:“如此多谢元辅。”又道:“元辅,此事和金花银一样,应当公开讨论,无须遮遮掩掩。这本就是大明天子的应得的利益。”

李东阳微微点头,似乎不因张昭没答应而生气,笑一笑,道:“礼部尚书张升求去,朝中近日纷争不断。子尚可有看法?”

张昭道:“元辅,六部尚书的人事提案,我作为御前会议成员可以耳闻,但不好具体发表意见。届时,我会支持元辅的意见。”

这话说的非常明白。把枢密院副使的权力界限都给划出来。李东阳哈哈一笑,不再试探,做个手势示意张昭喝茶。

这就是张昭让他“舒服”的地方,对他这个辅臣非常尊重。而且,知进退,懂分寸。相比于当年要他提携的“小老乡”,张昭进步真是非常巨大啊!

李东阳抿口清茶,道:“接下来,子尚的目标是建造海军,东征朝鲜王国、东瀛?”

作为大明的首辅,李阁老这话的非常直白,很务实。

什么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想什么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当日张昭拟出三大条款:驻军、通商、割地,朝鲜王国已经全部答应。而且,汉城之中现在就有大明的驻军。

张昭道:“是的。”

李东阳捻须道:“我全力支持。”

(第七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