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

明帝国的崛起 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朝阳穿透薄雾,报社镇中一片繁华的景象。早点铺子人满为患,报童带着露珠,背着书包沿街吆喝。

文学报主编李梦阳慢悠悠的从家里出来,走到报社镇中,来到望海楼一楼大堂吃早点。

大堂之中人声鼎沸。这通常就是京师舆论场正在经历风暴的外在体现。

人人都可以在口头上指点江山,纵横天下嘛。

一碗豆浆下去,身上的秋意被驱散。舒坦。

李梦阳翻开路上刚买的三份报纸。刚刚他只浏览了一下头条标题。翻阅完真理报、论道报、明理报的头条文章,他看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个从事报纸行业多年的人,他立即意识到不对。

再联想到最近京中的舆论风暴,他瞬间就明白张昭的打算:转移视线。

“但是,确实高明啊!正确的抓住读者的心理。这种凄美的爱情故事绝对比什么政论文章更收欢迎。民众都是看八卦、猎奇的心理的。张昭确实厉害,不愧是首创真理报的人。”

读着,李梦阳嘴角掠过一抹笑容。

刘大夏和朝中的某些人要跳脚了。他在这场所谓的“文武之争”中完全是充当看客。

自从明理报组建之后,他坚持用文言写作的文学报就此越发的落魄。他和余籍勉力支撑,但已经渐渐的力不从心。表现出来的就是他现在还有时间在望江楼这里喝茶。

其他的报社,只怕现在要忙的跳脚。

京师的舆论场仿佛在一夜之间被点爆,大街小巷中都谈论“竹嫣爱情故事”。

张昭在文章末尾加了一个编者按:一代名伶,不该就此湮灭于历史的云烟中。我将这个故事发表出来,一是要警示世人,私盐卖不得,勿做违法乱纪的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二是怜悯此人此情。正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以此文悼之。

有人痛骂陆奇文不是男人,有人腹诽张昭说的比唱的好听,你别杀陆员外不就没事?有人哀叹红颜薄命,有人惋惜一代名妓身世坎坷、痴情。

人生百态,不一而足。

所造成的唯一结果是:兵部尚书刘大夏对张昭“高举高打”的攻讦在突然之间失去市场,热度急剧下降。

傍晚,刘大夏脸色铁青的刚返回府中,他住在朝廷给他发的府邸中,就位于小时雍坊,老仆便来汇报,“老爷,张宗伯派儿子过来拜访。”

“请进来吧!”

张升的儿子、湖广右参政张元锡来京公干,顺便探望老父,如今公事办完,就在京中小憩几日,帮父亲跑腿。进到府中,见刘司马神情不渝,心里就是一磕碜。

刘大夏在张昭手里吃瘪数次,但其人真正的是宦海老手,弘治年间的名臣,自有一股气度。像张元锡这些官员见到他,还是有些敬畏的。

刘大夏坐在客厅的椅子中,问道:“张柏崖有何事?”

张元锡连被热茶都没混上,心里苦笑,恭敬的躬身一礼,道:“老大人,家父派晚生来,想问老大人是否有杀手锏,若有,赶紧用,局势要失控。”

张昭看得出来的问题,聪明得能在成化五年考中状元的张升岂能看不出来?

刘大夏刚对张昭主动发起攻击,必然有原因。而这个原因,恐怕就是杀手锏。

刘大夏板着脸,直白的回答道:“此时用了也无用。任何事情都有热度,这名妓的爱情故事,再传几天就会冷下来。”

张元锡知道是这个道理,他父亲有点“杯弓蛇影”,张昭一出手立即将往深了去想,道:“晚生定会将老大人此语转告家父。”

刘大夏就点点头,吩咐老仆:“送客!”

张元锡苦笑着离开。

一篇“扬州爱情故事”给张昭争取了数天的时间。

当然,也不仅仅是争取时间,也可以看做是第一回合的交手。

此时,张昭的船才至京杭大运河上的重镇,济宁。这是紧赶慢赶的结果。

夜幕时分,船停泊在码头。采购人员下去采购、补给物资。

张昭在楼船的顶层客厅里召集“心腹”们议事。距离京师越近,消息传来的就越多。

京师的舆论风暴根本就封锁不住,开始影响到张昭身边的人。所以,这个会议,看似是商议对策,其实是安抚人心。

王武、赵子龙、崔坤、钱宁四人陪着张昭,就着清风、明月,边吃边聊。

钱宁在扬州经手大案,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慨然的道:“大帅,下官带着人手买一叶轻舟,五日之内可至京师。大帅书信几封,弹指间‘灭掉’刘大夏造谣。”

钱百户此次回京,按照张昭有功必赏的行事风格,必定会是副千户。他干劲十足,底气十足。盖因,张大帅的圣眷在本朝而言,就是第二个“李广”。

京师报纸骂得再凶有个屁用,最终还是要在朝堂上见真章。而圣眷就是一锤定音的东西。

王武略诧异的看钱宁一眼。他还惦记着间谍的事。这番话意味着钱宁并不知道京中的“内幕”。当然也可能是钱宁在演戏。

张昭沉吟片刻,“也行。季安跑这一趟也好。京中闹腾起来于我不利。”

季安是张昭给钱宁取的表字。本来,张昭哪里肯接这个茬?回头钱宁失败,八成会有人以此事牵连他。给人取表字,要么是师长,要么是上司啊。

但钱宁多会钻营的人?他在扬州给张昭办事,事后成功,不求赏赐财物,只有张大帅赐一个表字,以此表忠心。

张昭也拿他没办法。

表字通常有几种取法,要么是进一步解释“名”的含义,譬如:贾环,字子玉。要么就是补全“名”中的不足,长辈寄予期望。譬如:韩愈,字退之。

“宁”有平安、安定的意思。因钱宁是钱能的义子,排行在第二。故而表字:季安。

赵子龙提议道:“大帅,仅仅是天子理解,这还不够的。我们还得引导一下舆论。”

张昭干脆的道:“我再发篇文章骂刘大夏。此事还要子龙和季珪协助我。”

“是,大帅。”

一场稳定人心的会议开完,张昭和王武两个到船中的偏厅“密谋”。极受信任的亲卫许杰在门外守着。

偏厅中,光线幽暗。王武低声道:“大帅,假设钱宁有嫌疑…你让他带信件去京师,那就完蛋。”

张昭沉稳的笑一笑,道:“小二,无妨的。这点语言功底我还是有的。”

其实,给弘治皇帝“解释”的信件,张昭在往真理报发表文章时就安排人秘密送到京中。同时,还有密信给枢密主薄林文宁。这是张昭的谋主。

网,早就安排好。

现在么,往京中写几封“自辩”,请求帮忙的书信,其实也就是那样。文官集团不会帮他的。他也没做这个打算。他和李阁老之间,已经隐现裂痕。

王武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