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

明帝国的崛起 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徐雨伯的办法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造谣。

枢密副使张昭手腕强硬,行事如兵法一般犀利,且一击必中,扭转僵持的局面。但是他这段时间在扬州发现一个新的漏洞:张昭没有管控报纸!

而要煽动书生们闹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报纸上“造谣”。

当然,这需要成本。报纸造谣,需要要“恰烂钱”才肯配合的。至于说如何造谣而不被查封,这属于报纸行业内“技术”范畴的活儿,他不必关注。

在封盐商的资金到位之后(纸币交接非常方便,且无安全隐患。),徐雨伯立即开始安排。

七月十四日上午,扬州六家销售量超过三千份的报纸同时刊登出各种各样的流言。

大致分为三条。

第一,新秦伯张昭要求盐商们缴纳的盐课罚款,最终并非是到户部,而是会落入他的私人腰包。

第二,大盐商陆奇文家中的女眷被骚扰。据闻某些人在给新秦伯张昭物色美女。

第三,盐务公司的组建将依靠盐商吃饭的几十万人饭碗给砸掉,这部分人却没有安排去处、工作。所以,新盐法的改革也就是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只是把一些人的饭给另外一部分人吃而已。

这三条流言分别从“内幕”、“绯闻”、“焦虑”三个方向出手,一个上午就在扬州城内外传遍。

扬州城在大明朝是有数的大城,人口约有一百余万。当然,受限于义务教育的推广,南直隶这一带的识字人口一直都比不上北直隶。这从报纸的日销售量上就可以看的出来。

中午时分,扬州城中的“来凤楼”里,食客如云。

一楼的大堂中,扬州府学中的“学霸”于茂和五名同学吃酒,话题便是围绕着报纸上的内容。

“彦林兄,你出身于本地大族,报纸上的消息是否可信?”

于茂,表字彦林。他这个“学霸”和后世的“学霸”意思不一样。这不是指的学习好,而就是字面意思:学校里的霸王。

于茂时年二十九岁,穿着青色直裰,手里拿着酒杯堪堪而谈,“报纸上的内容,不可尽信,不可不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就比如说,有报纸说张使相下面的人再给他物色美女,这纯属臆测。张使相来江南,身边带着家眷的。

但是,说对盐商的罚款了进了他的腰包。这我是信的。据我所知,税务司在京师对盐商追缴盐课,还从来没有严格执行十倍货值罚款的。都是酌情减免一部分。”

一人道:“这话说的是。不过在下对如何物色美女更感兴趣。”

“哈哈。”

一帮人立时哄笑起来,酒兴更涨。

大堂之中临窗处的两名汉子喝着酒,目光掠过于茂。其中一人微微摇头。

报纸上的舆论在扬州发酵,但并不算激烈。或许,因为张昭就在扬州城中的缘故。报纸上用词和私下里读书人的议论都有所收敛,但数百里之外的情况截然不同。

作为整个江南的文萃之地,金陵城中的舆论正在逐步的形成。

汤玄策从住处出来,真理报社在金陵有资产,其中就包括数间院落。金陵物价同样贵,这是报社用来保值的投资。

汤玄策作为总编辑来金陵“出差公干”,且是跟着张伯爷而来的,自然是享受最好的待遇。

住在一间三进的院落中,距离城中的秦淮河河不远就几步路。这个秦淮河并非值得的“十里秦淮”而是城中的河流。

汤玄策早上起来,出院子走进步就到一条街上,在街头的店铺里吃着本地特色的早餐。

正吃得痛快,耳边听着店铺里的议论声。他选的这家早餐店铺,穿长衫的文士居多。价格也略贵些。

“久闻张使相之名,如今看来名过其实。他严惩盐商,不过是换个名目捞银子罢了。枉我以前还以为他是国家栋梁。呸!”

“我看抢夺盐商女眷之事未必没有。他在京中风评就不好。看守的都是他麾下的兵马,出点事谁知道?”

“这确实啊!”

“报纸上一直有争论,明理报说新盐法之恶,真理报说新盐法之善。现在盐商都被张使相打掉,咱们金陵的盐价是涨还是跌?”

“跌个屁哦。就在下所知,苏州府那边盐价已经开始飙涨。盐价真正稳定的是淮扬地区。”

这时,有人拍着桌子道:“真理报睁着眼睛说瞎话。到底不是咱们南人,屁股就先坐歪了。饭后咱们去真理报社要个说法。”

“同去,同去。”

眼见一帮文人义愤填膺,汤玄策飞速的将早餐吃完,他怕被人认出来挨揍,坐船到报社之中。

刚坐到办公室中,就见真理报金陵分社的社长乌文康进来。

“乌兄,来,请坐。”

乌文康拱手一礼,开门见山的道:“汤总编,在下是来辞职的。近日来扬州发生的事情想必总编有所耳闻。真理报到现在还在昧着良心帮张使相鼓吹,请恕在下实在干不下去。”

汤玄策一愣,先关上门,和乌文康摆事实讲道理挽留他,奈何乌文康心意已定,一个时辰之后,只能无奈的同意他辞职,“山高水长,希望我们还有再合作之时。这个月的月薪你去账房里支走。”

“唉…,汤总编,告辞!”

汤玄策还没来得及收拾心情,在报社门口送走乌文康之后,报社大院外忽而传来一阵阵的喧嚣声。

但见一群读书人约有几百人汹涌的从巷子外进来,不断的喊着口号:“打倒黑心报社….”

“换我们一个朗朗乾坤。”

汤玄策脸色顿时有点难看。他预感今天可能会有点不妙。

“把大门关起来。”

片刻之后,一名编辑匆忙的过来汇报:“汤总编,是金陵国子监的监生和城里的文人。不排除其他报社的人在暗中支持。我们现在怎么办?”

“他么的!”

汤玄策爆了一句粗口。他早就听闻前段时间报业内关于他的传闻。那边报纸总编在他面前很客气,转过头去就造他的谣。

他话音刚落。就见紧闭的报社大门不知道怎么被打开,那些书生如同潮水般涌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