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顿

明帝国的崛起 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顿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午后的阳光静静的照落在含元殿外的露台中,湖波浩渺,风景宜人。

弘治皇帝温和的笑着,他最近心情不错,看着小厅中的群臣,温声道:“盐法关乎国计民生。如今京中报纸上也是议论纷纷。

北直隶这里的盐法改革一个月以来,暂时看来还算可以的。朕打算委派张昭去江南整顿盐法,召集诸卿来议一议。查漏补缺。”

刘大夏当仁不让的道:“陛下,江南江北风俗不同。在北直隶执行的不错的盐法到江南地区未必能行。张昭去江南查几个盐商可以,改盐法,臣以为当慎重。”

刘大夏虽然总是被张昭搞的七窍生烟,但张昭一年到头在京师中上朝的日子有几回?张昭常年在外征战。他是如今实际上的外朝第一重臣、能臣。

张昭的重兵在京师,辐射整个北直隶,外加税务司正盯着的,谁敢违背新盐法。到江南地区那可未必。强行推行只怕会搞的江南大乱。而江南是大明的赋税重地。

户部尚书侣钟最近春风得意,税务司的成立令他大展手脚,正追着北直隶的盐商们穷追猛打。而他正“野心勃勃”的想要推行“一条鞭”法,正在游说各方。

侣钟不满的道:“刘大人,盐法改革利在当代,功在社稷。岂能因为有阻力、困难就不去做?慎重自然是应该慎重,但还是要慢慢推行下去。”

焦芳笑眯眯的。户部尚书侣钟如今和张昭走的很近啊。这令张昭在某些事情上的话语权大增。

谢迁道:“侣大人,就事论事。张昭,新盐法的构想是你提出来的。你府里的真理报也在报纸上狂吹。你来说说,你去江南准备怎么改盐法?”

张昭拱手一礼,道:“谢阁老,下官近来也是思索过。改盐法,动的是盐商们的利益。而盐商们往往会和当地的权贵连接成一体。所以,动盐商的利益,就是在动当地权贵的利益。

京师这里,圣天子明照万里,霄小无所遁形。但到了金陵,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发出来,蒙蔽圣听,并且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给朝廷施压。

这是新盐法指定长芦盐场、两淮盐场执行后,两淮至今毫无动静的原因所在。”

焦芳捧了一句,“所以,张大人打算如何破解这个局面呢?”

张昭道:“这要分两步。第一,盐业利益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盐场。掌握盐场就掌握着主动权、谈判筹码。

第二,改革盐法,当地的利益集团肯定不会愿意。在朝廷占着大义名分的情况,他们最可能用的手段就是鼓动百姓、士子闹事。

那么,要维持地方上的稳定必然是要出动军队的。要重新分饼,靠言语是说不动的,得用刀子。”

刘大夏冷哼一声。说的轻巧,你用军队杀一个士子试试?或者杀几个百姓试试?届时天子都保不住你。

李东阳摇头,“此法不可行。”

张昭道:“元辅,江南是大明的江南,而不是某些人的江南。朝廷还是要下定决心打破那边的利益集团,否则将来恐怕会兴起一支政治力量,左右朝局。”

东林党的兴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万历皇帝纵容言路攻击宰辅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江南缙绅集团在谋求政治上的地位、利益。

万历年间,在江南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啊。

想想看,西方近代史上的资本家们是怎么一步步夺权的?用金钱控制报纸,掌握舆论。

东林党是不是就是干这个的?

李东阳微微沉吟,并没有往心上去。地方上的利益集团,哪个朝代没有呢?削不掉的!

谢迁说话就直白的多,他是不介意言语打击张昭的,道:“张昭,你多读点书。两汉有豪强,唐有世家,藩镇,宋有士绅集团,我大明同样有缙绅。人家没有违反大明律,你打算怎么整治?”

张昭当然知道地方利益集团是不可能消除的。鹰酱称霸全球,他自己家里的州,不是一样不卖联邦政府的帐?包括德国,地方上还有政府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

地方利益集团当然可以存在的。但是其权利必须要受到限制。鹰酱的联邦政府是不是有税收、货币、军事等权利?德国的也一样。

而大明朝的江南缙绅集团呢?

看看明末东林党干的那些烂事!他们不仅仅是搞对抗,收税收不上去,搞一个“五人墓碑记”。其实就是抗税啊!然后,居然能影响内阁首辅人选。再党同伐异。

这能想象?

必须得整死啊!

张昭道:“谢阁老,地方上的利益集团确实没有办法消除,但是必须要给他们划线,那些权力是属于中央政府,属于朝廷的,那些才是他们的。

按照我们历朝历代的传统,盐铁、赋税、军队、教育、舆论、律法等,这些统统都是中央政府的权力。但是阁老且看江南缙绅集团侵占了多少?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明中期的大臣们,那都还是要脸的,心怀天下。等到东林党上台,那真正的是颠倒黑白。只关注自己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将大明朝的利益抛弃。

一座利税几十万两的茶山到东林党手中,一年利税几两银子。这白纸黑字的记录在案。吃相太难看了。

张昭这个“划线”的论调,让三名阁臣,侣钟、刘大夏都是认同。当然,刘大夏不会点头表示认可。

按照张昭的说法,江南的缙绅集团确实有很多过线了。别的不说,就矿山这一条,新的矿山法颁布之后,北方这一块就执行的非常好。江南那边就很差劲。

李东阳道:“子尚,按照你的推论,盐法一改,士子和百姓必然闹腾,但以兵镇压实在不妥。读书人是大明的根基所在。”

根基个屁啊!他们就是大明的掘墓人。张昭拱手道:“元辅,这方面手段可以缓和一下,只诛首恶。毕竟他们也是被鼓动的。但幕后者必须要清理掉。还请元辅支持。”

李东阳点点头,向弘治皇帝奏请道:“陛下,老臣以为当如张昭所言。”

弘治皇帝一直在听张昭说,这时笑道:“以张昭为钦差,赐旗牌、尚方宝剑,调新军营一个团听命,往江南整顿盐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