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

明帝国的崛起 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赵子龙穿着一身褐色的长衫,颌下三缕长须,恭敬的道:“是,大帅。”

张昭的盐法改革方案主要是三条。第一,将位于天津卫附近的长芦盐场、两淮盐场的生产、销售交给新成立的盐务公司运营。

都转盐运司整体并入到其中。

增加官吏,增加考核指标。

盐务公司将缴纳40%的利税给户部。其人事权掌握在户部。日后用“招考”的形势来招募官吏,不用进士官。

第二,历年来累积发出去的盐引,将由盐务公司登记之后,在三十年内分批兑付。

第三,废除盐引。盐务公司的产销悉数遵循市场原则,按产量征税。不再有正盐、余盐之分。

在此过程中,则必然有人损公肥私。这需要税务司介入,在提高盐务公司盐丁、吏员、杂职官、盐运使、同知等人的收入外,对贪腐进行严惩。

不仅仅罢官去职,而是要追回财政上的损失。

李幽哈哈一笑,和张昭吃着酒,恭贺道:“子尚兄此次遭受刺杀,按理说我是不该恭喜。但幸而子尚兄无事。且借此次刺杀案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可喜可贺,当饮一杯。”

张昭笑着饮一杯酒。

林文宁马脸上带着笑容,不断的捻须,道:“主要是大帅目标明确。把精力放在军队上。那帮进士还以为大帅要借机搞扩大化。谢阁老此次威望跌落,在内阁之中恐怕无法再和李阁老相抗衡。”

张昭夹着菜,微笑道:“迟早的事情。首辅毕竟是首辅。”这是制度所决定的。

明朝的首辅权力非常大的。首选,阁臣的人选,由他来推荐。除非是皇帝亲点某人入阁。但一般情况不会发生,除非皇帝和内阁出现分歧。

其次,票拟权是牢牢的掌握在首辅手中的。他愿意分给次辅、三辅就分,不愿意那就是大权独揽。

李幽眉飞色舞的道:“金陵监生顾耀诚真是神助攻,他懂什么刺杀?连正经的战阵都没见过。经此事之后,国朝精锐尽在子尚兄的鼓掌之中。”

大明朝的精锐军队在张昭崛起之前,就是十二团营、九边。京营和地方卫所早就烂透。

南边的军队也就镇压一下土司叛乱。

一贯沉稳的赵子龙的听到这话眉头也带着些许的喜色。可不是吗?大帅现在就是切实的大明军方第一人。不管是从实力、资历,还是从圣眷来看!

军中的资历当然是战功!这一点英国公张懋都比不了。怪不得英国公愿意将十二团营交出来。

这可不就是在辽北回京前大帅说的目标吗?

他当时担心大帅将军中洗成清一色招到各方忌讳,但现在的局面倒是意外的好。

张昭放松的靠在木椅中,说道:“是好事,也是坏事。还是那句老话:树大招风。针对我的明枪暗箭,将来少不了。且等边关和鞑靼人的战事结束,我就南下扬州正式清理盐务。”

李幽慨然的道:“既然把帽子扣在盐商的脑壳上,那他们的家产就准备要捐出来。不杀几个人,怎么震慑得了后来者。”

李子远,才智之士。刺杀案对外的主谋是“盐商”,但他很笃定绝对不是。

张昭仰头一笑,和李幽碰一杯。

确实,他准备是抄几家扬州盐商的家。所得经费,将全部用于水师建设。借助着“东进”朝鲜王国、东瀛的机会,大明的海洋战略是时候开启了。

郑和宝船的图纸、水文资料,他早几年在刘大夏到兵部前,就找皇帝要来放在新军营中。

林文宁道:“逍遥在大同。即便小王子把火筛派到河套地区去,问题也不大。咱们在京中坐等胜利就是。”

三边总督秦纮算是“名将”。这些年三边地区的防务就没有停止过。大大小小的碉堡林立。

再加上李逍遥带着新军营一个团在大同。基本上两个最容易突破的口都被堵住。除非是鞑靼人打河套、大同不顺,转而攻打宣府。那是最好。

京师离宣府多近?新军营主力就在京城,揍不死你!

张昭笑着点头。

国子监改革的事,只能算推动一小半。但能有这个成果也算不错。张昭让李幽转达了一声“感谢”。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要让国子监生们能自由出入,接触大明京师日新月异的变化,接下来就交给时间吧!

想想看,枢密院、下属的各部门统统都是“招考”的方式,外加户部所属国企,顺天府警察局也是招考。试问,监生们真的愿意老老实实的读四书五经混一个会试资格吗?

扯淡!

大明朝的官场,监生是通常都是在行人司混,连一个杂职官都难以混到,最底层的存在。现在有机会进入官场体制中,真以为他们不动心吗?

清高的只是少数人。

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一定会倾向于“数学”,“地理”等知识。

整顿十二团营,清查空额,整训,改编,退伍,定额,招募新兵,这些事情张昭麾下的团队都是做熟的。交给于参谋等人处理就行。

一大批的军官被丢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同时,从新军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抽调军官进去任职。

至于腾骧四卫,之前已经整训过。其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太监领兵,监管太松。张昭叫给林文宁,将军法官体系建立起来。

在十二团营,腾骧四卫中涉及到刺杀案的,自然是勒令退役。安排到北直隶永平府种地去。

而跟着李逍遥出战的周豫、张安这两个营,早早的派信使过去通知,保留其各一万五千人的编制。等回京之中再做补充、整编。

四月十二日,张昭在东宫中和朱厚照讨论边境战事,到傍晚时才出来。

“大同有战报过来吗?”

张昭问一声王武,翻身上马,往城北而去。

王武道:“大帅,还没有。”

张昭点点头,“走,我们去新军集的医院看看受伤的兄弟们。”今天“刺杀案”已经判决,所有的事都算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