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响

明帝国的崛起 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响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至弘治十七年,大明朝报业逐渐的兴盛起来。不仅是京师中报纸众多且有形成报业集团的趋势。在金陵、苏州、扬州等繁华的城市中一样有报纸发行。

而在所有的报纸上,被视作有朝廷正式公告效力的报纸有三家:邸报、真理报、论道报。

因为这三家拥有去午门外六科公房中抄录大臣们奏章的权利。

二月二十六日,大宁总兵、定西候蒋骥在《真理报》上看到最新的摘录奏章。枢密院副使张昭、英国公张懋联名表奏定西候蒋骥为新任的枢密佥事,

新军营千户、卫指挥吴臣连升数级就任大宁总兵,负责大宁都司的军务。防御鞑靼人进攻。

内阁票拟曰“可”,司礼监的批红同意。

“下官等恭喜老大人。”

真理报的样报走的是军中的邮递系统。这要快于朝廷的驿站、急递铺公文系统。真理报社按季度和经营此系统的后军都督府结算费用。

样报抵达大宁都司的驻地赤峰城后,随即开始印刷,天明时发行。大概晚于京师一天半的时间。

二十六日的中午,定西候蒋骥官署这里的门槛都快要被人踏破。他不断的接见来贺喜的下属们。

以当前张大帅主导的军事改革而言,枢密佥事这个职位权力将会非常大。比原先的五军都督府都督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高升回京。下属们纷纷来恭贺。

蒋骥做官难得糊涂,待下宽容,身具世家子弟气度,在军中颇得上下的拥戴。当然,军事技能很一般。

傍晚时,蒋骥带着疲倦和难言的喜悦回府。此刻,他府前的门厅中已是闹市一般。

接见一批客人后,至晚间八时许,前辽东总兵、现大宁都司预备役总兵郭令来访。他是蒋骥的老部下,被请到花厅中。

寒暄几句,郭令赔笑着道:“老大人此去京师需要小心啊。张昭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本来今日是老大人喜庆的时候,只是属下不提醒老大人,总觉得愧对老大人的恩情。”

郭令这个前辽东总兵是被张昭“搞掉”的。其人对张昭的恨意可想而知。

蒋骥嘴角有些抽搐。我对你什么恩情?郭令挑拨离间的水平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糙。这么些年没点长进。哈哈一笑,道:“郭大人有心了。”

郭令就笑起来,感觉蒋骥是听进去了,遂诚心诚意的拍马屁,“那下官预祝老大人此去京中步步高升。日后还要老大人多多提携。”

蒋骥微笑着点点头,看起来像应承下来,其实没给一句准话。

送走郭令之后,蒋骥到他的小书房中,失笑的摇摇头。

他看到报纸上的任命,除开他之外,还有枢密主薄林文宁的任命。此人是张大帅心腹中的心腹,简拔于小吏之中。很明显,他这个够资历的“反张派”是英国公张懋的提名。

但是,他真的反对张昭吗?

在辽东时他本来是想跟着张昭一起平叛的。想想看,弘治十六年的大战后多少武将得到提拔。宁远参将李搏涛都升到了辽东总兵啊。

但张昭劝说他来大宁任职,日后必有升迁,现在果然如此,张大帅兑现承诺!他一跃而成为国朝武勋集团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也不知道他怎么操作的,果然很高明啊!

不知道日后京师某些人知道他的确切立场会是什么表情?

哈哈!

赤峰城外的军营中。

吴臣率部在赤峰城驻守差不多有一年多。自弘治十六年二月在开平城休整完毕后,新军营的主力团就分别驻守在大宁都司的关键性节点中。

为的就是防止鞑靼人越过大兴安岭破坏张昭的整个东北战局。

大宁总兵府热闹时,吴臣这里同样热闹。

麾下的将校纷纷来向吴臣祝贺。

军营里的千户府中,赵辰笑道:“大人此次高升为大宁总兵,足可见大帅对大人的信任。此次又可谓是新军营中第一人啊。二团那帮人的怪话可以收一收。”

“哈哈!”一帮百户们哄笑。

新军营一个千户(团)目前下辖12个百户(连)。9个主力连,外加其他辅助兵种。包括炮兵、医护兵、斥候、工兵等等。这是辽东之战后经过总结,重新确定的编制。

新军营整体的编制也从1.5万余人扩编至2万人。

吴臣皮黑黝黑,浓眉大眼,穿着灰布军装扎着皮带,二十六岁的年纪英姿勃发,心里虽然高兴,但平静的摆摆手,道:“要注意团结兄弟部队。”

他这是不自觉的模范张昭的做派。张昭对新军营的有些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的。

此次就任大宁总兵,他将统帅蓟镇军第一师,第三师计一万余人,新组建的大宁军三个师(火器军)共1.5万余人,新军营一团(驻赤峰)、二团(驻大宁)合计约三万人和鞑靼人作战。

新组建的守备军和预备役军队根本不顶用。这一年来也没有足够的军事资源往这些军队上倾斜。大宁都司这里才刚刚开始开发,走的是精兵路线,优先保证训练火器军。

随着春天的到来,鞑靼人的探马越发的活跃。战争恐怕就要来了。

有人抬赵辰的杠,“赵百户,林镇抚这次可是升任主薄。比咱们千户还要位高权重。”

吴臣升任大宁总兵,一团的千户将会是赵辰接任。这是全团上下都知道的事。但有的是人看不惯。

赵辰晒笑道:“武百户,林镇抚是军法官和后勤军官。他是文职军官。不存在比较的嘛。”

新军营军法官的升迁和军官升迁是两个体系。军法官们专管生活、纪律、思想。

武百户给一团的钱军法官看一眼,直接闭嘴。

吴臣笑笑,也不管底下人的争论,道:“今天正好大家都来了,我们商讨一下鞑靼人的春季攻势会怎么打。”

在大宁都司为京中的风云变幻所影响时,此事起因的武安侯府中反倒是略显喜庆。

武安侯郑英虽然被发配出京,但总归是有限度的。

侯府中,郑英在他的住处喝着茶,片刻之后,长随带着一名二十岁出头娇艳的妇人前来,道:“老爷,沈氏带来了。”

沈氏便是郑英长子郑宏的小妾,阳州先生的妹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