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

明帝国的崛起 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弘治皇帝最近住在西苑万寿宫中疗养,消息稍微灵通点的大臣们都知道。

武安侯郑英在夜色中从宣武门进城直奔西苑而去。

到西苑的西安门外,跟随郑英多年的亲随服侍他下马,低声道:“老爷,世子的死很蹊跷。”

话说一半就不说。毕竟此事很敏感,他唯恐刺激到主人。

郑英知道长随的意思:如果在天子面前闹,万一天子派锦衣卫或者东厂去验尸呢?那不是自杀,而像是毒杀。

郑英拍拍自己的亲随,沙哑着喉咙道:“我知道。”将马缰丢给长随,走进西苑中。

长子的死怎么回事,他心知肚明。但他不想去贵州任总兵,因此将长子的死定义为自杀,这样他才好“操作”。

月色之中,西苑的园林、殿宇、水泥大道仿佛披着一层朦胧的光。郑英到万寿宫前,说明来意。稍后就见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出来。

“牟大人…”郑英奇怪的拱手一礼。他这个落魄的右军都督真不如锦衣卫指挥使。

牟斌一身飞鱼服,笑呵呵的回礼,道:“武安侯,你的来意天子已经知道。令你明日来万寿宫中和新秦伯质对。”

郑英默然不语,天子到底还是偏向张昭啊,从袖口里拿出数张百元纸钞悄悄的递给牟斌,“牟大人,天子可还有其他旨意?”

牟斌不动声色的收下,就在万寿宫的门口于月色下和郑英说话,“武安侯,你府里出这么大的事,我自然要报知天子。

我下午时就来万寿宫。正好有公公通传你求见,天子让我出来和你说一声。武安侯,天子有些累了。”

“多谢。”郑英拱手一礼,离开西苑。他听懂了,天子不让他闹。但是,他不想离开京师。

上午时分,张昭刚陪着娇妻婉儿吃过早饭就有太监张忠来传口谕。

张昭吩咐长随丁赞给张忠拿车马钱,随口问道:“天子还召了那些重臣?”

张忠是大太监陈宽的干儿子,他的立场和干爹并不完全一致,大势不可逆转啊,亲善的道:“伯爷,除武安侯外,三名阁老,刘兵部,英国公、成国公都在。”

张昭点点头,换上大明伯爵的绯袍,坐马车到西苑中。

万寿宫的偏殿中,张昭刚到,就被李东阳喊过去,“子尚,此事是否是你所为?”

几名文臣目光灼灼的看着张昭。

张昭断然否认道:“元辅,此事和我无关。我失心疯才会去杀人。”

李东阳蹙眉,捻着胡须。张昭这解释的态度比不解释强太多。

谢迁冷不丁的道:“张子尚,现在武安侯府给的说法是郑宏自杀。没有你的亲卫阉割他,他怎么会自杀?年前那个伤人的案子还是要查一查。”

谢阁老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昭对谢迁也没什么好脸,道:“谢阁老要查,为何不先让仵作查一查郑宏的死因呢?”

焦芳和稀泥,“张伯爷,你那个亲卫如果在京中让他出来自首好了。总要给武安侯一个交代。”

焦芳是走张昭的门路推荐给李东阳,然后被李东阳提名入阁。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向着张昭。但这就高估焦阁老的节操了。他是紧跟李首辅的步伐。

天子到现在还没露面,不外乎是让他们先谈。今天总归是要有一个交代的。李阁老作为首辅,需要把事情压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东阳、焦芳对张昭并没有什么恶意。抛出一个亲卫平息事态而已。人家连亲儿子都弄死了。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这事可是“反攻倒算”的引子!

张昭不可能把自己的亲卫交出去,很光棍的道:“此人已经亡命天涯,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旁边站着的白发苍苍的刘大夏冷哼一声。

这时,偏殿后面弘治皇帝转出来,做为前导的太监尖着嗓子道:“陛下驾到。”

弘治皇帝待几名重臣行礼后,伸手示意,“众卿平身。”再问李东阳:“李先生,事情如何?”

锦衣卫向报告的清清楚楚的。人不是张昭杀的,也不是郑英杀的。是其府中“内斗”。现在的问题是把事情平息下去。

李东阳躬身道:“陛下,张昭说此事和他无关,他建议仵作查一查郑宏的死因。”

武安侯郑英抢出来,“噗通”跪下,哭道:“陛下,臣白发人送黑发人已是心力憔悴,再让仵作作践臣儿子的身体,臣于心何忍?请陛下垂怜。”

谢迁看了郑英一眼。郑英没按“剧本”来。正常情况下,再装可怜之后应当立即“攻击”张昭才对。他们才好借力发难,彻查伤人案。

张昭无力吐槽。

这年代,尸检水平比不了后代,但大致上还是能判断死因的。但问题是尸检被认为是对死者的冒犯。郑英堂而皇之的拒绝,他能如何?

弘治皇帝见他哭的可怜,心中一软,道:“卿家中出了这等惨事,之前枢密院议定你去贵州任总兵就收回吧。英国公,你安排一个去处。”

皇帝亲自和稀泥,其他人还有什么话可说?

英国公张懋道:“臣领旨。”他和郑英是世交,当即奏道:“陛下,漕运上有总兵缺额。可令郑英领兵听候漕运总督的调度。”

郑英肯定是要暂时离开京师的。这点面子他要给张昭。而地点自然要调一下,不能去南边蛮荒之地。管漕运的总兵就是挂名而已,具体事务都是漕运总督在做。很清闲。而运河沿线的城市都很繁华。郑英还可以不时的回京住一段时间。

弘治皇帝点点头。

郑英感激的哭泣道:“陛下天恩。臣铭感五内。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搞的弘治皇帝哭笑不得。

一场风波眼看着平息之时,刘大夏出列道:“陛下,设枢密院后,张昭欲废五军都督府之权,在军中一手遮天。所以郑英之子才会畏惧他而自杀。

臣奏请陛下在枢密院内,增加五军都督之权责,制衡枢密副使。以免将来有野心家谋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