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杨乡时年五十六岁,鬓发皆白,穿着崭新的灰布棉袄军装自外面走进来。

他的几名亲卫都在外面候着。

张昭在沈阳城中的住处,位于城东的军官宿舍区中。拿钢筋混泥土建成的一栋两层楼房别墅小院,窗户上都是装着落地玻璃。

上午时分,张昭正在阳台上晒太阳,藤椅、小桌。一把小铜壶里温热的黄酒,小吃是几碟可口的瓜果和芙蓉糕。

张昭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站起来,招呼杨乡过来坐,道:“杨将军,过来坐。”

“大帅!”杨乡自然的想要单膝跪下行礼,这才想起军事改革后的规定只需要抬手敬礼就可以,赶紧抬手敬礼。

此时的张昭给杨乡的压力就不像二月份左右在广宁城中相见之时。那时候,就算国朝第一名将、征虏前将军、新秦伯张昭的名号再响又如何?

他是辽东宿将,而且年纪五十多,难道还需要跪舔一个毛头小伙子不成?

当然,杨参将混一辈子官场他也不会傻的去和张昭搞对抗。杨乡对张昭的要求都是尽心尽力的去完成。但五十多岁的人和十九岁的青年怎么都会有代沟的。

而且,他最终并没有出任广宁军指挥。像宁远参将李博涛就亲率儿郎随张昭出战。

在大明这种情况而言,说为国家出战其实有点务虚,说的直白点,出关平定当时的建州女真苏护部叛乱其实是在给张昭卖命。

而杨乡不想参与。这个疏离的态度就是很明显的。

但是,时间走到弘治十六年的九月底,杨乡此时再见张昭,感受的压力就非常大!

因为张昭此时率部平定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虎尔哈、窝集诸部。为大明开疆拓土三千余里。而且,李博涛还在按照他的命令沿江直下奴儿干城。

并且,张昭在半年的时间内已经大致完成对辽东军的整训。而且,传闻张昭参与了首辅更迭。

试想,在这样的人物面前,杨乡那点军中宿将的底气还剩多少?

一点都不剩的!

按照辽东的军事变革的制度,张大帅现在要把他弄回去种田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他也别想着能喊冤或者折腾出什么浪花来,老老实实的回去种地。

而张大帅事实上就在“敲打”他,将他从锦义右参将,舒服的辽西走廊调到了金州卫吹海风。

他再在张大帅面前摆宿将的架子,接下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当然,心里怨气还是有的。这张大帅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套能长久得了?只是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张昭一身青衫,微笑着点点头,让充当勤务兵的亲卫拿一个直筒玻璃杯子来,提壶给杨升斟半杯黄酒,道:“杨将军是军中的汉子,无需忸怩、拘束。”

杨乡微微沉默的坐在椅中,心里的吐槽就不说了,拿起玻璃杯喝一口温软的黄酒,揣摩着张昭将他叫到沈阳来叙述的意图。

张昭在藤椅中坐直身体,没和杨乡兜圈子,开门见山的道:“我调杨将军去金山卫,想必杨将军是很不理解的。”说着,顿了顿,看着杨乡。

杨乡有些抵触的道:“末将会遵大帅的调令。”

张昭微微一笑,从容而洒脱,话题跳跃的问道:“杨将军对大海怎么看?辽西走廊那里也有海。”

杨乡在来的路上设想很多种情况,就是没有想过这种情况:张大帅问他对大海的看法。对于大海,他的印象就是海风潮湿、非常冷。他们卫所种地的军户贫苦,那些打渔的渔民、逃户更苦。纯粹是拿命在海中讨生活。

他们在海上遇到一次风暴可能人就没了。而且个个患有风湿病,一到阴雨天气就疼的厉害。

这一次辽东分配土地,基本上海边的渔民、逃户都放弃渔业,到岸上来种地。

杨乡沉思一会,斟酌着答道:“大帅,末将是个旱鸭子。”

张昭不以为意的一笑,说道:“那你平常要多关注下这方面的消息。国泰商行正在开发永平府开平城,那里就是一个优良的港口。现在天津卫和南方的贸易,大半都是国泰商行采购的各种物资。

海禁迟早是要开的。不可能大明只允许南方享受海贸的利润,而北方这里却过苦寒的日子。

金州卫(今大连)那里有优良的深水港。而且金州卫这里的地理位置,从供应关外四布政司的角度来说,比天津卫更优越。出兵征讨东瀛必然需要船队。这里会是舰队基地。”

张昭对杨乡疏远的想法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他把杨乡调到金州卫,也就是未来的海军港口担任最高军事长官,也是看重其能力。

这个位置不算重用,但远谈不上流放。

从张昭的角度来,将军中的英才一网打尽是最好的。他可不想留下军事人才给政敌们拉拢。现在大明的国势正在向上,想要安排个把人还是很容易的。

杨乡愣了一下。他又不是傻子,张昭这样解释一番,他纵然不熟悉大致还是听的懂的。他留在广宁当锦义右参将,随着朵颜三卫的覆灭,关外四布政司的设立,那里就是个养老的职位。他的新职位倒是颇有前途。

他干的好,那将来东征东瀛四岛,张大帅就会调他参战。那升官进爵不在话下。而他这个金州卫参将,坐镇在海边,只要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自江南流入。油水还是很丰厚的,权势自然重。

当然,这不是说他准备捞一把。军中对这一块控制的很严,真理报上时常刊登警示文章。据闻后军都督府查账的账房非常厉害。

张昭轻轻的抿一口酒,等杨乡消化完他说的话,再正式的问道:“杨将军可愿意去金州上任?”

杨乡赶紧起身,躬身抱拳行礼,“末将愿意去。”

张昭微笑着颔首。

上午和熙的阳光落在二楼的阳台上,明亮、暖和。

杨乡在沈阳城中停留了三日就往金州卫去赴任。作为辽东都司下的老参将,他在沈阳城中有不少故旧需要走动一下。

张昭接见完杨乡,算是处理完最后一件大事,剩下便是等待王阳明来辽东。

清晨的餐厅中,金黄色的阳光照在玻璃门上,反射着光芒。

“小二,有王伯安的消息来吗?”

“还没有。”

“行吧。我们去城里走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