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刘之心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刘之心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将近八月中秋,京师里越发具备节日的气氛。桂子飘香,京城内外的大小店铺中到处都有月饼售卖。

顺天府府学士子兼城东美食镇勾栏2街311铺老板的李幽在勾栏瓦舍中又厮混了一日,带着微微的醉意从汇聚各种新奇玩意、把戏的大杂院中出来。

日头西斜。夕阳的余晖笼罩着热闹的街区中。不断的有戏曲或者戏法,以及叫好的声音传来。

街区里人流汹涌。一派盛世的繁华场面。

长随跟着过来,扶着李幽,嘴里说道:“老爷,李相爷府上的管事来传话,说你今晚可以过去了。”

李幽一袭青衫,身材比较矮小,走路歪歪斜斜的,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挺直身体吩咐道:“好。快去备马车我要回城。”

城东美食镇这里距离京城四十里。既然李府来信今晚可以去,他肯定是要快速赶回去。先回家洗个澡,再去李府等候着。

马车很快就来。李幽坐在马车中倚坐着,微醺的酒意反而他的思维更加的清晰。

京师这里不管何时去看,总是一派繁华的景象。而且随着京师警察局的成立,治安一日好过一日。

因为这里的治理非常简单粗暴,只要是犯罪,够得上打板子标准就立即流放辽东。

当然,现在流放到辽东恐怕也会被迁徙到长城之外去。关外那么大一片土地啊。

这惊天之功如果能送到李阁老头上去,他这个顺天府府学的生员前途总得有点吧?

要不是国子监的监生们需要坐监读书。他早就跟着张昭的路数转到国子监去。张昭有军务需要处理,当然不用坐监。他可没有这么牛逼的差事。真要把他关在国子监里不得把他逼疯啊。

所以,去年张昭国子监改革没有成功实在是太可惜。其实监生里早就怨声载道。

李幽的思维有点发散,一路到家里洗个澡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出来,重新坐上马车去小时雍坊的李府,他的思路才算是稍微聚焦了一些。

现在朝堂之中,最大的格局就是首辅刘健正在上书辞职,已经是第十三次上书,但天子慰留,不许他辞职。

对于李幽来说,他是希望看到刘老首辅去职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刘首辅离职,顺序接任首辅的就是次辅李东阳。第二,刘老首辅是朝堂中压制张昭的旗帜性人物。他去职之后,张昭的权力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他作为李阁老和张昭之间的联络人,这两位的权力大增于他而言是超级大利好啊!

马车抵达李府。此时已是夜间,层层庭院中灯火通明,还有乐曲时不时的传来。

李幽捻须一笑,下马车后由李府的一名管事带到一处僻静的花厅中稍坐等候。

片刻之后,李府的大管家专门过来陪着李幽说话。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中等身量,眉毛都白掉,看起来神情颇为疲倦,走进来见李幽正怡然自得的喝着茶,看着报纸。禁不住一笑,拱手道:“李秀才,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李幽将手里的真理报放下,起身回礼道:“钟伯客气。”他经常在李府里厮混,知道这位大管家的份量。

李阁老的兄弟、嫡子已经死的七七八八。这句话咋一看像是在咒骂李阁老。李阁老今年才不过五十七岁。正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这真的是实情啊!

李阁老兄弟四人,死得现在就剩下四弟。还是庶出的弟弟。他嫡子两个。长子李兆先死于弘治十四年。次子10岁而亡。庶子一名,周岁而亡。

现在是从四弟处过继一名儿子李兆蕃过来继承家业。

所以李阁老家里真的是人丁不旺。能得到大管家钟伯来露一面招待他,确实是李府比较看重他的表现。

李幽道:“岂敢。在下在这里正好清静的等着阁老召见。”

钟伯道:“四公子正在外面招待士子们。阁老还有些许公务,李秀才还要等等。”

李幽习以为常的道:“无妨。”他来李府多次,知道在李阁老事务繁忙。等待是常有的事。

钟伯微微一笑,人都道李秀才为人狷狂,这不还是挺好沟通的吗?招呼来一名小厮在小厅外候着,给李幽送来茶水、糕点。他才离开。

李幽等到晚上十点许,被人带着穿堂过院去见李阁老。

见面地点是在书房中。

李东阳正坐在炭盆边烤火,神情略有些疲倦,看上去像一个五六十岁的家翁,笑道:“子远来了。过来坐。”有点看子侄晚辈的意思。

李幽真算起来,七拐八弯的也算是李东阳的远支。他的恩师李教谕是李东阳的族人。而他和恩师也就隔着几代人的关系而已。

上一个李东阳这么看待的还是张昭。不过张昭如今越发的出色,而且和天子、太子关系甚好,自成一体。

李幽依言坐过去。八月中秋前后深夜里略有些冷,但真没到要烤火的地步。可见李阁老身体之差啊!

李东阳烤一会儿火,舒服的坐在软椅中,说道:“子远,朝中的局势你想必也知道。一时间半会儿也改变不了。你发一封信给子尚,让他把申请成立辽东布政司的奏章发到京中。”

李幽微微有些错愕,道:“阁老,这?”这是放弃“倒刘”吗?

李东阳摆摆手,指点道:“子远,你于利益的心思有些重。斗争也需要底线。不能耽搁国事。”

李幽还是有点不甘心,起身躬身一礼,道:“阁老,何不在真理报上发文把此事进一步呢?届时刘首辅必定去意更坚定。”

他说的此事,就是指的王承裕担任辽东巡抚之事。这是刘阁老的意见没有被弘治皇帝采用,而是听从李阁老的想法。现在京师官场是都知道的。但没人会在报纸上乱说。

如果这件事在报纸上登出来,刘健必然会求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是做样子外加试探天子。

李东阳摇摇头,“不必如此。子远,你去吧。”

李幽无奈的道:“学生明白,会把事情办好。阁老,那学生告辞。”李阁老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他纵然权势之心热络,但为之奈何?这首辅他真的想倒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