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昭的方案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昭的方案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懂归懂,具体要他出头去发起对一个首辅的“进攻号角”,他还是有颇多疑虑的。

在大明朝的此时,政治游戏是文官和太监们的权力,武将根本没有上桌子的资格。

当然,自景泰朝的夺门之变后,也没有那个武将想上去玩两把。大家都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大明朝不亡子子孙孙就有得吃喝。没有必要去干那么危险的事。

脑子稍微不好使就是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而通常来说文官和太监们的斗争能力是优于武将的。

张昭此时的身份就是武将。他身上的功名还只是个生员,也就是秀才相公。

其实张昭不大想动首辅刘健。因为按照历史的惯性弘治皇帝可能就只有两年的寿命。最多因为他的因素延长一点。稍后,九千岁就要上线。那是一个不甘心沉寂的角色。

届时,他可以大有作为。根本没有必要承受来自文官集团的警惕、敌意。

张昭心里思索已定,微笑着道:“子远,你的想法是…?”

李幽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道:“子尚兄,以你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最简单的方式是你公开弹劾刘老大人。届时天子必定会选你和罢黜刘老大人。”

这是必然的一个结果。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因为刘首辅此时已经七十一岁,而张昭才十九岁。且张昭每年都会给弘治皇帝带去四五十万两白银的好处。而在军事上张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政治上,刘首辅却是有人可以替代的。

李幽接着道:“但是,这种方式对你而言后遗症太多。我以为,你可以写一封密折给天子,详细的陈述辽东巡抚对奴儿干都司布局的意义。我再为你向李阁老沟通,则大事可成。”

张昭笑一笑,并不着急表态。

所谓“大事”就是首辅之位更迭,这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确实是大事。

李幽的意见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两点:第一,他搞定弘治皇帝。第二,此后李东阳一系的人马会出手。

至于出手的方式…

想到这里,张昭看着袅袅水汽后的李幽,问道:“子远,京中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发生?”

李幽嘿嘿一笑,竖起大拇指,“都瞒不过子尚兄啊。京中有商人走通外戚张鹤龄的门路,请求将十七万引旧长芦盐场的盐引免于盐课,天子许之。户部尚书侣钟为此事忧心忡忡,屡屡上书天子。朝中诸多权贵对其不满。侣尚书之位不稳。”

浑水好摸鱼啊。

张昭听得摇头,心里感慨。张鹤龄就是大明朝的搅屎棍。常常为一点私利去败坏国家制度。但凡稍微讲规矩、原则的大臣都不喜欢此人。但有张皇后的庇护,谁能奈何他?

弘治皇帝就是个宠妻狂魔。

张昭琢磨了一下,答复道:“我不会向天子上密折。我的意见都是在奏章里公开的。”

上密折,就意味着他在寻求弘治皇帝的大力支持。这是一种类似于逼迫弘治皇帝表态的方式。弘治皇帝还只剩下两年多的寿命,他现在不用圣眷,等弘治皇帝大行,想用也用不了。

但是,他并不想去逼迫弘治皇帝。这么干不地道。弘治皇帝对他还是很不错的。

弘治皇帝正儿八经的老师是前首辅徐溥,刘健、谢迁都是徐溥的拎包小弟。但不管怎么说,刘健刘首辅教过弘治皇帝学问,可以称一声老师。

以弘治皇帝的性格,估计还是想给自己的老师留一分体面的。

张昭道:“李阁老不打算让其门生、弟子进辽东这里历练吗?这我可以答应下来。另外,请子远兄转告李阁老,最多在九月份我将为大明新增两个布政司的地盘。

其一为辽东布政司。其二为渤海布政司。

在这之外,我将会率军重新将奴儿干都司设在蒙元时期的东征元帅府之地。辖地千里。这份功劳必定是归属于朝廷、天子。只是还需要朝廷准许设立才行。”

李幽一路上从京师风尘仆仆的疾驰而来,心里不知道想了多少种方案来说服张昭。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运用张昭对弘治皇帝的影响力来占据此次朝争的先机。

他相信张昭也感受到首辅刘健对他的恶意。也不想看到这位执拗的老大人继续坐在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

他之前和张昭闹翻过一次,好不容易在老师的情面下才能继续奔走,所以他固然心里非常想达成愿望,但不会给张昭提一个后患很大的方案。

所以,他才说出密折方案。

但是,他现在听到的是什么?张昭在大明奴儿干都司的行动竟然如此的顺利吗?竟然是开疆拓土三千里!

李幽哆嗦了一下,脸色因兴奋渐渐的变红,身体微微前倾,道:“子尚兄,此言当真?”

张昭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战功在大义是归朝廷、内阁的。但是那个首辅应张昭所请下令设置新的布政司,那绝对是要在青史上记一笔的啊!

刘首辅还在这个位置上,只要张昭的奏章上来,他肯定不会拒绝。那这份功劳和李阁老可就没关系。

张昭洒然的一笑,沉稳的道:“辉发部、乌拉部已经是大明的。图们江边的东海女真已经尽数剿灭。设立渤海布政司的条件完全成熟。而三江平原上谁敢抗拒大明的招安?今年九月份我一定能打到奴儿干城去。重新勒石记述此功。”

“好!”李幽猛的伸手拍桌子,振奋的站起来,拱手道:“子尚兄真是当之无愧的国朝名将。我这就回京将这消息转述给李阁老。还请紫尚雄静候佳音。”

说着,也懒得再多停留,带着随从重新在牛皮袋中灌了清水,拿了干粮,风尘仆仆的返回京师而去。

李幽到来又离开,相当于是解了张昭的后顾之忧。他之前也没想到朝堂上会因他而发生这样的变故。

在李幽离开的第三天,自沈阳城出发的高一典带着整训完的新军三万人抵达。

张昭的注意力再次回到军事上:灭虎尔哈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