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从沈阳城出来前往城外两里处的黄土大道上,可以看到一片勃勃的生机。

辽东各卫所的改革现在还没有完全铺开,但是随着辽东总兵郭令被贬谪大宁都司预备役,张昭的命令在各地畅通无阻。

临近沈阳各卫所下属的富余人口都在往沈阳这里汇聚,准备赚取口粮、银元。

赵师爷对聚拢在他身边的海西女真贵族们道:“咱们大帅的性子,诸位应该有所了解。不要试图私下里给我们这些幕僚送礼。你们直接送到总督衙门,做个登记,收益比私下里送礼大得多。”

“是,是。”

“我们听赵先生的。”

多罗身为一部首领脸皮自然是厚的,不着痕迹的把硕大的东珠收回到衣袖里。

话说,辽东这里有三宝:东珠、人参、海东青。东珠盛产于松花江、黑龙江,质地圆润硕大,色泽晶莹透澈。价值千金。

赵师爷满意的一笑,接着道:“诸位,我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道诸位愿不愿意听?

第一,诸位要仔细想想,是想部族里的青壮全部进矿山挖矿,或者修路,妇孺归为别人的奴隶,还是想好好的活着?

第二,诸位究竟是想当一个作威作福的部落首领,还是更愿意当大明的一个地方官。”

赵师爷环顾一圈,见身边的十几名穿着皮毛衣服、各种服饰装束的女真贵族们,道:“第一个问题,我看是不用回答的。当然,谁要是愿意举旗判明,我想大帅肯定是非常欢迎的。

诸位的想法,我大致知道一些。无非是现在朝廷大军云集沈阳,你们得低调一点。等朝廷大军过后,再做打算。

我可以明白的告诉诸位,改土归流一定会在今年内执行。所以,这就是诸位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关外是法外之地,是苦寒之地。诸位很想自己的子孙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做一个大明的富家翁、官吏不好吗?一县之地的官吏足以安置诸位。

我给你们数数啊。知县这肯定是要由朝廷任命的。这是进士官。诸位的子孙若有人能读书上进,县丞、主薄肯定是可以当的上的。另外,负责治安的典史必定是诸位的囊中之物。

另外,县中可能还会设巡检,除开吏员等职位外,还有镇、村的行政官员,这一批必然是任命诸位担当。

改土归流,以诸位的家产恐怕能置办几百亩地吧?衣食无忧。难得诸位不想安安稳稳的把家业传承下去?”

赵师爷这番话明里讲好处,暗里讲威胁。反正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张大帅只给你们这样的选择,你们尽量往好的选吧。在下言尽于此。

至于说有个别人更喜欢大权在握的在部落里当山大王,欢迎!热烈欢迎。

大明的士卒早就嗷嗷叫的想捞军功。

这样重大的事情,在场的十几个部落贵族们不可能轻易的下决定。

都是打着哈哈,陪着赵师爷说笑到新军营中,登记后留下礼物,取了各自的官印、官府、敕书就准备往开原、镇北关回各自的部落。

抚顺关的道路那边已经被堵住。

一行人将近三百人的队伍当天下午就离开沈阳城。立沈阳城越远,队伍里的气氛就越轻松。

“张大帅虎威啊!”叶赫部的博多傲对身边的随从感慨着。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大明第一名将,他深切的感受到那种恐惧、森然的冷意。仿佛山中之王的东北虎。

博多傲一边感慨,一边看着官道边聚拢在一起商量的他父亲四人。分别在即,海西女真四部的首领要相互沟通一下,交给底。

官道旁的柳树下,微风徐徐而来。

丰生额在树下,抱臂听着乌拉部首领额勒在发恼骚,“张大帅简直是乱来。我们乌拉部在松花江流域繁衍百年,就是朵颜三卫都没能把我们的土地夺走,他一句话就想要划走我们部落里十分之九的土地?”

辉发部首领库门苦笑,“谁说不是?丰生额首领,你有一个好女儿啊。你们叶赫部损失最小。还占有辽河边的土地。”

丰生额叹道:“张大帅没收我女儿啊。我连门都没摸到,直接被他的亲卫首领王将军训斥一通。诸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赵师爷上午的那番话八成是张大帅授意他说的。”

哈达部首领多罗愁眉苦脸的道:“丰生额首领,你这是站着说话腰疼。我们哈达部的精华之地全部都在平原上,张大帅轻飘飘的一句话划走。回头粮食都不够吃。难道靠在山中打猎吗?”

四人商量了一会,于三日后各自出镇北关返回部落。

他们都是老狐狸,虽然都没有明确的表态,但对各自的立场还是清楚的。

在海西女真四部返程的路上,辽东大地战火重燃。

弘治十六年四月初十,张昭令辽阳军左千户杜声率部两千人,出抚顺关,扫灭建州女真浑河部。

令宁远军作为后援,徐徐前出,沿浑河往北,灭掉建州女真哲陈部,打通到辽源的通道,在战略态势上完成对哈达部的包围,以及威胁辉发部。

大批的粮草和各种物资开始往抚顺关转运。

新军营下属的主力团李逍遥所部和韩瓒所率领的广宁军为第二梯队。出关后,沿苏子河将反叛的苏护部灭掉。顺势把建州卫、建州左卫也灭掉。

张昭亲率辽阳军右卫、新军营四团、辅兵二团为中军出关作战。

四月初十的下午四点许,杜声率辽东镇精锐两千余人抵达浑河部的堡寨:萨尔浒。

此城距离抚顺关约三十里。

明军的旌旗在晚风中飘扬,两千步骑,围三缺一。

一名千户骑马往中军而来,在马上行礼,道:“大人,天色将晚,咱们攻不攻城?”

杜声四十一岁,为定辽后卫指挥使,辽阳军中人称“老杜”,平日里笑呵呵的,脾气特别好。然而,此人倒向张昭最快。私下里被辽阳军中耻笑。

当然,这个“耻笑”多半是心中不忿。因为张大帅令他为大军前锋。这样的美差谁不羡慕。难道还不许他们说几句酸话。

此时他率领辽阳军左卫大致的底子是他的定辽后卫,掌控力度非常强。

杜声一手勒着马缰,一手捻须,道:“当然要打。否则,大帅怎么能知道我辽东军之锐利。把大帅交给我们的炮兵叫上来,把这城堡给轰塌。炮兵调试需要时间,你先派人去喊话劝降。他娘的,大明天兵至此,浑河部竟然敢紧闭城堡大门,不出来拜见劳资。”

身边的亲卫们一阵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