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

明帝国的崛起 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随着第一阶段的改革开始,辽西走廊这里的卫所兵们开始不断的往广宁城汇聚,开始整训。

张昭身边带着的三个团,分别抽调精干的军官和甲等兵组成教官团对先期到来的士卒进行军训。

完全是按照新军营的标准来。

而辽西这边军队的后勤供应自然也被后军都督府接手。实际上,自去年张昭总督三镇军务以来,辽东镇的后勤其实就是走幽州商行的帐目。

只是当时张昭令幽州商行如数下发,照常即可。他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剿灭朵颜三卫上面。没有必要去引起辽东镇的动荡。

而此时朵颜三卫已灭,辽东镇再不动动,那就真是死水一潭。

现在,最大的动荡来了。

广宁城中的军营校场上,刚开始军训几天的两千余士兵正在春日下站军姿。

一排排,一列列,穿着棉布军装,方阵漂亮至极,又安静至极。

广宁城本质上还是一个卫指挥使的所在地,小城里肯定装不下太多的兵马。等两万卫所兵汇聚在这里,地方肯定是不够的。城外新的军营正在修建中。

张昭正和锦义右参将杨乡闲扯,亲卫首领王武在一旁陪着。

杨乡刚刚拒绝张昭的提议,担任辽东军第一师的军事主官。作为参将,就算是大明的军衔改制,他能拿到“卫指挥”的军衔。担任第一师的指挥官并不是问题。

“下官年老,恐难以学习新战法,还是统帅守备军吧。”

张昭也没有强求杨参将在接下来和辽东总兵郭令的斗争中一定要站在他这边。人各有志嘛。只要杨参将配合改革,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想想看,蓟镇军近二十名参将、游击,最开始愿意给他卖命的不也就三四个人吗?

此刻,两人正在校场边的水泥道旁,正对着校场“观看”,旁边随从们跟着。参谋高一典把信使带过来,建州女真苏护部叛变的消息震的众人目瞪口呆。

“我草。”王武爆了一句粗口,豹眼瞪得老圆。辽东镇这帮人还真敢啊!

杨乡五十多岁的年纪,震惊的半响说不出话来。

郭总兵那帮人狠啊。真要再等两三个月,张大帅把辽西这边的兵权一收,三个师的火器军到辽阳,那简直是横推。

所以,他们就提前搞事?

但兵变、闹饷这都是内部矛盾,你把女真人扯进来,这是什么意思?这要出大事的啊!

忘记蓟镇总兵阮兴怎么死的吗?被查出来和朵颜卫勾结,直接送到京中问斩。

张昭无可无不可的笑一笑,“胆子不小啊。”他几乎一瞬间就知道“真相”。苏护部早不反晚不反,这还用猜?

朵颜三卫合起来五六万骑兵,这些年威压的海西女真四部不敢动弹。

而海西女真四部所占的基本都是膏腴之地,其部半耕种半渔猎,其所属的一部分土地就在松嫩平原上。

四部的实力大约有一万五千带甲之士。

他们能占据这片膏腴之地,当然不是凭借着名头。大明在奴儿干都司的卫所,并没有如中原那样划分地盘。而是直接把卫所的名号发给各部落。

所以,这四部的地盘都是打下来的。

在建州女真这里,大明设置建州三卫管理下面共计有八个部落。而实际的管理则是非常松散。

他们所占据的地盘在长白山脉一线,其实单纯的论土地肥沃程度,是不如海西女真的。

他们不是不想占领更好的地方。但实力不如人啊!

他们的兵力总计在三四千人左右。总人口不超过三万。没见老奴当年起兵,早期打来打去都是几百人。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建州三卫因毗邻大明,而大明待之甚厚,他们的经济、手工业在弘治年间正逐渐的发展起来。他们又有在抚顺关互市的优势,正在逐步的壮大。

万历末年,老奴能依靠建州卫所在的人口、工匠,逐步的统一建州女真八部,是有着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的。其一,大明的优待。其二,经济、手工业的优势。

回到正题。

张昭所面临的局面,不要看信使回报的很吓人,其实就是领建州右卫的苏护部首领布耶楚客造反了。大概兵力极限值是一千人。

所以,在军事上,这根本没有任何的威胁。不说用新军,只要辽东镇的边军拉一个满员的千户出去,就能把他砍得七零八落。

不要嫌弃辽东边军水。正德年间,刘六刘七在山东起义,把调去的明军打得落花流水,但边军一南下,那真如刀入豆腐般的轻易迅速扑灭叛乱。

这事关键是在政治上:张大帅逼反建州右卫啊!

张昭对杨乡道:“杨参将,广宁城这里的改革,你费点心。”

杨乡头发花白,但不敢在张昭面前倚老卖老,抱拳躬身道:“下官领命。”

他不担任辽东军第一师的主官,又不想和同僚们起冲突的缘故,稳一手。也有“识趣”的原因。

张大帅整训蓟镇军,直接掌控蓟镇军两个师。那辽东这边呢?他没打算上张昭的船,何必去“卡位”呢?

张昭点头,“小二,曼成,我们回营中。”

庞泰统领参谋部,最近都在指定“清理”的奴儿干都司的策略。新军营初级学堂出身的高一典跟着张昭充当亲随。张昭为他取表字:曼成。

这也是相当亲近的举动。

回到军营,张昭直接下令,“曼成,传令下去,调查苏护部反叛的情况。”

又对庞泰道:“小泰制定平叛计划。把消息传到下去。”

新军营没有对内的情报机构,对外的情报机构却是有的。统一放在斥候营中。

其实大明朝也有对外的情报机构:锦衣卫。

不过,张昭可以把新军都洗成清一色,但不能把手伸到锦衣卫这种机构里面去。

钱宁什么的,那都是小儿科了。锦衣卫真正厉害的情报人员,又不是京师街面上收保护费的那帮人。

军营大帐里,随即忙碌起来。

王武给张昭端一杯茶过来,略有些担忧的道:“相公,会不会出事?”

他问的不是叛乱能不能平定,而是问辽东这里的局面会不会崩坏?

张昭负手站在辽东都司的沙盘前,平静的道:“那倒不会。本来准备在广宁这里多呆一段时间了。现在得提前去辽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