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

明帝国的崛起 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国泰商行是弘治皇帝的,这不能动。大明皇家银行是张昭个人的,这还不能动?

而户部尚书侣钟作为能臣,也并非是针对张昭。从户部尚书的职责而言,谁愿意把铸币权给一家私人银行?

一枚弘治银元差不多含银量是六钱,要当一两银子用,这里面是近四成的利润啊!

这钱难道不应该归国库吗?

无论谁来当户部尚书,都不可能让张昭去赚这笔钱。当然,铸造技术只有皇家银行有。工部都没有。因此,需要和张昭谈一谈。这年头除非是被抄家,大臣们的私人财产还是受到保护的。

所以,是否有人给侣尚书吹风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刘健作为首辅,在此事上直接表态,斩钉截铁的道:“理当如此。”

这就是张昭当日得罪刘首辅的后果的最直接体现。

其实,一般而言,越是重要的人物在议事时其表态就越靠后。因为,如果他态度亮出来,结果事情是相反的走向,那对其声望是致命的打击。

但此刻户部尚书侣钟高举“大义”之旗,刘健心中早有决断,因而直接亮出态度,摆明车马。这也是他观察重臣们谁和张昭走的近的机会。

张昭一介武勋,在这样的场合当然是没有“小弟”的,事实上他就是年纪最小的人,时年十九岁。

他只能亲自下场。

张昭站起来,对首辅刘健拱手一礼,道:“阁老,户部当然应当拥有铸造弘治银元的权限。下官赞同。”

张昭这话说出来,不少人都有种刘阁老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但同时亦觉得张昭很“悲哀”。

辛苦一场,上跳下窜,又是研发制造银元的技术,又是说服天子,又是在报纸上造势,结果在庙堂之上,所有的好处瞬间被刘首辅拿走。何苦来哉?

礼部尚书张升就觉得非常痛快。小伙子,你还跳不跳?别着急,这还只是今天的开始。

河东派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啊。侣钟成化二年的进士,和城西白马书院山长唐宽是同年。

太监张忠嘴角慢慢的勾勒出一抹笑容,在正殿的墙角看着站起来的张昭。

他和刘瑾有同感。这位新秦伯独占天子、东宫的宠信,那他们这些内监怎么办?

把张昭弄下去。

英国公张懋心里叹口气。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他处在张昭这个处境该怎么办?

有舍才有得啊。

这一大笔“横财”只能是舍弃,为等会接下来掌握大宁都司的军权打好基础。朝廷总不能吃相太难看吧?

鉴于张昭以往机敏的表现,坐着的庙堂重臣们都知道他肯定要“挣扎”一下。但是,效果如何这就很难说。

每位大臣神情、想法不一,都是看着右侧长桌前站起来穿着一身绯袍伯爵官服的张昭。

张昭“敷衍”完刘首辅,转身面向弘治皇帝,躬身一礼,道:“陛下,臣奏请在银元上印刷陛下天颜,使得我大明百姓俱感念陛下治理天下的恩德。”

“嚯…”

养心殿中响起轻微的哗然。

新秦伯张昭这是公认的跪舔皇帝,还要不要读书人的节操?还要不要大臣体面?

好吧,他本来就是武勋,确实不用要节操、脸面。

其实有几个大臣心里有点酸:张昭角度找得好啊。这拍马屁的水准…

其实明代的文臣,名臣一流的自不用说。但是要说拍皇帝的马屁真不算个新鲜事。前面的成化朝就不说了。正德后面的嘉靖朝,首辅夏言青词就写的好。

李东阳看着张昭那挺拔的身姿,心里笑着摇头。他已经知道张昭接下来要怎么做。

腊月二十五日张昭进宫说起这事。前两天天子已经和他们几个阁臣沟通过,还拿出铭刻着他图像的银元。有图像的比没图像的银元好看的多。

这事他们三个阁臣是同意的。这点面子能不给天子?那还谈什么君臣相得?

但是,张昭这是第一次在朝臣面前提出来,这就占了先手。

张昭和弘治皇帝没有就此次“御前会议”沟通,腊月底面圣时该聊的话题都聊了。这时,张昭提出来,弘治皇帝心中就是一喜,装模作样的犹豫道:“如此可行?”

李东阳、谢迁两个阁臣表示赞同。答应了的事情,内阁自不会反悔。刘首辅七十一岁的人有点拉不下脸来。

谢迁发挥巧舌如簧的水平,吹捧道:“陛下自御极之来,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体貌大臣,开广言路,节用爱人,休息乎无为。于此十六年,父老称弘治之盛。

如今,文有大明会典,遗泽后世。武有覆灭朵颜三卫,威震诸国。铸造弘治银元正当其时。厮令天下万国之臣民,知我皇明天子之御颜,流芳百世。”

谢迁如此猛的火力,一帮朝臣们立即跟上。这也不算昧着良心说话。弘治十六年,文治武功远超前朝。他们这些大臣吹捧皇帝两句有何不可?

也是吹捧我们自己嘛!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顺水推舟的张昭道:“准卿所奏。”

张昭高声道:“陛下圣明。臣回去就令大明皇家银行将铸造工艺进献给工部。为保证银元尽快流通天下并四周诸国,臣恳请陛下允许大明皇家银行拥有铸造弘治银元的权限。”

弘治皇帝笑着道:“准。”

弘治皇帝话音一落,所有人都知道大局已定。

庙堂诸公都是老油条,宦海多年。张昭其实玩的是一个套路:他率先表奏印刷天子头像到银元上有功,所以天子要赏赐他。

至于赏赐什么?张昭随口扯出一个“推广弘治银元”的理由,天子正好顺着他的话准奏。

当然可以去反对天子赏赐皇家银行拥有铸币权,但你能“说服”天子吗?

张昭愿意给技术,户部已经拿到大头。张昭只要共享铸币权而已。这点“小事”,弘治皇帝会不帮忙?真当大朝第一红人的名头是白叫的吗?

首辅刘健瞥了张昭一眼,没有纠缠,开启第二项议题,“接下来讨论天下矿产的法规。谓之:资源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