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六十章 视察

明帝国的崛起 第四百六十章 视察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开平中屯卫(唐山)的铁矿主要集中在迁安、滦州一线。

而开平卫钢铁厂的炼钢厂区设在沙河边。占地面积数万亩,月产量数吨钢。距离主城区约六十里。

张昭抵达钢铁厂时,一座座炼钢炉正在启用,炼钢的场面极其的恢宏。滚滚黑烟飘向天空中。

这个年代就别讲什么环保了。能练出好钢才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等等因素都要向后排。

环境和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明显是要优先保证工业化的。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谈环境。

张昭前世里看过某个女主持人拍的记录片,对这位后来移居到大西洋另外一端的女主播,很不以为然。

要求保护环境是没有错的。把儿子出生的缺陷赖到国家治理环境不利上,这不对吧?

同理,在片子里面大量的宣传“去工业化”的观点更是扯瘠薄淡。没有工业化,没有钢铁,鹰酱的舰机天天来晃,靠什么挡?

她最后不是去大西洋那边定居吗?这种把话说的漂漂亮亮,还夹带着私货,最后拍拍屁股走人的人,有什么好推崇的?

(有一个采访视频,丁礼仲院士当面反问她,“中国人是不是人?”,感兴趣的去看看她怎么回答的。)

什么自费拍摄的?那片子后面写的明明白白,感谢“福特基金会”。这种非政府组织是干什么的,谁不知道?臭名远扬!

具体的炼钢技术,张昭并不大懂。董朗让钢铁厂的总经理叫来几名负责的大匠陪同讲解着流程。

听着工匠们介绍,张昭勉励他们几句,要求开平钢厂给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食宿、工资待遇。

明朝有一种东西叫做“匠籍”。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家有足够的工匠可用。但是也使得工匠们生活困苦,在给朝廷打造兵器时极其不用心,完全丧失主观能动性。

新军营下属的工匠早就把待遇提起来。但是“改籍”的事情,张昭一直没有去碰。

等年前回京之后,他给弘治皇帝提一提这件事。也是时候废除这种制度了。

视察结束后,钢铁厂的苏掌柜安排张昭、董朗一行在厂区中吃饭。这算是一种国朝特色。

钢铁厂的水泥瓦屋食堂中镶嵌着玻璃。窗明几亮。在午后两点时,热闹非凡。各种“硬菜”不断的被送上来:牛肉、羊肉、猪肉炒出的菜肴堆的满满一碗。

坐在张昭这一桌的都是几名大匠。

张恭就是其中一名。他三十五六岁,面色黝黑,中等身量。穿着钢铁厂的蓝色工人制服,冬季款式。这是由京师纺织厂出产的棉布,由钢铁厂这边采购,统一裁剪的厂服。

他因改进炼钢炉的构造被新军营传令嘉奖。这次开平卫钢铁厂能批量生产雁翎刀,他是首功。

张昭用卫生筷给他夹了一块红烧肉,道:“张大匠,我知道你。干的好哇。你是我们开平刚厂的宝贵财富。”

以张昭的年龄,说出这么老气横秋的话,实在很违和。但是以张昭的身份,这番话是非常得体的。

张恭激动的满脸通红。他祖宗往上数三代都是大明的铁匠。但没有一个人有他今日之荣耀。张大帅的礼遇,他回去都可以在祖宗牌位面前烧香。

他站起来,举起酒杯,结结巴巴的道:“大帅,草民斗胆敬你一杯…”接下来的祝酒词因紧张忘掉。

“坐,坐。”张昭做个手势,温和的笑一笑,和张恭碰了一杯,见其他几位大匠也想向他敬酒,道:“我敬大家一杯吧。”说着,拿着酒杯站起来。

宽敞的食堂中,十几桌人都安静下来,看着张昭。

张昭环视全场,朗声道:“诸位,一个国家的脊梁是靠钢铁来支撑的。而你们就是钢铁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今天在座的有管理者,有技术人员,对朵颜三卫决战的胜利有你们的一份功劳。我,代表朝廷,代表全军将士们敬你们一杯。祝愿我们开平钢厂越办越好。祝愿大家再创辉煌。”

“啪啪啪!”

瞬间,食堂中掌声如潮。

张恭站在张昭的身边,用力的鼓掌。

而隔壁桌子上的董朗看着这一幕,心潮起伏。如果说大明正处在天翻地覆的变化中,一个不可抵挡其到来的时代浪潮中,这个时代、这个浪潮的推动者就是张昭。

回程的路上,董朗还陷入在这种情绪中。

张昭的马车在水泥大道中疾驰。

张昭中午喝得有点微醺,倚在马车内的塌椅中,询问道:“元明兄,要收购的铁矿山谈好了吗?”

董朗收回看向车窗外的视线,那是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道:“那座铁矿山归蓝家所有。昨天,兰夫人派人回信,同意我们收购,就是份额还想再谈谈。我没同意。”

张昭点点头。他并不关注具体的商业谈判。随着兴州府那里发现金、银矿。关于天下所有矿山的开采律法即将推出。全部都是出售经营权,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下一步,钢厂要配合新军营研究院研究铁轨技术。我要把铁路铺起来。现在的交通实在太烂。”

董朗赶紧拿铅笔记下来,道:“是。”

在张昭视察开平钢厂时,遵化县的卫举人接到张昭的书信。

腊月初十,遵化县中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氛。各家商铺外都挂着旗幡,迎风飘扬颇为喜庆。

自张昭率军和朵颜三卫开战后,遵化县中但凡有胆量出塞运送物资、经商的商人都赚的盆满钵满。

夜幕徐徐的降临,卫府的上房中一片漆黑。卫夫人带着丫鬟们进来,点亮蜡烛、点燃谈判,心疼的道:“老爷,什么事情难成这样?妾身的兄弟们还等着你去开席呢。”

卫举人摆摆手,“妇道人家,不要管外事。”

说完,又觉得语气有点重,握住妻子的手,温声道:“为夫这就去陪内兄他们。”

卫夫人和卫举人相濡以沫多年,通情达理,道:“老爷心里有事,妾身去说一声。都是自家人,必不会见怪的。”

卫举人摇摇头,“没事。我已经决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