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

明帝国的崛起 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韩梁、黄伯这里闹出动静来,周边几十名朵颜卫人旁观着。

秋雨淅沥的下个不停,茂密的树冠并不能遮挡住多少雨。

这群人跟着灭里狼狈的往北逃窜,牛羊、帐篷自然是没有带在身上。脸上、身上都带着雨水。

黄伯被小吴踢翻在泥水中。

韩梁冲到雨地来,提着他的衣领,愤怒的道:“老混蛋!朝廷把我们韩家害得这样惨,你还惦记着干什么?你儿子、女儿都被流放到辽东啊!知不知道流放是什么待遇?”

黄伯耸拉着脑袋,他不会和大少爷动手。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的“道理”。

主仆的情分,他心里当然有。所以,他陪着韩梁到塞外来。这条命,他就算卖给主家。

但是,主仆的情分再大,不能大过他心里的另外一条“道理”去:他不想当一个鞑子!

要说他对朝廷有多么的喜欢、感激,那是瞎说。不是张大帅清洗蓟镇军,直接把韩家抄家,他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当中?他本来应该是遵化县中人人尊重的“黄伯”。

但是,他从未想过给鞑子做事。

经商归经商,各取所需。而他陪着大少爷来塞外透露明军的消息,真实情况是为大明在做事。

他五十多岁的人,年轻时的记忆历历在目。鞑子在边关烧杀抢掠。他投靠鞑子,若传回到遵化去,他还能进祖坟吗?他的子孙后代能抬起头做人吗?

“你们在干什么?都过来,灭里大人要见你们。”

朵颜卫的那颜灭里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但是游牧很辛苦,他看起来颇为衰老。

圆脸,像一个冬瓜。矮壮的身躯,扎着小辫子的发髻垂在脖子两边。穿着羊毛织的大衣。坐在一张矮凳子上。

灭里摸着自己的辫子,听侍卫把情况说一遍,道:“去把韩夫人叫来。”

片刻之后,韩芷慧过来。看到自己的大哥和两个长随跪在雨地中。紧紧的抿着嘴。

灭里看着这个风韵犹存朵颜部中有名的美人,目光欣赏。这是他从侄儿手中抢来的。他侄儿自然是被他杀掉。指着跪在地上的三人道:“你来说说该如何处置他们?”

韩芷慧屈身行礼,道:“贱妾都是大人的财产。此事自然是随大人的心意。”

灭里满意的一笑,在看韩梁三人,矮冬瓜脸上带着残忍的笑意。

此时,他内心中早就后悔派兵攻打古北口,并偷入顺天府中袭扰。否则,怎么会惹来明廷的大军?

而出这个主意、和他联络的就是韩家。所以他才会在最近一个月中冷落美艳的韩夫人。

“老头,就是你想要逃走?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确定要回到明朝去?”

长相如同黄鼠狼一般的黄伯,给雨水浇的浑身湿透,冻的发抖,蜷缩着道:“是的。”

他听的出来这鞑子在威胁他。他是真的不想再往北走了。再往北去,变成鬼都找不着回去的路了。他圆滑、小心、谋算了一辈子,在此时却顺着本心来回答。

中国,自古就有家国天下的文化、概念。这是一种很朴素的家国观念。黄伯说不出来,但他知道他是大明的百姓,不想当鞑子。仅此而已。

灭里嘿的一笑,站起来,从侍卫手中抽出刀,走上前,“很好。那我送你一程。”

一刀将黄伯的脑袋砍下来。

韩梁顿时吓的瘫软在地。自出关以来,他的复仇大计屡屡出现挫折、问题。他也没想到他今晚只是大吼几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这时,一直跪着的小吴忽而道:“大人,小人有话要说。小人三人是明人的间谍,特意带来消息迷惑大人的判断。小人愿意投降,为大人效力。”

“小吴,你…”韩梁的怒火再次从心底冲起来,伸手指着他忠心耿耿的长随。

灭里哈哈一笑,“很好。”

他战败正需要一个借口。而这个借口,被这个青年很完美的送到他面前来。

再一刀,将韩梁杀掉。可怜韩大少报复张昭的“雄心壮志”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命丧黄泉。他死在了他想当狗投靠的主子手中。

然后,命人将小吴作为他的奴隶带下去。

至此,出塞的三人其命运就此截然不同。

燕山山脉中的秋雨下了一夜,在第二天的中午时逐渐变小。

在初战告捷的文书还在顺天府的道路上狂奔时,古北口内的各种后勤人员开始冒雨出发,和前线恢复联络。

傍晚时分,位于今滦平县的小镇中,到处可见明军的伤兵、青壮,还有往前线去的新军营连队。

真理报社的随军记者宋兴启在衰败的小镇中茶馆中喝茶。说是茶馆,其实就是用绳索在柱子上拉起一块隔水的毡布,摆几个桌凳,就成了茶馆。

宋兴启今年三月份毕业于新军营初级学堂,是第一批毕业生。他们本来有六个人在报社中做事。如今赵统和张静去了辽东的真理报分社。

还有两名同学被抽调到国泰商行做事。国泰商行的摊子铺的很大。隶属于后军都督府的幽州商行,现在还和国泰商行是一套人马。

还剩下他和一名女同学在报社中做事。他因为是男生,被派出来,实事报道这次张伯爷剿灭朵颜三卫的战争。他的稿件将会直通报纸第一版。

“这位兄弟请了。”宋兴启十七岁的年纪,客客气气的和一个桌子上喝茶的三人搭讪,聊起前面战争的情况。

“这场雨没下好啊!不然,现在都打到朵颜城去了。大军都停下来。”

“嗨,不说朝廷大军走不了。咱们这些小吏一样的难受。早点把鞑子都赶走,咱们勘探队也安全。”

“话说鞑子真是差劲啊。燕山这里的土地肥沃,他们却用来放牧,真是脑子有病。就我的眼光来看,这里至少能开垦出五十万亩以上的良田来。”

宋兴启等人闲聊着,旁边几人也加入进来。他们的身份分别是:真理报的随军记者、由新军营中调任蓟镇军中的军法官、改革司的两个吏员。他们来勘察良田。

还有,两个刚刚通过后军都督府招考的第一批不入流品的小官,他负责陪着工部的工匠、吏员们在兴州这里勘探矿产。最主要的任务是找金矿、银矿。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宋兴启(记者)、朱奕霏(军法官)、李晟(改革司小吏)、瞿嘉(后军都督府小官)、陈渠(工部工匠)。

在这场战争之中,他们在此相聚。相信在时代的洪流中,在这场必将铭刻在史书中的战争里他们还会相遇在战场的各个角落。

此时,他们因为初战告捷,他们都非常看好朝廷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