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三百七十六章 装逼不易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七十六章 装逼不易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进入七月就是初秋。早晚之季,气候便渐渐的凉快起来。金红的朝霞洒落在城东半里处的报社镇中。

此时,报社镇沿街的两排早餐店铺中里外都是食客。支起的铁桶被煤块上的火苗烧着,沸腾的高汤在清晨飘香。令人食欲大增。

“来一碗卤煮、一碗豆泡汤,一碗面茶。再来几笼包子、烧饼来半斤。”

余夫子熟门熟路的点着早餐,和李梦阳、方珍两人一起坐到酒楼的大堂中。

这家名叫“望海楼”的酒楼,不仅经营中餐、晚餐。早餐也做。

李梦阳时年三十一岁,在三人中算小子辈,但他却是《文学报》的主编。这时,乐呵呵的夹起汤包,慢条斯理的吃起来。报社通常在早上并不忙。

他为办报,连户部点卯都懒得去。不过,鉴于他在士林上的声望,户部堂官侣钟也没管他。

自六月中旬,朝廷开报禁之后。京中在极短的时间内新增了十一家报社。如今,加上真理报、论道报两家前辈,十三家报纸的报馆全部都在报社镇中。

为此,报社镇的人流,新建的屋舍、厂房都在增多。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此时:整天街上来吃早餐的食客极多。

南北走向的报社镇其繁华在向外延扩张。由一条街道,扩充为两条街道。

文学报的报馆位于报社镇的南端。从那里出去,恰好可以顺着拐到南城外的法华寺一带。

文人墨客都爱去那里啊!法华寺那一带的姑娘和教发司的姑娘各具风情。

如今京师这里越发的繁华。夜生活丰富。城外没有宵禁,反而更受一些人的喜爱。

五十多岁的方珍穿着洗的干净的蓝色文士长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环顾四周,忍不住微微感慨道:“报社镇是愈发的兴盛啊!望海楼早餐生意便如此之好。”

余夫子吃着面茶,带着一种参与在时代洪流中的兴奋感,道:“连器,报业兴盛正是言路大开的表现啊!你我亦能藉此发挥余热啊!正所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是吾辈报业人之心愿。”

方珍,表字连器。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句话出自真理报张昭的某篇文章。如今流传的非常广。

李梦阳笑一笑,喝着豆泡汤,说道:“这两天京中还在热议朝廷要剿灭朵颜三卫的国策。在下其实颇为不懂,且不说能不能剿灭朵颜三卫,这策略为何要公开呢?”

李梦阳是弘治六年的进士。因弹劾寿龄侯张鹤龄,成功“作死”一次,不久前才返回京中。他于文学上颇有见地,但在政治、军事上等同于小白。

余夫子宦海多年,摇头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新军营要击败朵颜三卫不难,但是想要剿灭基本不可能。新军营名传天下。现在谁会把骑兵往他们枪阵上撞?

而且,故大宁都司之地易攻难守。大明打下来容易,却很难占据下来。否则当年宣宗皇帝何以宣示天威之后,仍许朵颜三卫占据此地?”

史载:初,大宁之弃,以其地畀朵颜、福馀、泰宁三卫,盖兀良哈归附者也。未几,遂不靖。宣宗尝因田猎,亲率师败之,自是畏服。故喜峰、密云止设都指挥镇守。

余夫子接着,不屑的道:“由此可见,张昭是在虚张声势。他能总督三镇军事,关键是因为他承诺给朝廷新增二十万户在籍百姓。

他想要借朵颜三卫捞取军功,再获封赏。但想要通过移民辽东积蓄钱粮北攻朵颜三卫,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去。”

李梦阳一脸的恍然,拱手道:“余前辈高见。”

余夫子微微一笑。神情略微自得。

方珍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情略微复杂。他其实不大喜欢“女婿”张昭的。

张昭的行事风格和他的理念不和。而他对女儿成为张昭的小妾,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疙瘩。因此,顺带着他也不喜欢在新军营做事。

他很清楚,他的新同事余夫子余籍对张昭成见很深。这样信口开河,他固然不喜欢张昭,但还是有点受不了。

方珍缓缓的道:“其实,在下的两个儿子在新军营中当差。知道一点这方面的消息。张昭为何要将他的战略公布出来?

第一,经历韦州大战之后,大明其实有这样喊出来的底气。朵颜三卫数万骑兵在新军营面前不够看。

第二,不得不泄露。这样的一个大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数百万军籍的人口。不可能密谋于暗室。必须要递奏章给天子。而奏章的内容被泄露出来,这在大明太常见。

第三,把旗帜竖起来,凝聚人心,减少干扰。

如大家所看见的,消息公布出来后,持反对意见者不少。因而,在战略实施之初就开诚公布,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李梦阳再次一脸的恍然模样。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啊。可不是吗?大明现在高喊着要灭掉朵颜三卫,他们敢有意见吗?就凭那几万盔甲不整的骑兵?

甚至,士林中反对的声音都很弱。

因为,朵颜三卫是叛徒啊!当年太祖时为大明效力,靖难之后,太宗皇帝待之如何?塞上九十城之地,全部划给他们休养生息。然而,这三卫如同白眼狼一样。

国朝中盛传其土木堡之变时协助瓦刺大军。近几十年来,更是屡次袭扰边境,掠夺财物。

如此这般养不熟的白眼狼,留着干什么?

很显然,从方珍给出的答案来看,立意要高得多。而且,颇令人信服。余夫子那些话,有太多个人猜测的部分。

余夫子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将手里的汤碗用力的搁在桌面上,“老夫吃好了,你们慢吃。”

说着,一甩袖袍走出望海楼一楼大堂。

余夫子这个逼没装成功。反而被方通判装了一波。当张昭的便宜岳父了不起啊?

方珍和李梦阳两个面无表情,各自吃着早餐。

七月初四,正被李梦阳等人议论的张昭正率领着亲卫和王承裕一起抵达永平府(唐山)。

在永平府开铁矿的董朗率国泰商行在这里的高管前来迎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