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服岳父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服岳父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自回京城,各种身份、名号都有。鼓吹他的,说他是国朝第一名将。凡此种种。要是按照玄幻小说的写法,他全名会非常长。

譬如:大明新秦伯、弘治朝第一名将、鞑靼人所畏惧的魔王、西境守护者…

文青一点,可以写出一大堆。

但所有身份、头衔中,最重要的便是王承裕刚刚所领悟的:他手中的新军营可以决定皇位!

京营、十二团营、御马监加起来不下二十万人,但是在新军营面前真的不够看。

而张昭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固然是新军卫上下官兵的领袖、灵魂,但是他回到京城中,真的没有人将他当做真正的大佬,反而是当做一个“职场新人”。

就好像国朝最顶端的权力场中,突然来了一个新人。至于他是否会留下来,还是如同流星般逝去,这就要看咯。

然而,主席说过一句话:枪杆子出政权。

不刻意去强调,真的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张昭最有份量的,到底是那一个角色!

所以,前几日李幽到南口村张昭府上说局势危急,搞不好要出人命,张昭只是客气的谢他一声。

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张昭糊弄完自己的老丈人,心里略微汗颜。他其实在扯淡。

手握重兵确实是这么个局面,但是弘治皇帝其实对他并没有起猜忌之心。

一个是,弘治皇帝为人还是很仁厚的。弘治朝风气清正,和他这个皇帝的性格息息相关。

另外一个就是张昭当日给王絮雪解释的:外敌犹在,根本还没到卸磨杀驴、鸟尽弓藏之时。

所以,弘治皇帝会毫不犹豫的给他扩军,期盼着他将来能打的鞑靼人嗷嗷叫,俯首称臣。

新军卫三千人能打十万,一万五千人再配点偏师,那不是要横扫塞外?只要后勤跟的上。

张昭糊弄老丈人,其实真实的理由:一个是自己想当“咸鱼”、陪陪娇妻美妾们,享受下生活。迄今为止,他就只搞出几道美食,酿出个五粮液。

明朝的生活,相比于现代还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改善。而这些改善,就先从京西北的新住宅开始吧!

另外呢,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自污以求自保。这事王翦出征出国时做过,汉相萧何做过。

未雨绸缪嘛!

他主动去做出这个姿态,总比将来和弘治皇帝闹的关系紧张好。

当然,这些事情,和废除卫所推行募兵的计划,并不冲突。他自保归自保,该推进的事情他不会退让。

退让了,那他就不是低调的扮猪,而是真的变成一头猪。

张昭斟酌着说道:“大人,京中的舆论,你应当知晓。全部都围绕着此事,矛头直接对着我。假设我想要大人缓一段时日上书,你会同意吗?”

王承裕看张昭一眼,神情渐渐的变得坚定,道:“不会。”说着,略带不满的道:“当日你在三原家中对你祖父说:苟(和谐)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废除卫所重新分田的好处,在西北两镇中我看的清清楚楚。这比我在兵科辛苦的清理各地屯田之法好得多。事到临头,你怎么能有退缩之意?”

张昭略感无奈。

大明朝的读书人,确实有“头皮太痒,水太冷”的败类,也有威福自用、不顾国事的阁臣。这洗都洗不白,全是黑材料啊。但是呢,同样也有些追求理想、正义的人!

比如,明朝第一铁汉:杨继盛。比如,济时宰相张居正。

王承裕的反应,在张昭的预料之中,但他其实希望缓一缓。退让他是不会退的。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好好活。这样的人要扫到历史垃圾堆里去。

但是,斗争也讲策略啊!

他希望先把边贸的事情落实,他手里的权力将会不只是军权这种大杀器。还有其他的东西。而且固原、宁夏两镇废除卫所这过程中真的没问题?不是因为新军卫坐镇西北的原因?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张昭委婉的劝道:“大人,非是我畏惧人言。事关数千万人的福祉,以及国策,慎重一点不会有错。我认为最好是再搞两个不同情况的试点看看。譬如京师这里,还有天津卫。”

王承裕微微沉吟。

他热血归热血,但是快四十岁的人,早不是只管提出问题,不看结果的愣头青。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建功立业。

其实,在明朝,在文官集团而言,不兴搞父死子继这一套。那些重臣、阁臣们的儿子,一般都不会在高位上。文官们更看重的是座师、门生体系。

所以,王承裕在父亲王恕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他其实已经把心思转向儒学上。

想想看,快四十岁的从七品兵科给事中能有何作为?最大的概率是给事中九年任满,外放布政使、按察使,或者在朝中升任寺监的部门。致仕前能混一个非实权的侍郎、尚书就算功德圆满。

但是,张昭在西北一顿猛操作,硬生生的让他的仕途起死回生。读书人,谁不想身穿绯袍,辅佐君王,下安黎庶?

“子尚的意思是,京师算是边镇之外的大府,而天津卫靠海,再搞两个试点看看?”

“正是如此。”

王承裕沉默了半响,点头道:“也罢,缓一缓更稳妥些。”他想要做成此事,仅凭着“清平正直”,没有张昭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

前年,吏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王鏊上边策八条,最后都没有得以落实。涉及到军事,必须要有武将的支持。废除卫所制度,一样如此。

张昭“说服”老丈人,一切如他所料,都在设想中。心情放松,便问道:“大人如今已经面圣交卸差事,不知道新官职可有消息?”

西北试点成功,给国家增加数万在编的户口,这是要叙功的!

王承裕喝口茶,淡淡的笑了笑,很有点装逼感,矜持的道:“听京中好友说,老夫或许将任户科都给事中。”

张昭就笑,举起茶杯恭贺道:“小子为泰山大人贺!”

户科都给事中,正七品。王承裕看似只升了一级,其实不然。这个职位很牛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