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李幽身材短小,穿着青色直裰,在前院的一间小厅中背负着手来回踱步。

从他视线所见,张昭这栋宅子的陈设还是略显简朴。但是比他的老师李教谕家中明显要好一些。

据闻张府的“二锅头”、“五粮液”年利润过万。张昭拿来装修府邸这是题中应有之意。

当然,张昭如今新封伯爵,食禄五百户,手底下却有一帮人要养,这些银子未必过的很宽裕。

李幽去年游历边塞之后,见识增长。习惯性的作出推断。

不过,他却是推断错误。

张昭的亲兵,全部都是走新军卫的帐。都是足额的军饷。并不需要他单独花费银子像养家丁一样养兵。

张昭的府邸之所以没有装饰的富丽堂皇,是因为张昭在离京之前,准备搞一个生意项目,原材料都派丁管事去天津卫买回来,制作成功。但是因他突然离京去西北征战,项目搁置。

婉儿将银子都留下来,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现在还在大明新军发展银行的账目上存着的。大约有六千两银子。

张昭得了口信,换了一件衣服到前面来。没办法,在家里和妻妾们一起,这和见客,衣服是不同的。在家里自然穿的要随意些。

“子远兄!”

张昭走进小客厅来,客气的拱手一礼。他刚刚还和婉儿说要当咸鱼。事情就找上门来。

他之前和李幽是好友,但是李幽在他陷入舆论漩涡时选择了疏远他,旁观事态的发展。所以,双方在院试前结成的交情,最终只能是逐渐疏远。

李幽看着走进来比他还几岁姿容出众的青年,心里幽幽的长叹一口气。要是他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以张昭此时的地位,要关照他,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他随即调整情绪,男儿当世,做出决定就不用后悔,拱手行礼,道:“子尚,老师叫我前来传李阁老的口信。李阁老问:开互市要到何种规模,才可以削弱鞑靼?”

张昭微微沉吟。

官场上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简单的事。他作为新手,还是要多加揣摩。

很显然,他昨日递交给天子的密折,已经给阁老们看到。而当日弘治皇帝明言要在武英殿中议事,来决定国策。李东阳是叫李教谕来问他的真实看法。

是的,真实看法!

因为,写在奏章上的东西,有时候往往和是上奏章人心里的想法是相反的。

这么说可能很难理解。

举个例子,譬如,大臣们都在上奏章骂皇帝,你同样跟着上奏章。难道你真心在骂皇帝?跟风而已!

再比如,朝堂中有两种意见在争论,你上奏章认同其中一种,但内心里其实认可的是另外一种,这是常有的事。

这不是说写在奏章上的观点可以当场反悔,这是不行的。但是,中国的语言艺术博大精深。高声赞同此事,未必是把事情往赞同的方向推动!

李东阳现在就是在问张昭这个事:到底想干什么?

严格来说,张昭算是李东阳的派系。李东阳赏识张昭朝堂中人人皆知。张昭去李大佬府中也不是一回、两回。但是,自张昭封伯爵之后,他就不能去李东阳府上。

这是非常犯忌讳的!文臣和文臣之间,武将和武将之间,找个幌子,还是可以相互拜访的。但是,你一个阁老见带兵的大将,你们俩想干什么?

造反吗?

张昭道:“还请子远兄转告李阁老,贸易量的规模,最好是能达到百万两白银的级别。若是能把贸易顺差扩大到五百万两,鞑靼人基本就要趴下,准备翻脸。”

李幽对军事、政治都是有所涉猎的,张昭的密折他当然没资格看,但是李教谕有心栽培他,将从李东阳处听的消息全部都告诉他,张昭这个答复,他还是听的懂的。

李幽郑重的作揖行礼,说道:“谢子尚。在下一定将话带到。”

他这一礼,不是说张昭的话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张昭在帮他。

明明是李东阳叫李教谕传话,但是李教谕却把他的得意弟子李幽派来找张昭。意思不说自明:他希望李幽担任张昭和李阁老的联络人。

从李教谕的角度而言,他最出色的弟子当然是张昭。但他感情最深的,还是李幽。毕竟李幽跟着他求学的年限比张昭长啊!

他之前想撮合张昭和李幽的关系复原。但李幽明确说不可能。所以,他希望张昭能帮李幽一把。

别小看这个“联络人”的身份,一边是军中新进的大佬,一边是阁臣,李幽来返几次,以他生员的身份,在京中的地位自不必细说的。

而张昭承李教谕诸多人情,应承下来,直接指明要李幽给李阁老回话。所以李幽谢他。

张昭对李幽是不怎么信任的。这个人情是给李教谕的。笑一笑,道:“喝茶。”

李幽坐下来,微微沉默的喝着茶,这杯茶喝完他就得告辞,只是终究还是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子尚,你怎么还安坐在家中?现在京中关于你的消息可是到处乱飞。”

张昭问道:“什么消息?”

李幽叹口气,挑明道:“子尚,不是关于你封爵的事。而是你要废除卫所的事。西北宁夏、固原两镇试点已经完成,兵科给事中王大人过两天就要回京,这事总要有个定论,是不是往天下推广。

最近,京中会试刚刚结束,就等着殿试。现在,大批的士子汇聚在京中。围绕着此事在酒肆、青楼中产生各种争论。这些士子都是全国各府县的举人老爷,最次也是国子监生。他们会将这件事的讨论带到全国各地。

你要有所行动啊。否则,届时大势一起,你有天子圣眷也没用。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须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张昭笑一笑,客气的道:“多谢子远兄提醒。”

他虽然打定主意当一段时间的咸鱼,不搞事。但是,废除卫所,推行募兵,退役,这是他正在做的事。若真有人要拦着,他不会客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