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弘治十五年的早春,张昭率两万余精兵返京,沿途各军镇、府县瞩目。

这没办法不关注。因为他们要负责为大军提供粮草。所以,整个大军的行程都在朝廷的掌握中。

两千多里的路程,新军卫在正月十七日启程,将于三月初抵达京师。

漫长的归途,挡不住将士们回京的渴望。

当热,这里面得有所区分。

新军卫最早的核心、精锐老兵都是天津卫调派过来,以及王武在京师附近招募的少量士卒。对他们而言,这次活着、赚取军功从西北回来是衣锦还乡。

新军卫在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分别招募了一个团的士卒,韦州大捷后,又奉命在甘、凉地区招募士兵,补充战损。

对这批士卒而言,返回京师,有点去天子脚下见见世面的意思。同样非常期待。

在韦州大捷后的这段时间,新军卫的士卒刻苦训练。即便是最后招募的补充兵力都也已渡过两个月的新兵期。而老兵自是更加的精锐。一共四个团,共5600余人的新军卫精气神十足。

暂时归张昭率领的奋武营、神威营,两营共计1600余人的团营精锐,基本都在京师安家落户。

他们对于东返同样的非常渴望。团营精锐固然没有功劳,但是辛苦一场,朝廷还是会发一些赏赐。而且,他们出征大半年,亦有思乡之情。

路途一月余,从早春走到仲春,时间在不能装逼的日子里过得飞快。三月初六,张昭率军过居庸关抵达昌平州城,距离京师40里。回京在即。

初六的傍晚,大军的信使已经进城。消息正在缓慢的传开。而此时一场春雨正浸润着京师大地。

细密的雨如同水雾遮掩着这座百年古都。红墙朱瓦依旧未褪去它的颜色。

京西五十里南口村中,傍晚时昏暗的光线带来晦涩感。潮湿的地面,春雨令人难受。

村东的张府里,李婉儿和方晶在明亮的油灯光芒下坐在八仙桌前吃着晚餐。

一起吃饭的还有明显长高不少的虎子。毕竟,以张昭的个头,他弟弟自然不会矮。

两名侍女在旁边侍奉着。

方晶穿着白裙,凶挺腰细,娇滴滴的大美人儿,身上带着一股娴静、秀丽的气质,吃着菜,脸上带着茫然、忧虑的神情。她在期盼,又患得患失。

李婉儿梳着高髻,带着凤凰玉簪,眉眼如画,肌肤雪白如玉,身段婀娜,明丽娇美,十六岁的姑娘已开始稍稍的绽放着她颠倒众生的美丽。

她安慰道:“方姐姐,伯父和兄长他们肯定会平安的到达。等遇着大赦,二哥肯定会让他们脱离军营。你别担心。”

方晶歉意的笑一笑,娇柔的模样惹人怜惜,道:“婉儿,抱歉。我就是忍不住去想我爹,我哥哥他们。”

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啊!她遭遇着人生中的巨大变故,父兄流放,母亲去世。她如同浮萍一般在天地间漂泊,若非遇到相公,她现在回在哪里?

在青楼都算是比较好的结局。或许变成一堆白骨都有可能。不想,在母亲去世后,她还能见着父亲、兄长们。

一切就像在做梦。这个时刻约临近,她就越辗转反侧,患得患失。

李婉儿善解人意的握一握方晶的手,看向屋外的小雨。

她理解方姐姐的想法,她想的是二哥,还有即将到来的王小娘子。这是她作为正房要处理的事。那个女孩是什么样的人?好不好相处呢?

种种疑问,在她心里掠过。

虎子才九岁,懂事是懂事,但到底还是小孩子,用碗沿抹着嘴,道:“姐,二哥给你的信里有没有提到我啊?我也想跟着二哥去打仗,读书多没意思。”

他现在在家里的私塾读书。夫子教的东西,姐姐早就过了。他早就不想去。

李婉儿一看虎子抹嘴的动作,气恼的道:“哎呀,虎子,我说你多少遍了。不要这样。难看死了。”

又拿出姐姐的款儿,教训道:“你想的美!二哥写信回来,专门叮嘱要我好好看着你好好读书呢。”

虎子心里小声嘀咕。他其实有点怕婉儿,长姐如母。而姐姐近年来管理家里几十口人,精明果决,身上的气质越发的令人敬畏。

李婉儿见弟弟的模样,禁不住展颜一笑,道:“二哥明天就回了。这两天社学你就别去了。在家等着吧。”

虎子这才高兴起来。

李婉儿、方晶、虎子三人吃饭闲聊时,张家老宅中,老管家吴春时也在和家人一起吃饭。

周大娘盛饭过来,吴春时正和长子、管着酒厂的吴言喝酒。

长媳和小女儿吴娘子听着两人说话,时不时的问几句。

吴春时喝了酒,脸红着,摇头晃脑的道:“现在酒厂里酿造着二锅头和五粮液。虽然有寿龄侯府的竞争,但总体而言,家里的生意还是扩张不少。一月有个两千两银子入账。一年就是两万四千余两。”

吴言道:“那爹你怎么还不高兴?”

吴春时提高音量道:“咱们张府,啊,不,咱们新秦伯府算是初具气象。但是家大业大,花销的地位也多。目前,我只是仅仅把私塾开起来,将来培养自己的账房和伙计。少爷回来,我怎么和他交差?”

吴言觉对父亲这有点飘了,“爹,少爷不在家,虽说丁叔把东西带回来,谁敢去和长宁伯府、平江伯府那些人打交道、谈生意?国泰商行的董少爷忙的脚不沾地,根本没精力管这事。其实,就算他管,我看也难说。”

吴春时还要再说。

周大娘骂道:“得了,你个老头子,你帮少爷把家看好就成了。还想七想八。小臣在西北打生打死,没见你们操点心。”

吴春时将酒碗放下,接过饭碗,道:“诶,我说你的老娘们抬什么杠?小臣上次写信不回来,他现在都已经是千户。好好的。我担他什么心?”

吴言对着老娘“补刀”,这是生平第一次,“娘,二弟如今是正五品的千户,带兵过千,光宗耀祖啊!这还需要担心吗?”

长媳和吴娘子都笑着。

灯光下,气氛在吵吵闹闹中越显温馨。

明天,少爷回京后,张府这里一切都将不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