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固原城是西北重镇,基本上每次鞑靼入寇都会打到这里来。城中的百姓、商贾、士绅、官员们早就适应。

但是,被一万鞑靼骑兵堵在城中六七天,每日被箭矢袭扰,伤亡逐渐增多。城中众人谁心里没憋一口气?而此时传来新军卫大胜的消息,自然是令所有人狂喜。

固原城所有的商家在弘治十四年的闰七月二十日午后时分生意大好。到晚上,各楼阁会馆的生意更是好到要爆炸。人人都在肆意的庆祝!

三边总督史琳在城中最好的园林中(借来的)和文官武将们畅饮,本地的缙绅作陪。

酒席间众人都有些微醺。

一名文官道:“张指挥使斩首一万两千余级,这个消息不可思议,但有前面斩首两千级垫底,八成是真的。这是国朝自太宗后前所未有的大胜。朝廷必定嘉奖!”

“以此功足以封侯。”

“十八岁的侯爷啊,这是皇明自定鼎以来前所未有之事。必定会青史留名。”

“总督大人,不知你何时前往韦州城老军,老朽愿随你一行,见见这位名震西陲的名将!”

“这话说的。何不邀请张将军来固原城一叙?他毕竟还是受总督大人节制嘛!”

史琳听着众人的议论,和文臣、武将们连连饮酒,然后离席更衣,到大堂后的精美小厅里稍做休息。

“你们都出去吧。本官一个人坐坐。”史琳将侍奉在小厅中的美人打发走,靠在椅中,微微觉得酒意上头,脸上带着笑。

搜套行动只斩首三级,实际上是失败的。他的乌纱帽更加是岌岌可危。当今天子固然仁厚,而且好面子,但是并非是糊涂虫啊!但是,有新军卫这一场大胜,他的官位就稳了。

心腹幕僚赵师爷从小厅外进来,一身青色文士长衫,笑着道:“新军卫意外大胜,在下为东翁贺!”

史琳今晚也没穿官服,一身道袍,仰头笑着点点赵师爷,“子龙啊,有话就说吧!”

赵师爷的表字叫子龙,走上前两步,小声道:“东翁,一个月前,保国公、苗监军似乎对张指挥使不肯分润军功相当不满。就我的看法,这次军功张昭肯定还是不会分润给他们。但是,我们得交好此人!今日酒席中的提议是好的,但不可行。我这里有几个法子请东翁参详。”

“你说。”

“第一,我们要在粮草、物资上支援新军卫。我前些时日在红城堡调配粮草,听说新军卫的军需供给都是直接由兵部下发,连总督团营的镇远侯的脸面都不给。

第二,韦州城太过于荒凉,贫苦。我们可以给新军卫换个驻地。比如灵州城就挺好的。

第三,东翁可以邀请张昭率其麾下有功将士来固原城中一叙。到时候必然是百姓争相迎接,满足他的虚荣感。

交好之后,不求他在奏章中给东翁分润军功,但总可以在用词上修饰一二。天子龙心大悦,这样一来东翁的官位会更加稳固。”

史琳捻须笑道:“好。子龙谋划的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赵子龙躬身行礼,应诺道:“在下一定尽力。”

其实,和他打过交道、张昭妾室的父亲方珍和其长子方储就在固原城中。他和新军卫之间的联络渠道畅通。他做为幕僚,要给自己的东主尽力争取,以求保存官位、名誉。

而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请张昭在给天子的奏章中提一句他的东主啊!

一个月前,保国公朱晖大会诸将,在红城堡誓师出塞搜套。而他前脚刚走,张昭就率部抵达固原城中。随即,将方氏父子留在固原城中,负责采购和准备接应王家运输的物资。

这其实只是明面上的理由。根本的原因是要保护方氏父子的生命安全。毕竟,战场上的事,谁说的准?

以此时的视角去看,张昭在十二日晚上作出决战的决定,于十三日在韦州城外会战,鞑靼骑兵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的!

所以,他将方氏父子三人留在固原城是非常保险的处置。不能他来西北一趟,反而叫方晶的父兄陨落在战火中。

当然,方珍堂堂两榜进士,比较要脸,将小儿子方俨打发回韦州城做事。

此时闰七月二十日,不仅仅是方珍、方储父子俩在固原城中,林文宁、张泰平和王家瑞昌号的掌柜王承叶等人都已经抵达固原城。他们带着大量的物资。

众人都是住在瑞昌号在固原城的店铺和院子里。

前文说过,固原城是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王家百年世族,为秦地缙绅之首,在固原城中当然有府邸。

占地一亩的大宅院中,前院里灯火通明。王承叶在一处宽敞、精美的花厅中招待着林文宁、方珍父子等人吃酒庆贺,自有城中教坊司的歌姬们来跳舞、演奏曲目。

王承叶举杯道:“这一杯酒,让我们先敬张相公和新军卫的将士们!韦州大捷,斩首一万两千余。大涨我们的威风!让骚鞑子不敢在西北横行。”

此时,新军卫斩首大胜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固原城。

众人纷纷举杯。

林文宁四十多岁,长着一张马脸,一边欣赏着美姬的歌舞,一边问道:“王掌柜,平安呢?”

“被小姐派丫鬟留在后面用餐呢。不用担心,来来,林大人,我们喝一杯。”

林文宁身上挂着从五品的镇抚,心里暗自苦笑,举杯应和。

他带着新军卫众人在王家采购物资,在三原县中盘桓多日。张相公的长随张泰平时常被王家的六小姐叫去问话。事无巨细,话题多半和张相公有关。

据平安这小子的推测,王家的孙小姐只怕对张相公有意。这不,都跟着他们来到固原城中,她还要押着物资去韦州城。

这其实没什么。自古嫦娥爱少年嘛!

张相公风采玉立、胸有乾坤。而王家的六小姐闻名关中地区,据传能诗善文,容貌品性都是一流。年方二八,曾拒绝这三秦大地无数士子的求婚。

这没准是一段佳话呢。

但是,要看到这背后的逻辑啊。

要知道王家在秦地的影响力。前吏部尚书王恕可是天下名臣,其子孙、家族在秦地这里出仕,可谓西北第一世家。这家的家世、门第,难道王小娘子是给张相公做妾吗?

张相公和夫人的感情,他是知道。要是知道他一路带人过去,少不得要被牵连的。

众人正酣畅的饮酒。忽而一名小厮进来,汇报道:“总督府赵师爷下帖子请方老爷喝酒。”

方老爷指的方珍。

林文宁等人宴饮时,小黑胖子张泰平正在后院一处精美的暖阁中读书。

嗯,读四书五经。而且,还有人监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