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一行人于七月十四日继续启程,沿萧关古道,由凤翔府进入关中平原,抵达西安府。行程六百余里,耗时六天。

王家虽然出身自三原县,但瑞昌号的总店自然是放在经济繁荣的西安城中。

西安城是数朝古都,明代关于城池的建设多在数百年前的洪武年间。其城池之壮丽、巍峨。人口生息,商旅往来,一派繁华气象不必赘述。

因为套虏的缘故,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都移固原城。但若单纯的论人口、物产、地理,关中平原理所当然的应当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张昭、林文宁、李逍遥、张泰平、刘二狗等人在王承叶的带领下到城北的瑞昌号。

此时,负责瑞昌号的是王恕的第四子王承襟。

王恕今年有八十五岁,他直到正德三年才会去世。相当的高寿。有五个儿子,十三个孙子。大都走的科举道路。在府县中为官。其中成就最高的便是幼子王承裕,弘治六年的进士,先任兵科给事中,正到处清查屯田。

眼见日头是午后,王承襟将风尘仆仆到来的新军卫众人安排在王家的别院中休息。

他则是在瑞昌号的后院中和王承叶说话,“叶二哥,这究竟怎么回事你连封信都没捎回来。”

王承襟四十多岁,和王承叶相比要年轻的多,他这种分号的大掌柜在东家面前还是很有份量的。王承襟言语前很尊重他。但又带着轻微的质疑。

开玩笑,别说什么朝廷邸报,新军卫的大名,现在整个西北地区谁不知道在小盐池东大战鞑靼鄂尔多斯部,斩首两千余,传闻其部火器极其的犀利。

任谁听到、说起不伸出大拇指赞一句好汉子

但是,作为地头蛇他可是知道一点内幕。传闻新军卫的卫指挥使张昭年轻气盛,不肯将人头匀给同僚,将保国公朱晖、监军苗逵都得罪。所以,新军卫如此精锐虎贲,竟然没有参加搜套。

那么,新军卫陡然来找王家采购,这会不会令王家卷入到某些风波中

他弟弟可是在京中当官。且是继承了父亲的学术衣钵。

王承叶喝着茶,苦笑着略作解释道“士英,新军卫于我有救命之恩。他们在固原镇找到我,我总不能不见吧再说,这清单上的物资采购一回,价值约一万两银子。多采购几回,咱们瑞昌号今年因鞑靼入侵的损失就全部补回来。他们赶路急,信使怕是还没我们这一路快。”

王承襟轻轻的点头,认可王承叶的解释,道“关于采购的事情,我再考虑考虑吧。你这些天陪着新军卫的来客。不能怠慢他们。”

王承叶一听就知道这位少东的打算,压低声音道“新军卫指挥使张昭就在队伍中。”

“什么”

王承襟养气功夫再好也坐不住了。张昭这个名字在底层百姓而言很陌生,谁知道他是哪位但在某些层面上,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真当谢阁老是白弹劾的吗

邸报上写的清楚明白。

而像王家这样有京官的家族,更是非常清楚,阁臣李东阳回护张昭。张昭不仅仅和东宫太子关系很好,而且颇受弘治皇帝看重。主要是此人胆子大,又有能力

文武大臣们都知道天子心忧边患,而只有张昭敢于在御前立军令状编练新军并且,还在四个月的时间内练成了而六月底的大战,更是会将他的“圣眷”推向顶点。

张昭这就不是什么官场新星,而是朝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此军功都够封爵的。

这样的人物“潜行”六七百里亲自来到王家求购物资,王家不接待

张昭的份量,和不久前出面的新军卫镇抚林文宁,那完全是两个量级。

王承襟道“你先陪着他们,此事我要会三原禀报我父亲。请他老人家定夺。”

王承叶心里松口气,总算是不负所托,道“行。”

三天后,张昭得到一代名臣王恕的邀请,前往三原县王家拜见他。当然,鉴于张昭的身份他是韦州守将,不能擅离职守。这次拜会以新军卫的名义。张昭将会在私下里去见王恕。

三原县隶属于平原地带。层林浸染,秋色如酒。张昭一行二十余人于七月二十三日中午前骑马抵达三原县王家。

王家是当地大族。居住在县城外五里的乡中。因为王恕的存在,从县城中到乡间的道路自然是修建得非常通畅,标准的明朝官道。王家的府邸庭院幽深,很是气派。

张昭进王家后,就被王承襟带着径直去见王恕。

清幽、简朴的小轩中,成化、弘治两朝的名臣王恕已是耋耄老人,须发皆白的坐在塌椅中。一个极美的长衫少女站在他椅子边。窗外清爽的秋风吹动着木制窗户。历史的时光在轻轻的“咯吱”声中交汇。

“学生见过王前辈”

张昭躬身行礼。他今天特意换上青衫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一副生员装束。

他现在见过的历史名人多了去。弘治皇帝、张皇后、朱厚照他见过。青史留名的三贤相他见过。一代圣人王阳明,被他拉着参加故意他的婚礼。

因而,此时见王恕并没有太多来自前世的见历史名人的情绪。正要说“咖位”,王恕还真比不上李东阳。

王恕同样在打量张昭俊朗、沉静的青年。听到张昭这个称呼,他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你之前在何处求学治何经典”随即,哑然失笑。

王恕身边的绝色少女惊讶的看着张昭。新军卫大胜鞑靼人,斩首两千余,谁会想到其指挥使竟然会是个读书人呢不是赳赳武夫更合适吗

王恕年龄虽然大,但思维依旧清醒,说道“不提读书的事。你受朝廷的总兵官、总督委托,驻防韦州城,为何擅离职守到西安府来”语气略带着质问。

这才是一代名臣的风范但凡名臣,绝对是很讲原则的。张昭的做法有点犯王恕的忌讳。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