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京城是明王朝的心脏,核心,各地的人才、物资在此汇聚。因而,城内外都建有各地方的会馆。

弘治十四年,三月初十的午后,位于南城的浙江会馆中,几名来自江浙的商人在大堂中争论起来。

这几日京中最火爆的话题便是玻璃。大半的商人都被国泰商行和“张记”邀请参与洽谈,销售玻璃。

江浙位于南方,毗邻南直隶,经济发达。虽然如今国朝禁海,但海上贸易络绎不绝,吞吐货物、金银。这里来的商人自然看中商机,参与玻璃的销售中。

玻璃自古以来就有。隋唐时更是有大量的玻璃制品从丝绸之路上输送而来。至明朝时,中国烧制玻璃的工艺已经在民间传开,将玻璃从奢侈品变成工艺品。

但是,在此时的海贸中仍旧有大量精美的玻璃制品作为工艺品从海外输进来。其价格不菲。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现在京城中有两家商号能烧制出不亚于海贸中进来的透明玻璃。这对于从事海走贸私的商人们来说,不吝于是一场财富的盛宴。他们怎能不参与

只是,选择和哪家商号合作各自的选择不同。国泰商行那边采取的是预缴保证金制度,卖不完可以退货。而且玻璃镜子的底座、镶边都制作精良。但是价格略高。

张记这里采取的是现金提货的制度,出售的风险全部在经销商身上。当然,以目前玻璃镜子的普及程度,不愁卖不出去。同时,张记的价格便宜五十文。很有竞争力。

此时大堂一楼的酒桌处,被数落的是一名年轻人,“赵安,你真是傻的有七百五十文的货物为何要去买国泰商行八百文的你带到京中有多少银子,这样挥霍”

赵安来自宁波府,那里是海贸的港口之一,二十四五岁,浓眉大眼,和数落他的中年人争辩道“忠叔,国泰商行的东西虽然贵点,但是他们只需要预缴三成的保证金就行。我同样的银子,买来的货物可比诸位同乡多。”

站在中年男子身边的一名商人嗤笑道“所以说你傻。你买来这么多货物,打算卖多少银子玻璃镜子运回杭州去卖900文吗你怎么和我们竞争”

还有一人道“国泰商行也是个傻子。这年头只收三成的保证金,我回头做点假账,他能知道我卖没卖出去届时他怕是成本都收不回来。”

“哈哈”

几名商人都是会意的哄笑起来。无商不奸这不是什么好话。但是商人若不奸诈点如何赚到银子如何能生存下来

赵安沉默着,袖子里的手用力握拳。因为国泰商行的洽谈会比张记要早三天。他早早的把保证金缴纳,且签订销售合同。他是国泰商行在浙江布政司的省代。

价格问题是他这两天所担忧的。但是,他更看重国泰商行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性。在他购买两千银子的玻璃货物成为省代后,他和国泰商行的大掌柜陈康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谈到了双方的合作、市场开发、铺货、运输、价格管控等等问题。都有一系列的前瞻性规划。而张记后来的洽谈会他去看过,完全就个草台班子。银货两讫就完事。

他家并不是宁波府最大的商号、家族。但是搭上国泰商行这趟车,就有可能成为第一这帮同省的商人没和陈掌柜当面谈过,完全就是凭着自己臆想。帐根本不是这么算的。他对国泰商行在竞争中胜出有信心。

最先数落赵安的忠叔呵呵一笑,自得的拿起二钱酒杯喝着小酒,倚老卖老的道“年轻人,出门在外做生意,就是要多学多看。要能稳得住。老夫当日劝你你不听。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呐”

赵安心里不痛快,黑着脸,拱拱手,“告辞”他心里明白,有信心。但目前的形势而言,他如何反驳

带着长随出了会馆,在街头看看日头,吩咐道“去找家客栈,我要搬出去。”不搬出去,难道留在这里每天听这帮老家伙得意的奚落他吗

不就是一块镜子的出厂价便宜50文吗这就叫会做生意

寿龄候府的玻璃镜以750文的出厂价格卖给各商号,确实动摇了部分国泰商行的经销商的信心。

毕竟,这意味着潜在的竞争对手们的销售价格更低。若不是国泰商行是预缴保证金制度,允许卖不掉退货,这两天就会有人去堵国泰商行位于城北二十里的玻璃窑。

这种动摇同样影响到平江伯府。

临近中午时分,刚刚去崇文门外大街的商号中视察回来的陈夕凤被叫到平江伯陈锐的内书房中。他的两个儿子陈熊、陈泰都等候在书房中。

“二妹,你来了。”陈泰招呼着妹妹一声。他是家里的嫡次子,爵位和他无关。因而对庶出的弟弟、妹妹们都要客气许多。

陈夕凤十七岁的年纪,穿着雅致的水粉色长裙,身段曼妙,凸凹有致。梳着明代的少女发髻,头戴金钗,一步一摇,肌肤如玉,明人。一双水汪汪的丹凤眼尤其的惹人瞩目。

陈夕凤展颜微笑着答道“嗯,二哥。”声音清澈动听,更添她的风姿。再向坐在木椅中的父亲、平江伯陈锐行礼,“女儿见过父亲。”又向长兄陈熊道“小妹见过兄长。”

陈锐时年六十三岁,被弘治皇帝贬居在家,复起无望,心神受到很大的打击。整个人心灰意冷。抬抬手,算是答应他这个曾经宠爱的小女儿。

陈雄微微颔首,神情倨傲,问道“夕凤,玻璃的事情怎么回事我听镇远侯家的顾新说,寿龄侯府的玻璃卖的非常好。我记得你是进的国泰商行的玻璃”

陈夕凤负责着家里的商号已有一年。

面对长兄的质疑,陈夕凤肃容答道“兄长,寿龄侯府的玻璃卖不长久。”

陈泰适时的插话道“这是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