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十章 交易 (下)

盛唐日月 第十章 交易 (下)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啊!”张潜嘴里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冷汗顺着鬓角滚滚而下。

在最初的冲动过去之后,他已经预料到,自己可能哪一头都不落好。甚至做好了返回碎叶之后,就蛰伏多年,无人搭理的准备。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自己还有可能连碎叶都回不得,直接被当做叛逆消灭在半路上。

“祖父,你别吓唬用昭。他对大唐的忠心,世人皆知!”在一旁看得心疼,杨青荇不满地撅起嘴,低声抗议。

“忠心?在大唐,忠心与好下场,是两码事。”这一次,杨綝却没给孙女面子,冷笑着大翻白眼,“刘文静对高祖忠心不忠心?程务挺对则天大圣皇后忠不忠心?还有李君羡、薛万彻、黑齿常之,他们哪个对大唐不是忠心耿耿,他们,哪个又落到了好下场?!”

这话,说得可就有些犀利了。换了别人,张潜甚至都会怀疑,对方会不会是想劝自己谋反。然而,凭借他对老杨綝以往的了解,还有对方的年龄,他相信老人家绝对不会做这种愚蠢且毫无胜算的事情,因此,只能悻然拱手认错,“您老说得对,晚辈是自己把自己推进火坑里去了。还请您老给晚辈指一条生路。”

“知道来向老夫讨教了,你早干什么去了?是不是老夫今晚不来找你,你就当老夫已经死了?还是你连老夫都信不过?!”老杨綝狠狠瞪了他一眼,不依不饶。

“先前,先前不是不想,只是不敢拖累您老。”张潜没勇气还嘴,低着头小声解释。“晚辈只是想着,自己大不了可以远赴安西,临走之前……”

偷偷看了一眼杨綝的脸色,他忐忑不安地补充,“临走之前,想办法把青荇也偷偷带走。如此,您老与晚辈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还能一怒之下,跟晚辈划清界限。如此,别人就不会把对晚辈的怒气,撒在您老和弘农杨家头上!”

杨青荇的手,悄悄地伸了过来,与他的手紧紧相握。老杨綝明明看得一清二楚,这次,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想得美,老夫的孙女,名不正,言不顺,凭啥跟你走?!小子,实话告诉你,老夫不怕你拖累,想当年,则天大圣皇后在世之时,都没人能朝老夫头上栽赃,何况是现在!”

“祖父,用昭也是一番好心!”杨青荇看不过眼,果断出言维护张潜。

“好心和好结果是两码事!”杨綝翻了翻眼皮,依旧满脸不屑,“算了,看在青荇面子上,老夫不跟你计较。说吧,你这么做,究竟有何所图?别说一时冲动,你又不是三岁娃娃,一时冲动,还能冲动上十多天依旧冷静不下来。”

“晚辈——”张潜被问得脸上好生挂不住,讪讪地拱手,“晚辈真的是无任何所图。晚辈起初也的确是一时冲动。至于后来,刚才跟您老也说了,则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套了。”

“这话,青荇信,你的两个师弟信,老夫只相信一半儿。”两脚狐杨綝耸耸肩,毫不客气地数落,“而出了这个门,你把遇到的,除了你麾下弟兄之外的所有人加起来,相信这话的,恐怕都凑不齐另外一半儿!”

“晚辈还能图什么?晚辈来大唐才几年?手下可用的班底,加起来都凑不齐一打。”张潜听得心里发堵,苦笑着耸肩。

“这话得问你啊,老夫怎么知道!”杨綝再度翻了翻眼皮,脸上写满了嘲弄之色,“反正在政局当中,古往今来,从没有别无所图之事。毫无所图的,便是圣人。而在大唐,能称圣的,向来只能有一个!”

“这……”张潜被噎得呼吸艰难,却不得不承认,老狐狸说得全是事实。

政治斗争中,从来没有别无所图这种事。自己越觉得别无所图,外人便越觉得自己所图甚大。到最后,误会越来越深,自己就成了各方势力的公敌!

“也罢!”又长长叹了口气,他不得不选择向现实屈服,“我图的是,让先皇入土为安,别在他灵前流血。我图的还是,各方无论如何争斗,都别再伤及无辜!”

又长长地叹了口气,他的脸色苦涩无比,“您老先别忙着摇头,如果有可能,我还希望,能让先皇有个后人活着,别断了他的香火。他这辈子,被亲生母亲逼迫,被权臣逼迫,被儿子背叛,被妻子和女儿……,总之,他已经活得够苦了,我不想让他死后,也不得安生。”

这是他的真心话。也是导致他冲动起来,不惜引火烧身的最大原因。

如果按照他所了解的那些历史知识,接下来各方无论怎么斗,笑到最后的,肯定是李隆基。而李隆基却是李旦的儿子,李显的亲侄。这说明,李显仅剩下的两个儿子,也全都没得善终,全都被政治旋涡绞成了肉泥!

李显对他有恩,他做不到,也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不闻不问。所以,冲动之下,他只能先挺身而出。至于这样做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则是冲动情绪平息之后才想到的事情,当时根本顾不上!

“你,你说什么?先皇会绝后?新帝分明虽然不是太后亲生,但是没有他,太后怎么可能继续监国?”没想到张潜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老杨綝饶是这辈子经历风浪无数,也被震惊得长身而起,“至于谯王,谯王做事素来谨慎……”

反驳的话说了一半儿,他又颓然坐下,跟张潜一样长长叹息,“唉——”

别人可能觉得张潜危言耸听,而他,凭借自己三朝元老的经历,怎么可能想不明白,如果任由各方势力争斗下去,张潜的预测,肯定会成为事实。

韦后在神龙皇帝生前,坚持立同为庶出的李重茂为太子,而拒绝召回已经成年的庶长子李重福,就是因为李重茂只有十四岁,便于掌控。

一旦韦后在权斗中失败,新得势者,要么继续把李重茂当做傀儡,要么更换他人。若是前者,随着李重茂年龄渐长,双方冲突会越来越多,掌权者肯定会对谯王李重茂痛下杀手。若是后者,李重茂更没机会活到成年!

至于李重福,他活得谨慎不谨慎,结果都是一样。他的年龄,做傀儡都嫌大。掌权者如果连李重茂都容不下,更不可能容得下他!

“祖父,您别难过,事在人为。”担心老杨綝被打击得太重,影响到身体健康。杨青荇送卡张潜,走到自家祖父身后,轻轻为老人捏肩膀活血。

“不难过,不难过,我这辈子,啥事情没见过!”杨綝看了自家孙女一眼,强笑着摇头。

随即,振作精神,向张潜询问:“用昭,你是不是看到什么了?你怎么知道,太后将来肯定会败?你师门之中,是不是有一种本事,可以让你未卜先知?”

“没有!”张潜想了想,果断摇头。“我不知道太后将来会怎么样。我只是,做最坏猜测。权力会让人疯狂,而太后,在先皇生前,就沉迷于此。”

他知道的历史,原本就是东鳞西爪,说出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更何况,他现在根本无法保证,这个时空的历史,到底被自己推歪了多少。说出来,除了干扰老杨綝的判断之外,一点正面作用都不会起。

“嘘——”从张潜这里找不到需要的答案,杨綝满脸失望地吐气,“的确如你所说,太后贪权,必不为李氏皇族所容。而太后一旦赢了,恐怕会比则天大圣皇后还要心狠。”

说罢,他又继续叹气,“唉——!而圣上生前,其实一直拿老夫当管家看待。如果他绝了后,老夫恐怕在九泉之下,也没法跟他交代。但是,用昭啊,你这点实力,不够用啊。即便老夫全力支持你,咱们爷俩,也是螳臂当车!”

“我没想挡住什么,我只是求个心安!”张潜当然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苦笑着摇摇头,低声补充。

“倒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眼睁睁地看着!”杨綝又深深吸了一口气,轻轻点头。“至少,你做到了!让长安城内到目前为止,一直风平浪静!别急,你让我想想,你们俩先吃东西。会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先皇不是暴君,他不应该受此报应!”

说着话,他就将手搭在自己额头上,双眼同时轻轻合拢,宛若老僧入定。

此时此刻,张潜哪还有心情吃饭?为了不让杨青荇替自己担心,强打精神挑了几口肉菜填肚子,然后就端起了茶盏,一边品尝,一边苦苦思索破局之策。

他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在李显死后的政治旋涡中,李隆基到底参与得有多深。但是,很显然,在眼前这个时空里,直到现在,李隆基还没有能力走到台前。

洛州别驾,职位不能算小,在地方上,仅低于刺史。再加上李隆基的皇族身份,的确能在洛州境内做到一言九鼎。但是,无论怎么算,李隆基现在所拥有的实力,都不如他这个镇西都护府上都护。他参与进来都可能九死一生的事情,李隆基如果不依附于相王李旦的话,现在就独立走到台前,更是纯粹送人头!

如果把李隆基跟相王李旦算作同一方,类似于李渊和李世民,眼前局面无疑会清晰许多。韦后一方,想要效仿武则天,重复女主临朝。李旦和李隆基,则代表着李氏皇族,不能容忍第二次大权落入外姓之手。太平公主李令月,则是第三方,既不希望大权落入外姓之手,又想自己做大唐的女主……

“用昭,你刚才的那些要求,一句话都不能往外说。”正冥思苦想之际,耳畔忽然又传来了老杨綝的声音,冷静且清醒。

“您老说什么?”张潜楞了楞,迅速将思维从天外拉回,“哪些要求?”

“就是你所图的那三件事!”老杨綝平静地看着他,眼神忽然变得无比深邃,“你不能说自己一无所图,这话没人相信。但是你也不能实话实说,那样风险太大,同样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你既然来了大唐,就得入乡随俗。把自己当成一方势力,为自己的利益讨价还价。这样,别人才能觉得你和他们是同类,能够交换利益,能够拉拢你为自己所用。”

“这……”有点儿跟不上老杨綝的思路,张潜低声沉吟。

“咱们先顾眼前!”老杨綝又叹了口气,低声解释,“你是老夫的孙女婿,老夫得先将你解了套。等你将来有了足够的实力,说出来的话,才更有份量。至于届时,你是给新帝撑腰护驾也好,是替谯王李重福遮风挡雨也好,也不至于力不从心。”

说着话,老人的身体又佝偻了下去,仿佛背上了千斤重担,“至少,也能保证谯王的儿子不受牵连,让先帝不至于断了血脉。唉——”

“也许没我说得那样严重!”张潜见此,忍不住又出言安慰老人家,“我只是说,当时我之所以那么冲动的缘由。”

“不提这些,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老夫能够不能看到,还另说呢!”杨綝喘息着轻轻摆手,“咱们先说眼前的事情!这几天,你不见外客,很多人找老夫来问,究竟你需要什么好处,才能酬谢你替先帝守灵的功劳?算了,老夫替他们说得直接一些,免得你听不懂。你需要拿到什么好处,才肯离开太极宫,将太极宫的玄武门交还给太后那边。”

“太后如果不相信我,其实让新皇帝下一道命令,我就会率部离开。”张潜想都不想,就直接就给出了答案。

然而,话音落下,他又想起,自己要“入乡随俗”这个茬儿,苦笑着摇摇头,低声补充:“也罢,润州刺史,据说年龄已经大了。军器监左丞任琮,年纪虽少,却博学多才,品行方正,我想举荐他为润州刺史,替朝廷教化一方百姓。”

“润州?”杨綝想了想,轻轻摇头,“不妥。建康城虽然曾经为江南第一大城,却早已衰败多年,并且正对着运河口,容易引发误会。用昭既然早有善于生财之名,不如举荐任左丞去做苏州刺史。如此,才符合别人眼里对你的认知。”

“苏州?”张潜楞了楞,眉头迅速紧皱。随即,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苏绸和苏钢,又展颜而笑,“苏州不错,对任琮来说,肯定是个肥缺。多谢您老指点。”

“用昭不必跟老夫客气!反正老夫也是替双方带话,你不用怕要价高,他们觉得不妥,自然会跟你还价。”杨綝摆摆手,努力坐稳身体,笑容虽然苦,身上却隐约又有了几分两脚狐的风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