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四十三章 碎叶 (上)

盛唐日月 第四十三章 碎叶 (上)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阳光明媚,却不带丝毫的暖意。天空中没有风,但寒气却无孔不入。透过皮裘、铠甲、丝绵战袄和人的肌肤,一直渗入人的骨髓。

“娑葛到底想干什么?”跟在张潜身后,骆怀祖一边朝城外张望,一边满脸困惑地追问。如此冷的天气里,巡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走着走着,呼吸产生的水雾,就在人的头盔边缘、眉毛和睫毛等处,凝结成霜。

“我也不知道,应该是等待援兵吧!”张潜摇摇头,低声回应。随即也举动四望,除了茫茫雪野之外,却看不到任何人影。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西域的雪野,令人看上几眼,心中就豪情万丈。而碎叶城的城墙,早已变成了纯白色。夯土而成的墙体,此刻被冰瘤子和雪完全包裹,宛若一块巨大的琉璃。

“我总觉得,娑葛不只是等待援兵这么简单。天寒地冻,突厥人想要派兵过来支持他,也得等到明年三月之后。”王之涣踩着马道上的台阶逐级而上,身上的皮裘晃晃荡荡,将他的体形扩大了一倍,看上去就像一只准备冬眠的狗熊。

他说的是事实,无人能够反驳。但王翰的声音,却紧跟着响了起来,“拔换河谷被娑葛派人堵住了。这么冷的天,郭元振和牛帅的兵马,根本无法绕远路。想要支援咱们,至少也得等到明年三月。”

这同样是事实。从姑墨通往碎叶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穿过拔换河谷,一条是翻越勃达岭。无论哪一条,都是易守难攻。特别是在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里,防御方只需要几百个人,就能挡住进攻方的上万大军。而进攻方万一遇到暴风雪,就可能全军覆没!

大伙能够偷袭冻城得手,是依靠速度和运气。当时娑葛正带领着突骑施人的主力狂攻龟兹,从姑墨一直到碎叶,都已经是娑葛的大后方。沿途没有多少兵马驻守,并且也没人想到,张潜放着相对近的拨达岭不走,却率部穿越了拔换河谷。

而娑葛失去了姑墨州存粮之后,突骑施人的攻势立刻变成了守势。自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阻止牛师奖和郭元振两人乘胜追击。所以,勃达岭与拔换河谷的防守,立刻被娑葛加强了数倍。甚至连疏勒那边通往冻城的土路噶山口,都娑葛派遣死士堵了个结结实实。

如此,在明年开春之前这段时间里,张潜所部这支偏师,就只能独自应付娑葛。所以大伙每天都小心翼翼,唯恐哪里做得不好,就重蹈了周以悌在春天时的覆辙。

“噗通!”一名亲兵脚下打滑,一头栽倒。全靠腰间的绳索,将他另外两名同伴拴在了一起,才避免了他直接滚下城头,摔个筋断骨折。

走得位置相对靠后的王之涣,赶紧伸出手去,将摔倒者拉了起来。然而,紧跟着他自己也两脚打滑,前仰后合,多亏了被王翰一把抓住了皮裘腰带,才避跌出城外。

骆怀祖果断伸手抓住了王翰的肩,张潜则伸出左手扶住了骆怀祖,另外一只手扶住了城墙垛口。几个亲兵从左右两侧一拥而上,用身体挡住张潜,然后大伙一起摇摇晃晃地站稳,相对着哈哈大笑。

如此光滑的城墙,甭说架设云梯往里爬,恐怕用翅膀飞上来,都无法立足。但城墙上的冰雪,却不是张潜故意派人泼水制造的,而是老天爷主动帮忙!

早在唐军拿下碎叶城的第三天,张潜还在犹豫是焚城而去,还是猫在城里过冬之时,鹅毛大雪就从天而降。

比起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一世纪,眼下西域的气候,湿润许多,也温暖许多。大雪接连下了一天一夜才放晴,随即就是一次暖阳。日光将城头上的积雪先晒化,变成水滴,顺着高处缓缓而下。而低处的积雪,却还没有升温到融化点。于是乎,水滴就被积雪重新冻住,一起附着在墙面上,不断攀高,将整座碎叶城,变成了一座妖异的水晶宫。

转眼,第二场大雪又悄然而至,城墙的厚度就又增加了一层。当娑葛终于带着人马赶到了碎叶城下,他面对的,就是一座巍峨的冰城。而城里的唐军,也彻底放弃了离开的想法,在张潜的命令之下紧闭四门,准备在碎叶与他决一死战。

然而,战斗却迟迟没有爆发。兵力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的娑葛,只是试探性地在城外叫嚣了一番,发现城墙上连搭云梯的位置都不可能找到,就退向了一百多里之外,碎叶川注入热海处的叶支城。

纵使经历了姑墨和冻城两轮紧急扩编,此刻张潜麾下的兵马总数也只有六千出头。凭借暂时威力还没被突骑施人完全弄清楚的原始手雷,大伙守住碎叶城的把握很大。但是,主动去攻打兵力超过自己一倍的叶支,胜算却未必能超过三成。

所以,娑葛不来攻打碎叶,张潜暂时也没有力气去攻打叶支。双方在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暂时做了“邻居”。

原本不共戴天的仇敌,忽然变成了“近邻”。让将士们,很不习惯。而根本就没管理过任何城市,先前也没做长期驻守碎叶打算的张潜,更是手忙脚乱。好在上一战缴获甚丰,而娑葛在春天时拿下碎叶之后,一直将此地当做老巢来经营。因此,城中的粮食足以供唐军上下坚持大半年。

有了粮食,将士们心中就能够安稳许多。而碎叶城内,娑葛本族长老又个个富得流油。将他们储备的木柴,草料、金银等物收缴充公之后,也足够唐军不干任何杂活,就顺利熬过这个寒冬。

“突骑施人与突厥相类似,打仗输不起。娑葛这么拖下去,对他自己其实没任何好处。”当笑声渐渐平息,王之涣向张潜身边走了几步,继续低声提醒,“按道理,速战速决,才符合他的利益。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他弃了碎叶,向西迁徙才是上策。西边无论俱兰,怛罗斯还是白水城,都没有人能挡得住他!而大唐的兵马,如果追到那边却,就得冒与大食人开战的风险。”

“那边的小国,的确他见一个灭一个。靠抢劫,就能让自己重新富得流油!但是,他未必敢去,他手下那些人,也未必支持他往西走。”张潜皱着眉头,一边努力避免自己滑倒,一边低声回应,“哪怕拿不下碎叶,最后被咱们和牛、郭两位总管率领人马团团包围,只要突骑施人及时投降,死最多是娑葛本人和他的老婆孩子。而去了白水城那边,惹怒了大食人,他和他手下的喽啰,恐怕一个都活不了!”

“你是说,娑葛听命于大食人?”王之涣楞了楞,眉头皱得紧紧。两排冰碴,立刻从他的眉毛之间缓缓滑落。

“不能完全算听命,至少大食人是他的金主之一!”张潜抬手预防性地抹了自己的脸一把,攥着满手霜末儿,笑着摇头。“否则,碎叶城和姑墨城的仓库里,不会有那么多大食金币、弯刀和猛火油。”

这个答案,让骆怀祖勃然大怒。随即,又不屑地摇头,“郭元振真是个废物,亏得李显如此信任他。那李显也是,派一头废物来西域坐镇还不够,还又派了周以悌这个莽夫!”

“郭元振未必是废物,他本人是文官出身,手中全部兵马加在一起也只有两万出头,当然轻易不愿意跟周遭任何势力交恶。而西域这么广阔,却没有多少汉人。今天打掉了突厥,明天就会崛起铁勒。只要不将大食人的东扩野心打掉,西域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安宁。”张潜叹了口气,回答声有些沉重。

当生存危机解除之后,回过头来再仔细琢磨,他就发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问题。郭元振的应对之策很消极,却并非毫无理由。西域的汉人实在太少了,少到只能集中于几个重要城市里。而这些重要城市之间的广袤土地上,则生活着数以百计的部落。

这些部落逐水草而居,今年居住于疏勒附近,明年可能就去了于阗。大唐官府,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统治。只能通过扶植起几个大部落的酋长,代替官府进行羁縻。而大部落的酋长们,依靠大唐官府的支持,竖立起自己的威望之后,野心就会迅速膨胀。

在大食人没有大举东进之前,西域各部酋长野心虽然膨胀,却找不到外部支援,很难翻起大的风浪。而大食人大举东进之后,却立刻解决了酋长们的后援问题。

西域各部族缺乏优质的兵器,大食人不缺!并且大食在吞并波斯之后,还完整地获取了地炉钢的制造技术,以及古波斯地区优质的铁矿。随便让商队偷偷运几批刀剑过来,就能让某个酋长麾下的勇士如虎添翼。

西域各部族缺乏钱财鼓励士气,大食人不缺!抢遍了古波斯,并且已经将前锋杀入天竺的他们,随便搜刮几座土王的皇宫,就能装满东去的骆驼队,然后让酋长的胆子壮大一倍。

西域各部族缺乏组建军队,训练兵卒和指挥作战的技巧,大食人照样能够为他们提供。从四十年前进入波斯都督府开始,一路向东扩张到葱岭。大食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于如何利用酋长们野心煽动叛乱,也是轻车熟路。

酋长们想建立自己的汗国,大食人想要向东扩张却忌惮唐军的武力。两家的目标在某个方向出现了一致,彼此勾结就成了必然。而大唐如果改变不了目前对西域各部的控制方式,剿灭一个野心勃勃的酋长之后,赢来的安稳期根本不会超过三年。几乎眨眼工夫,就又有新的酋长站出来,重演上一轮崛起、膨胀、叛乱、覆灭的流程!

“少监,土硝已经按照您教的方法熬出来了,第一锅出了三斤七两。今天大概还能熬二十锅出来!”任五带七八名白发苍苍的工匠兴冲冲走到马道旁,仰起头,故意汇报的非常大声。

“好!所有工匠,每人发二十个钱,不要钱的,直接给两斗米。算是奖赏,这几天的工钱照旧发!”张潜立刻顾不上再考虑大唐西域政策的得失,笑着宣布嘉奖。

“多谢少监!”任五高声致谢,随即,冲着身后的工匠们用力挥手,“走,跟我找郭校尉领赏去。老子先前就跟你们说过,少监跟别人不一样,绝不会说了不算,你们还不信!这回,先让你们落袋为安!”

“多谢少监!”

“多谢少监!”

“少监大老爷大富大贵!”

……

工匠们有的生着灰眼睛,有的生着蓝眼睛,有的生着和唐军一样的黑眼睛。此时此刻,表现却没多大分别。一个个明显如释重负,或者拱手,或者手扶胸口躬身,乱哄哄地谢恩,然后跟在任五背后,一溜小跑直奔官衙。仿佛自己去得晚了,奖赏就会不翼而飞一般。

而正在城墙下清理积雪的一群力夫,则停下扫帚,满脸羡慕地看着工匠们兴冲冲地去远,然后一个个垂头丧气。

“别看了,谁让当初你们选了油炒面而不是刀子?!”带队的工头立刻瞪圆了眼睛,高声呵斥,冻得发红的脸上写满了不屑。“好歹你们每天还有两文工钱,如果不好好干,就两文钱都没有了,自己去做乞丐要饭!”

力夫们有老有壮,全都讪讪地拿起扫除,继续卖力地清理积雪,谁也没脸说出半句抱怨的话来。

他们和那些负责熬硝的工匠,原本都是冻城的囚徒。而在别人选择跟张少监一起攻打碎叶之时,他们却选择了二十斤油炒面儿。虽然听闻碎叶城被唐军轻易收复之后,他们立刻后悔了,并且冒着被冻死的风险绕路赶过来投奔。他们依旧失去了为唐军效力的机会,只能留在城里做力工。

在张少监麾下,做正兵,每天军饷是一百文。做新兵,则是五十文。哪怕做新兵没有通过考核,被涮了下来,还可以做随军工匠,每天也有二十文钱能拿。而做力工,每天却只有两文钱!

“如果谁心里不服,下次征兵之时,就去报名。只要能通过考核,立刻去拿五十文,还管吃管穿!”发现张潜就在附近,工头抖擞精神,呵斥的愈发卖力。

力工们中间,几个年龄小一些的,干活动作顿时变得利索了许多。娑葛就在叶支,早晚还会打过来。那时,他们就可以去投军了。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下次机会来临,他们一定会好好把握。

“大唐官府但凡对汉人好一点儿,西域的汉人也不会越来越少!”骆怀祖忽然有了感悟,再度提起先前的话头。“汉人多了,朝廷自然就不用哄着那些部落酋长了。而郭元振所为,纯粹是舍本逐末!”

这次,张潜没有反驳他。而是笑了笑,沿着刚刚清理出来的街道,默默朝府衙走去。

碎叶城中居民很少,此时走在街上的,大部分都是轮换休息的老兵和新兵。弟兄们每战必胜,且口袋里有了钱,因此一个个走路之时都将胸脯挺得笔直。而唐军收复碎叶之后,经过审核没犯下什么罪行,被准许留在城里的商贩们,则卖力地从窗口探出脑袋,将手里的货物拼命向老兵新兵们兜售。

看到张潜,老兵们立刻停住脚步,毕恭毕敬地行礼。在冻城才入伍的新兵们,则紧张地手和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一个个目光中充满了崇拜。

“等开春之后,你写一封信,让你那两个师弟,招揽点人手过来吧。哪怕是二十文一天的工匠,应该也有不少人愿意来。”骆怀祖跟上几步,再度低声提议。

黑火药的完整配方,他已经拿到了。并且亲眼看着,张潜将硫磺、硝石和木炭粉按照配方混合在一起,装进铁罐子里制造出了手雷。然而,他却再也没提去找李显报仇的事情,仿佛自己从没说过那些话一般。

“那能招募得到多少?来了之后,如果换了郭元振这种人做碎叶的镇守,大汉估计最后还得失望而去。”王翰摇摇头,对骆怀祖的提议深表怀疑。

“只要将汉人和部族的人区别对待,这个麻烦就永远解决不了!”王之涣也摇了摇头,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跟张潜一路走来,边走边看,他们都不再是以往那个热血上头的书生。他们能看到大唐在西域的很多弊政,然而,如何去纠偏,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答案。

“我在想,当年那么多诸侯国,为何大伙后来全成汉人!”张潜忽然停住脚步,非常认真地说道。

骆怀祖楞了楞,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而王翰和王之涣两人的眼睛,却同时眼睛一亮。扭头四顾,快速扫过街道上的老兵、新兵、商贩、力夫,忽然觉得雪后的碎叶城好生美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