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十四章 渡河 (上)

盛唐日月 第十四章 渡河 (上)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张潜等人在阳城停留了二十三天,这期间,他和司天监的技术官吏们,重新标定了朔日、望日,成功将月食的预测精确到了一刻钟之内,顺带着还重新标定了阳城的纬度,并且正式将圆周为三百六十度这个概念给确定了下来。

前几项工作,虽然耗费了一些时间,但是,由于观测目标都非常直接,所以结果很容易就被大伙所接受。但是后两项“顺带”产品,说服司天监的技术官僚接受,却让张潜花费了不小的力气。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人们的数学概念,完全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在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之中,将地球视为静止点,太阳饶着地球转动。则全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天阳每天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刚好标记为一度。

所以,古人以为,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乃为正圆。天竺僧人提出来的圆周为三百六十度,则为歪理邪说。(注:三百六十度概念,其实是个数学概念。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则是观察结果。)

张潜虽然职位比那些七、八品技术官僚都高,资历和威望,却不足以强行压着别人接受自己的理论.更无法用实际观测结果来证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而不是纯圆。所以,在一开始时,他极为头大。然而,当他将三角函数引入了计算当中,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任何一个时代,科技工作者都是最较真的一批人。然而,当他们发现了某个新概念或者技术,能带来巨大便利之时,他们往往又是最不固执的一批人。在尝试着用张潜拿出来的三角函数理论,重新计算了一些天文观测结果之后,司天监的技术官吏们,很快就被这个理论所征服。于是乎,周天与圆周有别之说,就被官吏们自动“领悟”出来。

如此强悍的变通性,令张潜这个穿越者,都佩服得直挑大拇指。

按照司天监官吏们的领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乃是自然,几近于道,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圆这个概念,却是人为设定。人为设定的东西,注定达不到自然之完美,所以,标定圆周为三百六十。

于是乎,圆周为三百六十度,三角形的内角和,则刚好为一百八十度。如此,计算日影,圭距,星差,皆事半功倍!

于是,在场的司天监官吏们一致决定,对太阳黄道同时采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和三百六十度两种标称,以示对上天的尊敬。而大伙今后在其他各种天文计算和观测之中,则果断向三百六十度标定方式靠拢。(注:开元年间,僧一行在制定大衍历之时,也是这么干的。宣称周天三百六十五,实际计算月球黄维则采用三百六十)

这一变通令历法修订工作一日千里。《麟德历》很多偏差,通过改变圆周度数,就能直接修正。而修正后的结果,与《紫金历》即便不完全相同,差别也小到可以容忍范围之内。如此,用来解释《麟德历》的《易经》理论,就可以直接往《紫金历》上套。两种历法之间的偏差,只能看作计算参数和观测精度上的差别,“指导理论”却可以认为完全一致。

如此一来,《麟德历》的使用寿命,又可以大幅延长。而《新历法》的修订速度,也可以大幅加快。毕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精益求精,工作量远小于另起炉灶。

作为这次天文测算任务的组织者,大部分实际工作,张潜都没有亲自参与。但是,他在司天监这帮技术官吏当中的威望,却与日俱增。特别是当大伙根据他的指点,第一次将月食预测精度,推进到了一刻钟之内后,很多须发皆白的技术官吏,对他的尊敬程度不亚于授业恩师。

懂技术,不胡乱插手,还尊重属下意见的上司,在任何时空,都值得尊敬。更何况,张少监身上除了具备这三项优点之外,还懂得珍惜手下人的性命。

察觉可能会遇到截杀,他立刻找借口让大伙晚一天渡河,自己带着家丁和测量器具,头前探路。

至于那些贼人到底是不是府兵假扮,背后受谁指使,他却对大伙只字不提。很明显,是不想把大伙拖进旋涡之中,遭受池鱼之殃。

即便是技术官僚,也并非个个都不懂得人情世故。

发现张潜有意将大伙与他本人正在面对的旋涡分隔开,众司天监的官员们在感激之余,做事都加倍认真卖力。结果,原本预计要花费整整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只花费二十三天,就完成了。并且每一步观测数据和运算过程,都整理得极为干净利落。

在这前后整整二十三天里,张潜半步都没有离开阳城。每天的生活都极为规律,城外观测台和城内驿站,两点一线。阳城县和司天监的官员们,都可以为他作证。

然而,在这二十三天里,却有三座白马寺被屠,两座白马寺被大火烧成了白地,还有一座白马寺和尚们杀了住持,瓜分了庙里的全部金银铜钱后,不知去向。

期间,还有一小股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蟊贼”,据说因为窥探观星台上的青铜器具,试图偷袭观星台。结果,被埋伏在观星台周围的百余朔方军,给杀了个落花流水。

那次战斗远称不上激烈,朔方军无一人阵亡,任、郭两家的家丁,总伤亡加在一起都没超过二十。而被他们击败的“蟊贼”,总伤亡人数也只有七十几个,剩下的全都趁着夜幕和丛林的掩护,逃之夭夭。

但是,那次战斗带给周围各方势力的震撼,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战斗结束后第二天,泽州府兵都督于金,就将旅率以上的军官,全都召回了军营。严令任何人不得外出,否则军法惩处。

临近几个州的府兵都督,很快也相继采取了类似动作。以免再有底层军官受到金钱诱惑,跑去阳城观星台下找死。

对于不肯听劝,非要找死,还要拖累大伙的“愣头青”。各位府兵都督也冒着得罪某位皇亲国戚的风险,断然采取了措施。反正这年头想弄死一个人很容易,过后只要矢口否认,那位皇亲国戚,自然会把账算到张潜头上。

而距离阳城战马一天能赶到的范围之内的山贼草寇们,则果断选择了搬家,以免观星台上那位张少监,报复起来不分青红皂白,让自己遭受池鱼之殃。

江湖人都要脸面,即便是主动跑路,也得给自己找足了理由。牛犊寨老大付元,就是这样的人。前脚刚刚离开山寨,后脚他就开始跟身边的亲信们嘀咕了起来,“咱们不是怕了姓张的,而是没必要趟这池子浑水。跟他动手,打赢打输,得到便宜的都是白马宗那群秃驴。咱们又不是白王寨,平素从没跟秃驴有过来往。这个节骨眼上,没必要给别人挡灾!”

“大当家说得对,咱们跟姓张的,井水不犯河水。他想找别人报仇,咱们没必要挡着!”立刻有喽啰凑上前,大声附和。仿佛只要自己这边出手,就能改变战局一般。

“可不是么?咱们跟姓张的无冤无仇,没必要给白马寺的秃驴挡刀。白王寨的白老大,就是拎不清,结果把他自己的性命送了不算,那么大个绺子,一下子也败了个精光!”有人比较实际,回头看看渐渐被抛远的山寨,战战兢兢地嘀咕。

“要说那个白老大,死得可真不冤。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居然去招惹一个会法术的魔头!结果对方随便念一句咒,身边的随从就全都刀枪不入。他白老大不但自己把性命搭上了,连带着整个白王寨都一起陪了葬!”立刻有人根据传言低声附和,仿佛自己当初就站在白老大身边,亲眼目睹了整个战斗经过一般。

话匣子一打开,主题随时都会歪掉。转眼间,山贼们讨论的重点,就不再是自己为何跑路,而是周围的几家江湖同行们,在前一段的遭遇。

“可不是么,姓白的只看到了和尚给他的钱,也不打听打听,那张少监到底惹得起惹不起!”

“唉,白老大死就死在缺见识上,那张潜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秘书少监官衔,其实唤做秘术少监更为合适。年前趁着日蚀,招来了流星,“轰隆”一声,就让堵门挑战他的那群尚们连同法坛一道灰飞烟灭!”

“都说佛法无边,可那么多和尚,却被张魔头一个人给灭了。谁得法力更高,还用再问?”

“啊呀,我知道左家三郎,是怎么死的了。”有人抬手扶着自己的额头,高声大叫,“月食,前天晚上有月食啊!日食的时候,张少监能够施法召唤火流星,月食不也一样么?”

话题再度跑偏,从白王寨,转眼间又跑到了某个假扮山贼的府兵校尉身上。

“他死得更不冤!仗着自己做了个府兵校尉,这些年不知道来害了多少无辜。这回算是恶贯满盈了。”

“他啊,就死在一个狂字上。从上个月底这个月中旬,白马宗求了多少人出手。别人都知道姓张的惹不起,偏偏他要赶着去找死!”

“可不是么,找死也不挑地方。居然扮成了咱们绿林好汉,去偷袭观星台。那观星台,是容易偷袭的么?那张少监是李淳风的嫡传,观星占课便知吉凶。我估摸着,他早就通过观星术,算准了姓左的哪天到,然后提前就开始步罡踏斗!”(注:步罡踏斗,道士做法的仪式。)

“还用步罡踏斗做法?会占星就够了!没等打呢,姓左的底细就被他全看光了。接下来,他想要姓左的怎么死,姓左的还不是就得怎么死?!”

“嗨,别扯这些了,赶紧走吧,瘆得慌!”

“是瘆得慌。反正,我是不会招惹这些会法术的。给多少钱都不去!”

“的的,的的,得的……”

正说得热闹间,大伙身背后,忽然传来了一阵剧烈的马蹄声。登时,所有人吓得头皮发乍,立刻撒开双腿,跑了个狼奔豕突。

牛头寨大当家付元有马,跑得自然比手下的喽啰们更快一些。一口气足足跑出了四十里,直到胯下战马嘴中吐出了白沫,他才不得不拉住了马缰绳,将颠散了架的身体,趴在马脖子上“回气儿”。

“的的,的的,的的……”还没等将一口气喘均匀,身背后,已经又传来了马蹄声。登时,将付元吓得眼皮一翻,软软地落下了马背。

“付大当家,是我,小六子,王家庄的小六子!”非常幸运的是,追上来的,并非官兵,而是跟他有过多年“销赃”交情的朋友之子。后者见他被吓得已经快瘫在地上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带着两名心腹庄丁,飞身下马将其扶住,快速补充,“我阿爷说,姓张的走了,今天一大早就走了。没事儿,你不用躲了。赶紧回去,他想跟你商量,如何回应罗大侠的英雄帖!”

“走了,你说谁走了,张少监么?观星台上那个张少监?”刹那间,牛头寨大当家付元的魂魄,就又回到了体内,努力站稳身形,快速追问。

“不是那个灾星还有谁?”王小六想都不想,立刻给出了肯定答案。“不光咱们盼着他走,阳城县的官员也盼着他早点儿滚蛋。所以他前脚接到返回长安的圣旨,后脚消息就传遍了全城。”

“圣旨,你是说,皇上下旨把他召回长安了?”付元楞了楞,平生第一次,觉得应天神龙皇帝,居然如此英明神武。

“不是皇上,还能有谁管得了那个煞星?传旨太监,很多人都看到了。乖乖,真的没长胡子,脸圆的像个鸭蛋一样。就是走路的样子很怪,还动不动就喜欢翘兰花指!”

“不会是使诈吧?”

“不是,我阿爷得到消息之后,立刻派人在背后偷偷跟着。直到他的人马出了县界,才又回来报信。”

………………

“李显这么着急把你召回去,到底为了什么事情?”骑在一头缴获来的大宛良驹身上,身后还跟着另外一匹,骆怀祖一边赶路,一边将头凑到张潜身边,刨根究底。

实话实说,他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让张潜这么快就返回长安。留在阳城多好啊,山高皇帝远。连泽州刺史的官阶,都比张潜矮一级。谁都管不到这支出来修订历法的队伍头上,并且当地官府还得保证这支队伍的日常供应。

而他骆掌门,想跟在张潜身边充当二账房,就充当二账房。想出去当罗大侠,就出去当罗大侠。永远不用担心身份暴露。即便遇到麻烦,只要躲入观星台范围之内,就没有任何势力敢于继续跟踪。

此外,最近这段时间,也是他骆掌门入账最多的日子。虽然张潜曾经反复要求,一旦对白马寺的攻击得手,他就要尽可能地将寺庙里的浮财撒在周围,以吸引更多的江湖人士,去攻击其他白马寺。但是,却没有禁止他中饱私囊。

因此,看到特别值钱又便于携带的“浮财”,比如黄金,宝石之类,骆怀祖就顺手抓了几把。结果一来二去,他的行囊就背不动了,只能专门腾出一匹马来驼。

“我也不知道他找我什么事情,圣旨上说得很含混。要我无论修历有没有进展,都立刻返回长安。”张潜用望远镜四下扫视,回答很是心不在焉。“反正任务已经完成了,回就回吧。继续留在观星台上,也不会再有人前来送死了。”

“不会是先把你骗回长安去,然后捉拿下狱,替白马宗那群秃驴出气吧?!”向来不忌惮以最恶的恶意推测李显,骆怀祖皱着眉头提醒。

“那倒是不会,圣上既然不能追究白马宗和白马宗背后那些人,自然也不能追究我。”张潜对李显的为人,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的,笑了笑,轻轻摇头。“此外,无论我怎么报复白马宗,对朝廷和圣上本人来说,都没啥危害。甚至,还可能非常有利!”

“那你还……”骆怀祖迅速朝周围看了看,确定没有人偷听,压低了声音提议,“那你还称他为圣上?他哪里有半分圣明的样子?既没魄力,也没担当。就会躲起来使阴招算计别人,哪怕你有大功于国,只要让他感觉到了威胁……”

“他未必是个圣明天子,却对我不薄。”早就提防着骆怀祖忽悠自己去步紫鹃父亲的后尘,张潜毫不犹豫地打断。“此外,我也不喜欢造反,更对重振墨家门楣不感兴趣。所以,有些话,休要再提!”

“你……”骆怀祖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却没得到机会陈述,顿时憋得脸色有些发青。咬着牙喘息了好一阵儿,才重新振作起精神,继续低声说道:“我不是劝你造反,你贪图富贵和享受,那种冒险的事情,对你来说的确不合适。但想要谋害你的人,一个是李显的亲生女儿,一个是他亲妹妹,只要他不肯出面替你主持公道,你这辈子都甭想安生。”

“那就来呗,反正来一回,我报复一回。”张潜微微一笑,年轻的脸上,忽然写满了自信。“说实话,比起做仇敌,我更怕的,是跟她们俩将关系处得太近。”

这句话,一下子就超出了骆怀祖的理解能力。不由得此人不低下头,苦苦思索。然而,把脑袋都想疼了,此人也没想明白,张潜到底从哪来的信心。忍不住瞪起布满血丝的眼睛,低声追问,“你懂观星占命?或者鬼谷秘术,能预知这两人都得不到好下场?”

“我不会!”张潜想都不想,果断否认,“《非命》乃是墨家必修之篇,师叔莫非忘记了?”

《非命》乃是墨家祖师墨翟的传世名篇之一,作为货真价实齐墨掌门,骆怀祖当然不可能忘记。然而,看到张潜忽然拿祖师爷的著述,来否认懂得占星和卜卦,他反倒觉得自己可能已经猜到了真相。于是乎,皱了皱眉,低声说道:“祖师所做的非命,主旨是教导世人奋进,不相信命中注定便有贵贱之分。而不是否定占星卜卦。你们秦墨避世多年,未经战乱,留下一些别家传承,也是应该……”

“我真的不会,也不相信这些!”张潜最忌惮地被人当成神棍,毫不犹豫地打断。

“那你怎么会算到,本月十五那天,有人会扮成土匪,偷袭观星台?”骆怀祖依旧不相信他的话,揪住一个具体事例,刨根究底。

这个问题非常好解释,张潜笑了笑,不紧不慢给出了答案,“白马宗只是一伙放高利贷的恶棍,不是强盗。第一次截杀我失败之后,想要再召集人手,肯定需要时间。而我出来验证的目的,是验证朔日,望日和月食,即便没有圣旨相召,任务完成之后,肯定也得回长安了。京畿之地,估计没人有胆子假扮强盗截杀官员。所以,他们必须赶在我离开河东之前下手。两厢对照,土匪要么不来,要来,肯定不能太晚。并且,这年头夜盲很多,想带领人马夜袭,只能选月光最明亮的那几天!”

“嗯……”骆怀祖依旧不愿相信,然而,却发现张潜的回答,几乎无懈可击。沉吟半晌,又迅速将话题转向了下一个自己始终感觉困惑不解的地方,“那份《紫金历》,是你从师门里拿出来的吧。既然知道其肯定准确无误,你又何必非跑阳城这一趟?派别人来,结果不是一样么?老夫总觉得,你是事先知道有人会截杀你,才故意跑出来做诱饵一般。如果你不懂占星的话,怎么猜得如此准?你才做官几天,肯定没有这种本事。而张山长和贺知章,他们俩耍弄谋略,恐怕还不如你。”

“这个……”张潜的眼前,迅速闪过杨綝那苍老却睿智的面孔。摇摇头,笑着回应,“您还是当我懂得占星吧。李淳风的《德林历》错误那么多,都号称上下两千年无所不知。我拿出的《紫金历》比《麟德历》准确数倍,肯定知道的比他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