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三十六章 打之

盛唐日月 第三十六章 打之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庄主,别上他的当,贼秃驴就是喜欢用这种手段,讹人钱财!”

“庄主,和尚坏得狠。三年之内,他早拿着钱跑了,大伙根本没地方找他去!”

“庄主,你不用搭理他。他如果不滚蛋,我们就抬着他扔到大路边去!”

“贼秃,快滚,否则打断你的腿!”

“揍他,揍他,别跟他废话。这种秃驴和天竺人一样不要脸,无论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赖成他自己的!”

……

没等张潜开口,四下里,已经响起了一片劝告和谩骂之声。众家丁,佃户们,谁都不肯相信那慧岸和尚的说辞,纷纷出言揭露此人的阴险图谋。

也有零星几个看热闹的庄户人家老汉,隐约觉得用一口井换全县的人三年无病无灾,是一件极为积德行善的事情。然而,想想眼下自家儿子还在庄主家找活干,而张庄主最近又是出钱修桥,又是出钱挖渠,带来的好处都肉眼可见,所以,他们都果断选择闭嘴。

而那慧岸和尚,佛法学到了几分精髓不知道,脸皮结实程度,却绝对超过了寺庙里的雕塑。被这么多人围着叱骂,竟然丝毫不觉得尴尬。反而微笑着又向张潜靠近了两步,柔声劝道:“舍一口井,以利阖县之民,乃莫大的功德。施主既为墨门子弟,又是朝廷命官,理应……”

“没问题,舍,不就是几桶井水么,张某舍!”一整套大道理没等啰嗦完,张潜已经大笑着点头,“管家,传我的命令下去,以后慧岸师父前来挑水,不用通报,直接放行!”

说罢,用手将和尚的肩膀轻轻往旁边拨了拨,快步走向了自家大门。

“啊——”那慧岸和尚原本还准备了许多语言圈套,等着张潜往里钻。却不料,张潜根本不按预定套路出招。顿时被拨了个猝不及防,踉跄着转了大半个圈子,差点儿一头栽倒。

“和尚小心!”任全手疾眼快,连忙伸手将慧岸扶稳,“我家庄主答应你了,今后礼佛需要用水,尽可以自己来挑。要多少,我们庄子给多少,分文不收!”

其他家丁和佃户们,见张潜一招就破了和尚的陷阱,果断在旁边挤眉弄眼:“小和尚,保佑咱们阖县百姓三年无病无灾,可是你说的。如果有一人生了病,或者遭了难,老子可是要拿猪血泼了你的庙门!”

“小和尚,担子和水桶有么,没有,我们施舍给你,也算一桩功德如何?”

“小和尚,你的寺庙距离这里远么?远的话,可是要早点儿来。早晨第一桶水灵气最足,来晚了,就是你心不诚!”

……

也不怪大伙痛打落水狗。这京畿附近的和尚,最为无赖。特别是一些来自天竺的所谓高僧,行径简直跟骗子差不多。只要看上谁家的东西,就立刻凑上去,死皮赖脸劝人家舍了去礼佛。

若是对方不给,他们要么拿对方已经身故的长辈做威胁,说什么地狱受苦,或者轮回入畜生道。要么拿周围百姓的福报做舆论绑架,逼着对方低头就范。

而对方如果想摆脱纠缠,办法就只有一个。拿出足够的钱来,让和尚念经消灾。往往钱给了,经念过了,家中有佛缘的物品,就立刻变成没佛缘了。而念经的和尚,则带着钱财,再去寻找下一个敲诈目标。

“施主且慢!”一片酣畅的奚落声中,和尚慧岸努力站稳身体,快步追向了张家大门,“施主误会了,与我佛有缘的,乃是贵宅之中,那口能集天地灵气之古井,并非区区井水。井水不过是承载福缘之外物,水从井里打出来,没等送到寺庙里,灵气就在路上散尽了,岂可用来供奉佛祖?!”

“和尚不要脸,把井给了你,我家庄主岂不是得搬家?”

“和尚,你就直说,想要我家庄主的宅院就是了,何必找如此说辞!”

“真是脸大,我家庄主乃朝廷五品命官,宅子说给你就给你?”

……

四下里,叱骂声瞬间又响成了一片。不用张潜自己开口,周围的家丁和佃户们,就将和尚心中的小算盘,揭了个底儿掉。

而张潜本人,早就猜到对方不会答应每天过来担水,更早就猜到,自己家中真正有“佛缘”的,恐怕不是自己蓄意编造出来的那口井,而是六神商行的干股。因此,丝毫不为和尚的无赖举动而生气,停住脚步,笑呵呵地转身,“佛祖看上了我家这口古井?没问题。传闻佛法无边,张某答应了。和尚你尽管施展无上妙法,将井搬走就是。张某现在绝不阻拦,过后无论井飞到了哪里,张某也不会报官!”

“啊,南无阿弥陀佛!”再次又被张潜的话语,打了猝不及防。慧岸和尚楞了楞,费了好大劲儿,才把惊呼声从半途中给变成了佛号。

按照他预先想好的套路,张潜既然身为秦墨子弟,又素有能言善辩之名。想保住对六神花露之品质有决定性作用的古井,肯定会跟自己当众辩论一番。而只要自己将张潜驳得哑口无言,即便不能逼着他出让一大笔六神商行的干股,也能让他当众出个大丑!

而无论是让张潜破了财,还是出了丑,自己都是给真正的女菩萨施主,出了一口恶气。不用再眼睁睁地看着她受了羞辱,愤懑落泪,而自己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哪知道,师门中从天竺国传来,用在大唐士绅、富户乃至官员身上都无往不利的招数,在张潜这里,却失了灵。对方根本不按常理应对,先请自己挑水,再请自己施展法力搬井。每一次应对都是天马行空,坚决不跟自己做任何语言上的交锋!

“大师,请快施法搬井,为了阖县百姓的福报,我家庄主把井舍给你了!”正在急得方寸大乱之际,慧岸和尚的耳畔,却又传来了任全阴阳怪气的声音。

“大师,请施法,我们在旁边给您加油了!”

“大师,请施法,让我等好开开眼界!”

“大师加油!”

“孩子他娘,快回家给我搬个板凳来,我要看大师施法!”

……

四下里,家丁、佃户、乡民们,一个个兴高采烈,争相出言痛打落水狗。

即便反应再迟钝的人,如今也都看明白了。这慧岸和尚哪里是看上了张家的井水,分明是想逼着张庄主把整个庄子都白送给他,当做修建寺庙的地皮。

而张庄主如果舍不得,就必须出一大笔钱,请他念经,让佛缘转移到别的地方。否则,张庄主就是为了一己之私,视全县百姓的福报于不顾!

人对于过好日子,都有着本能的追求。张潜这个庄主虽然平素跟相邻们没啥直接来往,也从没出面说过什么教人向善的言语。但是,他拿出来的粮食和铜钱,可都实实在在落进了佃户和乡邻们的口袋里。

这个冬天,别家庄子上的佃户,每天所吃的两顿稀粥里头,都要混上野菜和糠皮。而张家庄的佃户们,吃的却是一稀一干,甚至晚上下了个工,还能跟老婆孩子们一起补几个干饼子做夜宵!

这种好日子,以往恐怕大伙做梦都梦不到。特别是眼看着低洼处淤积的雨水即将排空,庄前庄后又能多出上百亩农田,无论种麦子还是种高粱,每亩都能收上**斗乃至一石,大伙就更不愿意日子再回到从前。

而和尚今天逼着张庄主舍了院子给他做寺庙,明天就能再骗张庄主将土地舍给他做庙产!如此,用不了多久,整个张家庄就换了主人。

家丁们可以跟着张潜这个庄主搬去长安城里享清福,反正朝廷对官员和官员的随从有专门的供应。寻常百姓,却从此要成为寺庙的佃户!那些一毛不拔的秃驴,怎么可能像张庄主一样大方?!

当看清楚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哪,即便庄子上对佛教那一套的中毒甚深的老人,都知道自己此刻该帮谁。因此,一个个相继开口,对慧岸和尚极尽嘲讽挤兑之能事。

而那慧岸和尚,终究是靠得嘴巴功夫吃饭。虽然被嘲讽挤兑得面红耳赤,却依旧鼓足了精神,再度追向张潜的背影,“施主且慢,小僧修行时日尚短,无力施法搬走此井。但庄主若是真有慈悲之心,当让诵经之声日日响于水井之侧……”

“没问题!”他反应快,张潜的反应更快。不待他把话说完,就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任全,把距离水井最近的厢房腾出来,作为家庙,供慧岸大师修行。每日供米一斗,蔬菜两份,僧衣、芒鞋、念珠,佛像之类的开销,悉听大师取用。想必以大师的虔诚,定然不会做些花账来糊弄你!”

“是,庄主!”任全立刻躬身领命,回答声格外振奋。

“阿弥陀佛!”慧岸和尚急得直念佛号,却无法从张潜的施舍中挑出任何不虔诚的地方来。

他要水井,张潜给了。他要让诵经声在水井旁日日不断,张潜也给了。还额外赠送了他一日两餐和僧衣芒鞋等物。他还有什么理由说张潜不拿全县百姓的福报当一回事儿。

只是,如果他来张家修行,又如何为女菩萨出了那口气?今后又怎么可能在女菩萨身边,跟她一起参禅论法,言笑晏晏?

正急得火烧火燎间,却又听张潜笑着追问:“怎么,歹师莫非嫌张某家的庙小?张某可是记得,佛祖顿悟于菩提树之下,却没嫌弃那菩提树不够奢华。而我大唐,此时家中建了庙宇,供养高僧修行者,何止千家万家?如果庙小就不够虔诚,他们岂不是全都白费了香火和功夫?”

“这,这,不是,不是,施主言重了,言重了!”慧岸原本准备说出来的挑剔话语,被卡在了嗓子里,顿时被憋得脸色发青,摆着手连连后退。“庙大,庙小,都是一样,都是一样!”

哪敢说不一样啊,敢说不一样,全天下靠富户供养的那些大师,还不得活撕了他?然而,想到某个女菩萨受了委屈之后那珠泪盈盈模样,慧岸和尚心中的勇气突然再度高涨,“施主,且听我一言!”

“和尚尽管说,张某洗耳恭听!”知道对方该亮底牌了,张潜笑着转过身,轻轻活动手腕和手指。

“施主,你宅子里的古井有佛缘,则说明贵宅所在,乃是上上的弘扬佛法之福地。”既然所有圈套都套不住张潜,慧岸索性放弃了那些环环相扣的语言陷阱,直接拿出最后的杀招,“所以,为了阖县百姓的福报,小僧恳请施主施舍了此宅与我佛,建一座庙宇……”

“啪——”一声脆响,将他的话拦腰打断。却是张潜抡圆了胳膊,一个耳光,结结实实地呼在了他的脸上。

再看那慧岸,整个人被打得横飞出半丈远。人没等落地,鲜血伴着几个白花花的牙齿,已经嘴里喷了出来。

而张潜,一巴掌呼完了,仍旧不觉解恨。快步追上去,单脚踩住慧岸和尚的胸口,弯下腰,左右开弓,”啪啪啪啪……”又是一连串大耳光。

“贼秃,张某已经一让再让,你居然连张某的家都想霸占?张某乃是朝廷五品命官,若是连家都被你夺走,又置朝廷的体面于何处?”一边打,张潜一边大声叱骂,唯恐自己的话,周围的人听不清楚,“须知道,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莫说你们这群贼秃,管不了那轮回福报之事。就是管得了,也该是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无论你念的是什么经,信的什么教,都休想把手伸得太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