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二十九章 墨家绝学

盛唐日月 第二十九章 墨家绝学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踏踏实实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后,张潜就命管家任全准备了一辆马车,三十吊铜钱,然后派家丁张福去客房请齐墨骆掌门到正堂一起吃朝食。

之所以还多赠送一辆马车,不是因为他可怜骆掌门赶路辛苦,而是因为铜钱实在太沉。三十吊钱,折合成另外一个时空的标准,有一百好几十公斤。不给一辆马车的话,从长安扛回家去,足以把骆大掌门活活累死。

然而,出乎张潜意料的是,骆怀祖师徒却迟迟未至。等了又等,直到他都有些不耐烦了,奉命去请骆掌门的仆人张福,才带着崔管家一道进来回话。而后者的第一句话就是,贵客一大早儿就走了,跟守门的家丁张义交代说有急事,不便再等庄主醒来之后当面辞行。但是,此人却主动给庄主留了一封信和一个绸布卷儿,请家丁张义转交。

“庄主,老仆昨天见他跟您相谈甚欢,就没叮嘱底下人盯着他。老仆这就带着家丁骑马去追,无论他跑多远,都给您把他抓回来!”崔管家现在,对自己的管家位置可是珍惜得很。看到张潜脸上的表情好像不太愉快,立刻主动要求戴罪立功。

“抓什么抓?他又不是贼?”张潜横了他一眼,随即笑着摆手,“行了,你跟任全两个,带人把铜钱搬回库里去,把马车收好。他自己走了更好,反倒让张某省心了!”

说罢,又摇了摇头,信手展开骆怀祖留给自己信,定神观瞧。首先入眼的,就是一串不卑不亢的客气话:秦墨掌门张师兄亲启,昨日我师徒不请自来,甚为冒昧,却蒙张师兄盛情招待……

很显然,对昨天张潜给予的礼遇,他非常满意。但是,接下来话,就不太客气了。非常“坦率”地告诉张潜,昨天通过交谈,他发现,张潜身为秦墨派出来入世的大弟子,过于热衷于朝廷给予的功名,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宣扬墨家绝学上。并且张潜说话做事,总以个人享受和个人喜好为先,不符合墨家“兼爱”、“非乐”和“节用”的祖训。

虽然作为齐墨掌门,他骆某人没资格管到秦墨的头上。却出于同门之义,想提醒张师兄,即便墨家早已一分为三,其“十训”,却是三个分支共同的行事守则。

墨家存于世上,一直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个人。墨家所矢志追求的,是拯救天下万民于苦难,而不是个人升官发财享受……云云。

洋洋洒洒,留下了近一千字的“诤言”之后。骆掌门又笔锋陡转,夸赞张潜的风车和机井,尽显墨家学问之高深,隐然已经有了先圣当年在楚国都城,力克公输班之遗风。只不过这次张潜对手不是能工巧匠的祖师公输班,而是困扰了天下百姓的水患。

所以,在离去之前,作为齐墨当代掌门人,骆怀祖愿意将墨家四经之一,《机关总经索引图谱》誊抄版,暂时借给秦墨掌门大师兄揣摩。待改日他带着徒弟游历归来,再请张师兄归还。还望张潜这个秦墨大师兄,能善用此图谱,别辜负了先圣墨翟当年留下此图谱的初衷。

“靠,这厮真够聪明,不怪武周之时,百骑司和全天下不良人,竟然没抓到他!”张潜的目光缓缓从信笺上收回,同时在心中竖起了食指。

昨天姓骆的那厮,根本没见到紫鹃,即便见到了,恐怕也很难将一个瘦瘦小小的少女,跟当年五、六岁时的小女孩联系在一起。

然而,此人却从张潜在吃饭时无意间流露出来疏远感,或者戒备感当中,发现死乞白赖留下,肯定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干脆不待张潜这个主人设法送客,便主动飘然而去。

如此,双方之间的同门之谊,就算没有破裂。而假如张潜这个秦墨大师兄,有那么“一丁点儿”真,恐怕也会因为书信中的“坦诚”话语和此人飘然而去的行为,深感负疚。那样的话,下次此人再来,就又把握住双方交往的主动权。是更进一步,还是戒急用忍,都可以应变自如。

至于留给秦墨大师兄张潜的《机关总经索引图谱》,则是一份钓鱼的饵。如果张潜醉心于机关学,看到了图谱之后,肯定会心痒难搔。甚至满天下地去找相应的《机关总经》。届时,无论《机关总经》真的是出自墨家祖师墨翟之手也好,还是齐墨的某代矩子假托墨翟之名所做也罢,张潜都必然会求到骆怀祖这个齐墨掌门头上。

只可惜,骆怀祖这个大阴阳师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张潜这个秦墨大师兄,连半点儿真实性都没有!

张潜甚至根本没听说过,什么《墨家四经》。并且,后者这个军器监少监,也不是像官面上介绍的那样,依靠向朝廷进献风车和机井图谱而得。

张潜之所以升官速度快过弩箭,其中绝大部分人原因,是当天神龙皇帝李显被长颈鹿堵在了紫宸殿的危急时刻,他身边数十名文武官员里头,只有张潜和周建良两个人舍命冲了上去。

“想要在张某这里,先予之,再取之,你拿出来的东西,总得有点儿价值才好!”将信笺随手丢给站在一旁,噤若寒蝉的紫鹃收起,张潜笑着展开了画在绸缎上的图谱。

作为来自工业革命时代之后的人,他真的不相信,诞生于公元前的机关图谱,对自己能有什么吸引力。那时候,生铁刚刚出现,人类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还是青铜。生产工具大部分都是木制,取暖靠抖,交通靠走,通讯靠吼……

然而,就在将图谱展开的刹那间,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一共有二十四幅图,全都是用丝线刺绣在绸布上的。线条简洁清晰,就像一幅幅简笔画。然而,每一幅简笔画草图,都冲击了张潜想象力的极限。

第一幅草图,是三辆独轮车。每辆独轮车都由两根木杆,夹着一只车轮构成。车身上面架着三块木板,车尾部竖着一根木头钉子。

最左侧的独轮车,是行进状态。钉子折叠于木杆之下,不影响人力推行。车身上面的木板一张横在正前方,另外两张向内翻折,竖在车身左右侧,刚好与横板一道,构成了半封闭式车厢!

如此,无论是用来推粮食,还是用来推货物,装车之时只要稍微注意一些,便不用担心所载之物在运输中途掉出。

中间和右侧的独轮车,则是停止状态。钉子放了下来,砸入地面,阻止车身前进或者后退。横在车前的木板位置依旧,翻折于左右两侧木板,则向前推平,与横板一道组成护墙。中间这辆独轮车右侧护板展开后,板尾部的凸起,与右侧那辆独轮车的左侧护板上展开后的凸起、互相咬合在一处,严丝合缝!

如此,两辆独轮车并排停放,展开护板,就能为六到八名士兵提供保护。如果二三十辆独轮车并排前行,便是一道移动的盾墙!

在此墙前,敌军的骑兵和草原民族精通的驰射之技,将毫无用武之地。而中原的战士们,却可以凭借盾墙的保护,镇定地从独轮车上取下强弓硬弩和利箭,对目标展开屠杀!

第二幅图,是三个木头箱子,上面各自连了两根长长的大毛竹。一根毛竹高高地竖起,一根横放。横放的毛竹用力下压,竖起的毛竹头部的圆孔处,便会将液体喷向高处的敌军或者敌方的武器。两根毛竹同时竖起,中间拉上绳网,便是一架带着底座的云梯。

两只箱子连同毛竹相对摆放,则可以构成一座简易桥梁,无视对方所挖掘的壕沟。如果是多只箱子稍加组合,则是一艘简易渡船,轻而易举地帮助士兵渡过华夏北方的大部分河流……

第三幅图,好像是三辆木制的塔吊,不但可以吊装重物,互相组合后,能够变成压制城头上弓箭手的大型井欗。而部件稍变化,就是一辆投石机,或者说是另外一个时空中所说的旋风炮……(注:投石车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襄阳炮则为引进技术。)

第四幅……

第五幅……

……

每一幅上面的器物,都是简单的木头,绳子和毛竹等材质所造。但是,每一件器物,都达到了战国时代的科技应用极限。而个别器物之设计,则直接跨越了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汉、唐、宋、明,触摸到了工业革命的边缘!

最后一幅图上,只画有一个器物,而不是几件器物组合。当张潜的目光移到上面,刹那间,他全身上下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大汗淋漓。

那是一个没完工的图谱,很显然,其设计者,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想法能否在现实中兑现。

图谱中,所用到的耗材,依旧是木头,竹子,绳索三样。

木头打造成了马车的车厢和小巧的车轮,竹竿组成了两只巨大的翅膀和两只小巧的翅膀,横着捆在车箱和车厢末端的上方。

而在车厢末尾,则由一组竹子做成了喷管。

喷管处,无声的火焰燃烧,将没有挽马的马车,直接推上了云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