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四十六章 屁股决定脑袋

盛唐日月 第四十六章 屁股决定脑袋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怎么可能?!”虽然知道任全是在为自己考虑,张潜依旧觉得对方的预测过于极端,“佃户们怎么可能都像你说得那么坏?再说,王家拖欠佃租,也并非完全是故意!他家的情况我当时看到了,如果牛被拉走,明年开了春儿,日子的确没法过了!”

“张少郎君,张少郎君,请听我说!丰年,人肚子能吃饱,谷仓里也有余粮,当然谁都有良心!”被张潜的厚道,逗得哭笑不得,任全无奈地连连拱手,“可最近两年,要么倒春寒,要么大雨下个没完。家家谷仓都见了底儿。饭都吃了上顿没下顿了,谁还顾得上良心?!崔管家今天,如果不杀鸡儆猴,属下敢保证,剩下那些家欠了庄子佃租没交的,一家都收不上来!不信你问紫鹃!”

“真的会这样?”张潜迅速将目光转向紫鹃,额头上刚刚渗出来的汗珠,被灯光照得清晰可见。

看得见黑暗,相信光明,这是刘姨生前对他最后的叮嘱。因此,他遇到麻烦时,虽然经常会把情况往最糟处想,却坚决不相信人性当中全是自私与肮脏。

“人总是得先顾自家饿不死,才会再想其他!”紫鹃心疼地走上前,一边仰着头,用手帕替他擦汗,一边小心翼翼地解释,“少郎君的庄子靠近沣河,旁边还横着好几道小山包,地势本来就低。这两年春天冷,夏天时雨水又太勤,田地涝得厉害。除了高粱之外,其他庄稼收成都不可能太好。而佃户不像家里的仆人,什么都属于主人家的。佃户自己家里也有地,只是不够种,才又佃了少郎君的田去种。所以,租庸调这些,他们都得按时向官府缴纳。交完了租庸调,再交了佃租,剩下的,才是他们自己家的。官府的租庸调,他们不敢赖。但是,少郎君家的佃租,他们手中粮食如果所剩无几的话,肯定会能拖就拖!”

“租庸调,租庸调很高么?”明明紫鹃的动作无比温柔,张潜却仿佛被手绢擦疼了一般,下意识地皱眉。

虽然一直排斥将未成年的紫鹃“收了”,但到目前为止,紫鹃却是跟他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人。既然连紫鹃也不站他这边,以张潜的聪明,当然能够意识到,他自己先前的想法,可能真的跟大唐土著们的想法格格不入。虽然,这个意识,让他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若是官府能将永业田和口分田,都按实数给庄户们分下去,的确不高。”猜测张潜可能是刚刚出山,对大唐民间情况几乎毫无所知,任全换了个语气,非常耐心地为他解释,“每丁每年不过交纳二石粟米的租,布二丈五尺加麻三斤的调,另外,还得交六十尺绢的庸代替服役。可架不住,长安附近人口稠密,官府从来就没把永业田和口分田按足数分给到庄户头上过。而租庸调,却从不打折。”(注1:永业田和口分田,是唐初的善政。到唐玄宗之前,因为人口膨胀和土地兼并,已经维持不下去。)

叹了口气,他又摇着头补充,“遇到丰年还好,庄户人家勤快一点儿,忙活一年下来,把租庸调交完了,总还能剩下一点儿口粮。可最近年年洪涝成灾,哪里还能剩得下那么多?口粮不够吃了,就得想办法租庄子上的地种。如果租来的地,也没经营好,有人就会打歪主意!”

“你看,你也知道,那王家是故意不交佃租,是为了给自己家留出足够口粮!”张潜终于从任全的话里,找到了一个“把柄”,轻轻推开紫鹃的手绢和手,尝试让他理解自己的想法。

他张潜不差这几斗佃租,而王家却需要粮食活命。两厢比较,他张潜吃一点儿亏,就当积德行善了!

“不光是为了留下口粮,那王家是犯官之后,家里总是想让儿子考取功名,重振门楣。所以春天时就死乞白赖多佃了二十亩地,夏天时他家的男人又操劳过度,卧病不起。所以就又跟庄子上借了过几次粮食和铜钱救急。”任全显然在跟着紫鹃过来之前,下过一番功夫,回答起王家的情况之时,简直如数家珍。“结果到了秋收之后,再加上利息,就彻底还不上了!崔管家先前派人好言好语催了好次,都没结果。所以今天下午才动了怒火……”

“再动了怒火,也不该拉人家的牛啊。更不该拉人家的女儿!我这个庄主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张潜跺了跺脚,迅速打断,声音听起来却非常底虚。

他不能说任全的话没道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都天经地义。

问题是,歌剧《白毛女》中管家死崔找杨白劳逼债,也站住了欠债还钱的老理儿上。黄世仁向杨白劳放了高利贷,上一任庄主放出去的债,也不是免息!

杨白劳欠债还不起,死崔就想拉走他的女儿。王家欠了他张潜的债,崔管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拉走王家的耕牛,然后阴差阳错,也变成了拉走王家的女儿!

按照任全的说法,崔管家的举动,虽然有失粗糙,却无可厚非。按照同样的逻辑,白毛女中的管家“死崔”,岂不是也一点儿错都没有?

至于杨白劳因为还不起债自杀还是跳井,那是杨白劳自己的选择,也一点儿都怪不到黄世仁头上!

任全的话语和逻辑,再无懈可击。都与根植在他心中二十余年的道德理念,格格不入!

即便是穿越了,他也无法完全活得像一个古人。

“少郎君,你别生气,你先别生气!”敏锐地察觉到张潜的脸色和反应都不对劲儿,紫鹃赶紧给任全使了一个眼神儿,然后抬起手,再度担心地用手帕替张潜擦去脸上的汗水,“管家是不该拉人家的牛,更不该拉人家的女儿。这件事,管家做得过分了,败坏了您的名声!您罚他薪水就好,没必要为此气坏自己!”

“岂止是做得过分,他差一点儿,就让我遗臭万年!”张潜烦躁地推开手帕,却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让对方多少能理解自己一些的想法,“如果今天我没看到,他岂不是真的要将别人的女儿拉回庄子中来了?!你让周围的邻居怎么看我这个庄主?我在大唐,无亲无故,再背上一个恶霸之名,一旦将来遇到事情,周围的人,岂不是都要争相过来踩上一脚?!”

紫鹃很少见他生这么大的气,不敢还嘴,退开到一边,抬手抹泪。任全心里不服,却也没资格跟他硬顶,也低下头,闭口不言。

张潜见到二人的反应,心情愈发憋闷得难受。抓起醒酒用的茶汤,咕咚咚灌了下去,然后有看了紫鹃一眼,强压着心中不快,试图让她换个角度来思考:“难道你不觉得那王家二丫可怜么?卖身契才还了你几天?你就……”

忽然想到,归还紫鹃卖身契的事情,只是自己一个想法。至今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他的声音顿时就失去了底气,烦躁地来回踱了几步,他努力让自己的面孔变得和善可亲,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幼儿园老师,“不能光盯着欠债还钱这个老理儿,你们两个就一点儿都不觉得王二丫很可怜么?”

“二丫可怜!在她娘眼里,连头牛都不如!”紫鹃抬起泪汪汪的眼睛看着他,然后用力点头。

“不说她娘如何狠心,他娘也是被崔管家逼得没了办法!”诱导失败,双方的思路,仍旧不在一个频道,张潜却气不得,也不愿再把火发到无辜的紫鹃头上,急得连连搓手。

“她还有一个兄长。他兄长如果肯下地帮忙,他家里肯定不会落到这般地步!”回答声带着委屈,并且依旧跟他期待的答案相差万里。。

“也不说他兄长。假如你,换了你是她,会是什么感觉?被抢到我家里来,难道不想跟我同归于尽么?”深深吸了一口气,张潜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凶恶。

如果使出浑身解数,却连紫鹃都说服不了,那就证明,自己真的错了。那就该把管家扶起来,好生安慰,重重嘉奖。然后让他再接再厉,好早日成就自己大唐黄世仁的美名!然后等到某一天百姓们揭竿而起,或者官府需要平息民愤,登门来借自己的人头!

“恨我娘,恨我哥,恨崔管家和所有人!”紫鹃终于领悟到了一点儿他的想法,含着泪表态。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张潜再度哭笑不得,“可紫鹃现在是少郎君的人。当然不能光想着王二丫他们一家可怜!这个庄子,是少郎君的安身立命本钱。紫鹃笨,即便拼着被少郎君骂,也得替您看好它,不能让外人随便占了便宜去!”

“你……”张潜大失所望,简直恨不得一巴掌将这小丫头给拍醒。然而,看到对方那怯生生的模样,他又强迫自己将手臂垂在了身侧,手掌则不受控制地开开合合。

“少郎君,属下愚钝,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此事才好。少郎君不如先放一放,等我家少郎君回来!”到底是任全老练,发现今天自己说得越多,可能张潜越无法冷静。干脆决定先拖上一拖再说。

反正算着时间,任琮也该回来了。以前庄子上的事情,都是他帮张潜料理的。崔管家还是任家先聘用,后来才转给张家的。如果等他回来,张潜仍旧余怒未消,将崔管家扫地出门也好,打发去任家安置也罢,其实都是任琮一句话的事情。无论对错,都落不到张潜头上,庄子里的管事和奴仆和佃户,也不会就此看轻了张潜这个新庄主,惹出其他新乱子来!

“少郎君息怒,婢子见那张老丈,对少郎君很是欣赏。他家庄子跟咱家庄子挨着,少郎君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妨,不妨去问问他。”紫鹃也不愿意,再因为同样的话题,继续触怒张潜。擦了把眼泪,试探着将祸水东引。

以她的小脑袋瓜,自然认为张潜不肯听取她和任全的建议,是因为她和任全两个人微言轻。而同样的建议,从张若虚嘴里说出来,分量肯定不一样。并且,自家少郎君是当局者迷,那张老丈,却是旁观者清。

“对啊,我为啥要这么着急处理此事啊?”话音落下,张潜的眼神顿时就是一亮,紧跟着,心头的烦躁感觉,也消失了一大半儿。

自己缺乏经验,思维方式也与周围的人很难合拍。张若虚却没这些问题。并且,此老跟自己,还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自己放着这么好的老师不去求教,在这闭门造什么车啊?!

越想,他越觉得紫鹃的建议有道理,并且切实可行。如果不是顾忌到张若虚刚刚离开自己的家,他恨不得立刻就命人挑了灯笼,向对方登门求教。

然而,想到对方刚刚从自己家离开,先前酒席上的一些场景和话语,就不受控制地,再度于他眼前和耳畔重现。

今天,宾主双方谈得不可谓不投机,发现他的确是初出山门,对大唐的朝政和地方俗世都极为陌生之后,三位老前辈,都心照不宣地,给了他许多指点,甚至包括如何面对眼下的时局,都隐晦地给了他一些提醒。

然而,无论孙安祖也好,贺知章和张若虚也罢,居然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有关下午时,崔管家登门逼债,强拉佃户耕牛和女儿这个话题,仿佛此事根本微不足道。

“这事我的家事,他们不方便插手!”轻轻摇摇头,张潜没费多少力气,就猜出了三位长者不再提下午那些事情的理由。“或者,这些事情,其实在大唐很普遍。”

如果很普遍的话,再去请教张若虚的话,就没什么意义了?

张潜知道自己其实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接受不了古人的道德观。而同样,如果面对一个普遍性问题,他知道,张若虚恐怕给自己的建议,也不可能符合另一个时空二十一世纪的是非标准。

“要不然,我自己试试,有没有第三种办法?既不完全站在古人的角度,也不完全参照二十一世纪的是非标准?比如说,墨家?”忽然间,一个念头,伴着酒意,钻进了他的脑海。

“咔嚓!”眼前仿佛有一道闪电滑过,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